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本硕博教育贯通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地方高校本硕博教育贯通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方高校本硕博教育贯通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方高校本-硕-博教育贯通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张志红;刘春卿【摘 要】本-硕-博教育贯通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近年来高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实践与探索.安徽工业大学在本-硕-博教育贯通的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完善管理制度,建设载体平台,大力开展优质生源培育计划,并开展硕博连读选拔,着力提高博士生源质量.进一步做好本硕博教育贯通,需要在明确培养目标,优化培养机制和培养方案,完善培养过程上加强探索.【期刊名称】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7(034)001【总页数】3 页(P83-85)【关键词】地方高校;本硕博教育贯通;培养模式;培养机制;培养质量【作 者】张志红;刘春卿
2、【作者单位】安徽工业大学 研究生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安徽工业大学 研究生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正文语种】中 文【中图分类】G643.0 我国高等教育目前分为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三个教育阶段,1实施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各阶段根据全日制正常年限设置一般为本科生 4 年制,硕士生学术型 3 年(专业学位 2 年)制,博士生阶段基本也要 3 年及以上,因此一般从学士到硕士再到博士按部就班完成学业,最终获得博士学位基本需要 10 年及以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这种人才培养阶段划分已经无法完全适应高等教育日益多元化的发展。2从 20 世纪 80 年末开
3、始,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纷纷开始在某些学院和专业中对成绩较好的学生实施因材施教,进行贯通式本硕博连读培养,大大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使这些高校的研究生规模和比例大增,成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一)本-硕-博教育贯通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涵 本-硕-博教育贯通的创新人才培养是指在应届高中毕业生中选拔出优秀学生,在进入大学本科阶段学习时直接将其本科和研究生阶段贯通起来,即通盘考虑设计这些学生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硕士、博士)的课程学习和科研工作,制定统一连贯衔接的培养方案和科研训练,使所培养的人才知识结构更加科学精深并具备较强的科研素养,在后续的博士生教育阶段发挥重要的作用。3-4因此
4、,国内部分高校特别是“985 工程”和“211 工程”的一些高校就积极开展探索实践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着力从本科阶段提高学生的创新和研究能力。此模式一般 10 年内可完成学士到硕士再到博士的培养,缩短了人才培养周期,增强了人才培养的目的性,而且还在课程上做到了连贯且不重复。不但为学生打好了扎实的学科基础,同时还能提前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基础科研辅助训练,为其后独立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了更大的帮助。2(二)本-硕-博教育贯通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形式 我国目前博士研究生招生的形式主要分为普通招考、硕博连读和直接攻博。目前国内进行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贯通培养的比较成熟模式主要为:一是直博生,但此形式只
5、有在 2010 年以前已在教育部备案开展招收直博生工作的高校才能进行,地方高校一般都不能开展此项工作;二是先进行接收“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资格”(以下简称推免生)的招生方式,具体是在大四上学期学校根据学生的意愿接收本校或者外校的推免生攻读硕士研究生;然后再在硕士期间进行硕博连读选拔转读博士,这种模式在我国 985、211 高校中较为普遍,具有教育部批准的推荐免试权的地方高校也都采用。长期以来,地方高校研究生招生都面临着生源质量欠佳的问题。具体体现为:从报考来源情况来看,大多工科学科一志愿报考生源数量不足,每年都靠调剂完成招生任务;从招收的考生的综合情况来看,其学习能力、科研能
6、力、外语能力、专业素质等方面都无法同本校或同级兄弟院校的优等生相比;从招收的生源情况来看,本校推免生流失严重,优秀本科生基本是选择更好的学校作为一志愿报考或直接出国留学,报考生源大多是学院类型的二本院校和独立学院的考生;从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整体情况来看,国家一流大学的很多优等生,在研究生学习阶段,都乐于选择出国深造,地方高校的优等生选择去国内一流大学或出国深造,正由于这种层层递减现象的存在,优秀生源流失已经成为普遍问题。5 地方高校生源大多来自地方,都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生源质量问题。为了吸引优质生源并对其在本科、硕士和博士阶段进行更好的培养,突出人才培养的系统性,优化优秀人才获取更高学位的周期,
7、为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成长提供良好的平台和机会,进一步提高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许多地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也都在积极探索实施本科和研究生阶段教育的衔接与贯通来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安徽工业大学近年来紧紧围绕提升创新能力培养这一主线,树立本-硕-博教育的系统观,深化研究生招生和培养制度改革,将本科阶段学习与研究生阶段学习合理衔接与贯通起来,灵活管理,优化人才培养周期。(一)完善管理制度,构建好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和运行机制 制定相关管理制度,促进本科、研究生教育衔接,改革研究生招生制度,加强校际之间进行研究生优质生源交换和选拔,实行硕士、博士阶段进行产学研合作和国内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方 高校 教育 贯通 创新 人才培养 模式 探索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