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pdf
《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pdf(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 1 教学内容:三角形的特征、特性、分类、内角和。教学目标:1.巩固掌握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2.,知道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教学过程:活动一:简单基础的题目。1、作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高和底。谈
2、谈注意什么问题?(强调钝角三角形高的画法)2、三角形的稳定性。说说生活中很多事物都用到三角形的原因是什么?3、给出三根小棒说说可不可以组成三角形?3.4.53.3.32.2.63.3.5 为什么?三角形的分类:注意三角形各自之间的联系及个三角形的特点。活动二:解决问题 1、求三角形各个角的度数。1)三边相等 2)等腰三角形,顶角是 50 度 3)有一个锐角 50 度,是直角三角形 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分析解决汇报解题思路 2、爸爸给小红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一个底角是 75度,顶角是多少?观察找信息分析解决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角和各是多少度?活动三:提高题 1、能画出有两个直角或者两个
3、钝角的三角形吗?为什么?交流汇报 2、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度,能求出下面的四边形和正六边形的内角和吗?交流讨论汇报 四、综合练习:课本 P1278P130-13110、11、12、13 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 2 第一课时 1 复习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几百乘几十、几百几十乘几十(不进位)和几十几乘几百(不进位)的口算以及接近整百的数乘接近整十的数的估算,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并能运用这些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复习过程:一、口算练习:30030460232303049070 600119331808002220 422130120630336060 400903505124
4、00453 42964850020 xx15 学生独立完成,一人报得数,错的自己改正。今天我们主要复习乘法的计算以及用字母表示数。(揭题)二、复习乘除法的笔算:1、笔算:65177423075050 107654230070050 170654203070040 学生计算第一组,板演,集体订正,然后说说每一题需要注意的地方。学生计算第二组,板演,集体订正,说说这组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所用简便方法的依据是什么?学生计算第三组,板演,集体订正,说说这组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所用简便方法的依据是什么?最后一题正确的余数是多少?为什么?2、计算下面各题,能口算的就口算,不能口算的
5、用竖式计算:165344102060030 90708806036208 270459004018400 先看题目要求,能口算的在书上口算,核对时说说口算方法。把学生认为不能口算的写在黑板上(不要求学生作出同样选择,大都认为的即可),指名板演,完后边核对边回忆笔算方法,检查板演者的计算过程是否正确。3、解决实际问题:实验小学用水缸收集雨水,用雨水浇花、浇树和打扫卫生。(1)一场大雨后,全校 21 个容量都是 394 升的水缸,都装满了水。这天一共收集到雨水多少升?(先估算,再计算)(2)大扫除中,平均每个教室用水 102 升,37 个教室共用水多少升?(先估算,再计算)(3)剩下的雨水用来浇草
6、坪,平均每平方米需要 5 升,还能浇多少平方米草坪?学生理解题意,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乘法估算的意义和方法。先让学生完成第 1、2 小题,板演,看看你估算的是否正确。然后完成第 3 小题,分析数量关系。怎样求“还能浇多少平方米草坪?”“剩下的雨水”是指哪两个数的差?第二课时 2 复习目标:巩固练习,提高计算正确率 复习过程:一、口算 233025400470070163640 124040501470500812880 240380201560508042070 二、用竖式计算。48206 12657 3468 20935 三、解决问题。1、实验学校四年级共有 214 位同学,一起到公
7、园去游玩,公园的门票每人 12 元,用 2500 元买门票够吗?2、一辆客车三小时行 315 千米,如果用这样的速度,从上海到北京大约要行 12 小时,上海到北京的高速公路全长约多少千米?3、新学期开始了,学校需要订购 84 套新桌椅。商场里有三种桌椅:第一种每套 105 元,第二种每套 136 元,第三种每套 152 元。学校想付出 10000 元,买哪种比较合适?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 3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牢记所有公式。2通过复习,发现学生以前知识中的问题,及时改正。3通过复习,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形成知识网络。重点难点:通过复习发现学生以前知识中的问题,及时帮助学生纠正,加深
8、记忆教学目标 一、复习公式。师:想一想你都学习过哪些运算定律和性质?1加法交换律:a+b=b+a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2加法结合律;(a+b)+c=a+(b+c)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3乘法交换律:ab=ba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4乘法结合律:(ab)c=a(bc)或 abc=a(bc)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和乘法结合律。5乘法分配律:(a+b)c=ac+bc 或(a-b)c=ac-bc 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用:ac+ab=(a+b)c 或 ac-bc=(a-b)c 两个数的和
9、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6减法不变性质: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等于第一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a-b-c=a-(b+c)7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倍数(零除外),商不变。ab=(ac)(bc)=(ac)(bc)(c0)(b0)8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等于先减去第一个数,再加上第二数,即:a-(b-c)=a-b+c 9某个数先减去第一个数,再加上第二个数,等于某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差:a-b+c=a-(b-c)二、总结 这些定律和性质,大都可以推广,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推广到多个数相加。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推广到多个数相乘。乘法分配律:推广到几个
10、数的和或差乘以(或除以)一个数。请同学们再记一下公式。三、解题思路。公式记熟了,遇到简算题,选择合适的方法是关键。(板书:方法是关键)一般来说,连加算式中,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连乘算式中;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津;在除法算式中,应用商不变性质;连减或加减混合算式中,应用减法的性质。四、巩固练习 1判断下面简算各题是否正确。(1)994.4(2)452.5=(1001)4.4(454)(2.54)=1004.414.4=18010=4404.4=1800=444.4(3)25(0.49)=250.4259=10225=235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1)132.5(2)3.212.525(
11、3)(444)25(4)9999 教学反思:这堂课我设计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放手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相互探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完全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只是辅助性的导,包括后面例题的教学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本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都充分地得到了激发。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 4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2.通过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3.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认真观察、独立探索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教材分析“测量活动”这一内容,教材呈
12、现的是在教室里进行测量活动的一个情境。在教学时,可以通过让学生测量本班教室内的黑板和课桌等物体来进一步感受体会小数的意义。通过自己动手测量,学生将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小数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通过活动加深对小数的理解,并能进行简单的复名数和单名数之间的转化,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这节课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为以后学习有关小数的其它知识奠定基础。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学生全部来自农村。学生通过近四年来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一定的合作学习能力。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基本的测量方法,因此,本节课知
13、识的认识过程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完全可以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同学交流等方式来获取新知。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们来上一节活动课(板书课题)。你们已经学会了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现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测量活动,测量我们的课桌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并记录下来。学生测量后汇报:小组 1:长 6 分米,宽 45 厘米。小组 2:长 60 厘米,宽 45 厘米。小组 3:长 6 分米,宽 4 分米 5 厘米。(师板书记录)(二)探索新知 师:请同学们观察上面的结果,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或疑问?生 1:三个小组的结果各不相同。生 2:不是结果不同,而是单位不同。生3:我同意
14、他的意见,因为三个小组使用的单位不同,所以我们一眼看不出他们的结果是否相同,只有将他们的结果化成同一个单位才能看出他们的结果是否相同。师:这个同学的意见很好,同学们想一想长度单位除厘米和分米以外,还有哪些?生:米和千米 师:请同学们用“米”为单位表示出课桌的长和宽。(小组内讨论活动)交流汇报:生 1:我们小组用“米”作单位表示。我们测量的课桌长是 6 分米,1 米=10 分米,1 分米=米,那么 6 分米=米,也就是 0.6 米。宽是 45 厘米,1 米=100 厘米,1 厘米=米,45 厘米就是米,也就是0.45 米。生 2:我们用厘米作单位表示。我们测量的课桌长是 6 分米,1分米=10
15、厘米,6 分米=60 厘米,60 厘米=米,也就是 0.60 米,宽是 4 分米 5 厘米,4 分米=40 厘米,4 分米 5 厘米=45 厘米,45 厘米是米,也就是 0.45 米。生 3:(提出质疑)课桌的长怎么一个是 0.6 米,一个是 0.60 米?师:这位同学观察得真仔细,谁能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生:0.60 米等于 60 厘米,也就是 6 分米;0.6 米等于 6 分米 0.60米和 0.6 米是相等的。师;大家同意他的意见吗?所以小数末尾的 0 一般可以省略不写,就像我们过去学习的 0.50 元和 0.5 元是相等的。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 5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升和毫
16、升的实际意义,能正确进行简单的换算;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掌握三角形与梯形的分类;3、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平移、旋转,加深对图形变换方式的理解;4、进一步感受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会选择折线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发展统计观念。教学重难点:三角形内角和、平移和旋转等。教学资源:投影片、小黑板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谈话揭题:今天,我们把几个还没有复习的单元来进行归纳和整理。回忆一下,还有哪些单元没有整理过呢?(升和毫升,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对称、平移和旋转,以及统计。)提问:在这些单元中,你觉得有困难的内容是什么?(自由发言)引入:接下去,我们来复习这
17、些知识,希望大家通过复习,对各方面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都有所提高。二、复习升与毫升 1、整理与复习第 14 题 先让学生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再启发学生依据生活经验和对升与毫升的认识说说自己的想法。2、整理与复习第 15 题 学生先独立填写,再交流想法,进一步明确升和毫升的进率:1升=1000 毫升,以及相关的换算方法。3、小结:升与毫升的有关知识。三、复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整理与复习第 16 题 学生独立在点子图上画一个三角形、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然后交流正确的画法,强化学生对这几个图形的正确认识。2、整理与复习第 17 题 先引导学生回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的含义,
18、再让学生分别在图中画出底边上的高,并标上直角标记。3、整理与复习第 18 题 先让学生根据题目要求用 2 厘米、3 厘米、4 厘米和 5 厘米的小棒分别围出一个三角形、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然后结合有关知识的理解,分别回答有关的问题。4、整理与复习第 19 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指名两位学生板演,然后汇报交流,进一步巩固对三角形的内角和以及等腰三角形特征的认识。5、小结: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相关知识。四、复习平移、旋转与统计 1、整理与复习第 20 题 让学生在方格图在分别画出轴对称图形,并把简单图形进行平移和旋转;交流画法,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掌握把一个简单图形在方格纸
19、上进行平移和旋转 90 度的方法。2、整理与复习第 21 题(1)预先布置学生通过不同途径了解自己从小学一年级到四年级上学期每学期期末的身高情况;(2)说说: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分别有什么优点?(3)讨论交流:某位同学一至四年级身高增长情况用哪种统计图表示表示收集的信息比较合适?(4)独立完成统计图;(5)小组交流:说说从图中能看出些什么?根据统计图中的变化趋势估计现在的身高是多少厘米?3、小结:平移、旋转与统计的重要知识点。五、全课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希望你们在接下去的一段时间里认真复习,迎接考试,以取得另自己满意的成绩。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 6 一、说教材 本课时内容是在学生初步
20、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了小数的特征,并掌握了小数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时内容的教学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经历运动会排名次和购买体育用品等简单的生活实际情况来获取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合作交流意识;培养学生有顺序地思考、讨论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获取成功的喜悦。教学重难点:探究并概括小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二、说教法学法 情境教学,在例题的教学中创设
21、符合学生生活情境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当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学生们经通过观察、比较和交流等学习活动,自主探索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三、说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师:1.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每年的六一学校都举行运动会,在运动会中你都参加了哪些体育项目?成绩怎样?(学生说)2.老师收集了一张上次运动会的跳远成绩记录单,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出示表格 姓名 小明 小红 小莉 小军 成绩 3.05 米 2.84 米 2.88 米 2.93 米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从表格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如果想给他们
22、排出名次,想想应该怎么办?(比较他们的大小)怎么比较小数的大小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小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师: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结合老师的要求将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看哪个小组想到的方法最多?我们先来看一下要求(出示要求:1.每个人在交流中都要说出自己的想法。2.每组推荐一名代表来汇报小组的想法,如果你认为小组代表说的不完整,本小组或其他小组可以给予补充。)1.独立思考。2.小组内汇报交流自己的想法。(三)交流导思 1.学生汇报,反馈后问:这么多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方法?(暂不评价)3.学生汇报并说比较方法。4.总结。现在同学们能不能根据你的经验总结比较小数
23、的大小的方法呢?5.学生汇报后出示课件(比较小数的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若整数部分和十分位上的数都相同,就比较百分位,百分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依此类推。)(四)学以致用 1.按照惯例,运动会结束前学校要公布各班级的总成绩,你们想知道各班的成绩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件出示)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得分 93.45 92.84 95.84 92.80 97.50 96.85 师:结合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我们来看一下上次运动会哪个班级表现出色,取得第一名,哪个班级的成绩最不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下册 数学 复习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