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音史复习题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音史复习题及答案.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音史复习题及答案 中国音乐简史 1.新法密率:明代朱载堉的“新法密率”。所谓新法,是有别于三分损益法而言;所谓密率,即采用数学方法求得十二平均律每律的等比数后再产生十二平均律,记载于乐律全书。2.神奇秘谱:由明代朱权所编辑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古琴曲谱集,共分上、中、下三卷;上卷“太古神品”:广陵散、高山、流水、酒狂等唐宋以前古曲 15 首;下、中卷“霞外神品”:梅花三弄、大胡笳、离骚等 48 首古代名曲。3.梆子腔:1 梆子腔是一种戏曲声腔剧种,原于陕西、山西一带的民间曲调,又有秦腔、乱弹、西秦腔之称。2 梆子腔运用整齐句势和板式变化为主的音乐结构,其音乐风格高亢激越、文辞通俗易懂。3 梆子
2、腔开创了戏曲音乐板腔体,即以一个基本的曲调为基础,作各种节奏,板式速度的变化来表现剧情的矛盾冲突。这种结构方式有别于之前出现在戏曲、说唱音乐中曲牌体结构。4.兴隆笙:是元中统年间由中亚地区传入元朝宫廷的早期管风琴,也是最早传入我国的键盘乐器。初该乐器音律与元朝宫廷不和,后经乐官郑秀改后,长期使用于宫廷宴乐。5.俗讲 1 俗讲是唐代说唱艺术的一种,是取佛经中的故事编成诗文合体的通俗作品,用说唱相间的表演方式讲唱,脚本叫做变文。2 变文是将深奥的佛教哲理通俗化利用讲故事和唱经的方式进行宣传又叫做俗讲、讲经文。(讲经文是唐代一种说唱艺术形式)3 变文内容:a.讲述佛经故事,是佛教通俗化的结果;b.讲
3、述历史传说或民间故事。4 变文是散文和韵文相间的叙事体,韵文部分通常是七言四句一段,也有五言、六言的。音乐性、故事性都很强,借以吸引听众、传播佛经。变文有三类形式:a.只唱不说;b.只说不唱;c.有唱有说(占多数)。6.六代乐舞:简称“六乐”都是从黄帝时期开始历代沿袭下来带有史诗性的乐舞。包括:1 黄帝时的云门大卷,简称云门,是黄帝时的图腾;2 唐尧时的咸池,咸池是天上星宿命;3 虞舜时的韶,又名箫韶,被孔子评为“尽善尽美”的音乐;4 夏禹时的大夏又称夏;5 商汤时的大濩,内容描写商汤伐桀;6 周朝当代的大武,孔子评“尽美矣,未尽善也”。这些乐舞主要用于祭祀天地、山川、祖宗,一般规模宏大,歌舞
4、相间。7.曾侯乙墓:出土主要乐器:1 编钟:每钟都能发出两个不同的乐音,正鼓音与侧鼓音构成大小三度的音程关系;2编磬;3建鼓、扁鼓、有柄鼓;4 笙、篪、25 弦漆瑟、十弦琴、五弦琴。子尧章,号白石道人,世称姜白石,江西鄱阳人,南宋诗词名家与音乐家。音乐史主要贡献:附有乐谱的白石道人歌曲词曲集,其中收入自废曲和古曲等词 17 首;旁附减字谱,祀神曲越九歌词10 首;旁附律吕字谱,琴歌古怨(现存最早用减字谱记录的琴乐作品)1首,附减字谱。自度曲(指通晓音律的词人,自作歌词,又能自己谱写新的曲调)14 首,如扬州慢等是我国最早的有明确作曲家的声乐作品。代表人物:姜夔;代表性谱集白石道人歌曲。9.戏文
5、(一)南戏音乐:是宋元时期流行于我国南方的一种戏曲艺术,因起源于北宋宣和年间的浙江温州,除名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后为区别北方的杂剧而称“南戏”,当地称之为戏文。南戏形成晚于宋杂剧,但因有留存的剧本可证明其已是成熟的戏曲形式,故称认为是我国戏曲艺术正式确立的标志。(二)特点:1曲牌唱腔上,采用五声音阶的南曲为主,风格细腻委婉;2宫调使用:没有刻意的规定,一套曲子可有两三个宫调,即有相对的规范又有一定的灵活性;3 演唱形式上:没有一个主唱的约束,各行角色都可随时演唱,并采用独唱、对唱、轮唱和合唱等多种歌曲形式;4 曲调运用上:出现朴素的戏剧性手法,生、旦等正剧人物多用典雅凝重的曲牌,净、丑等喜剧人
6、物多用诙谐轻松的民歌;5 在创腔方法上,创造了“南北合套”的形式。10.大司乐:a 大司乐是周朝王家音乐机构名称,同时还是这个机构当中最高音乐掌管的职称;b 主要掌管音乐行政、教育、表演;c 归大司乐统领的乐官主要有大师、小师、典同、典庸器;d 周代大司乐是中国最早的音乐学校。11 骨笛 19861987 年间,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先后出土了 25 支骨笛。形制:五六七八孔四种类型 时期:(1)前期:五六孔距今约 8600 年9000 年(2)中期:七孔距今约 8200 年8600 年(3)晚期:七八孔距今约 7800 年8200 年 12乐记 一,(1)乐记探讨了音乐的本源的问题
7、。认为音乐产生于人类情感表达的需要。(2)乐记探讨了音乐特征问题。从声音为表现手段,是声音的艺术,它表现的是人内在的情感。音乐的不同所激起的感情不同,音乐创作原则是和谐。(3)乐记探讨了音乐与教育以及政治的关系问题,它强调音乐在教育及政治当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二,作为儒家音乐美学思想之集大成者,乐记以其丰富的内容,系统的理论,被奉为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的经典。(1)形制:两汉三国时期后世古琴七弦十三徽的形制正在逐渐确定下来。(2)表演形式:自弹自唱的琴歌形式;无词无歌的器乐独奏形式。(3)琴曲:广陵散胡笳十八拍酒狂梅花三弄碣石调幽兰(目前仅见的一首以文字记谱的琴曲,现存日本)14 文字谱(1)文
8、字谱是唐代以前用文字记述弹琴指法和琴位专用谱式。(2)减字谱:古琴专用谱式,唐代曹柔首创。它是取原来的文字谱的基础上减化,缩写形成的。*(3)工尺谱、俗字谱:是自宋代起开始流行并传承至今记谱法。最早记录工尺谱的文献:北宋沈括梦溪笔谈最早乐谱。元代熊鹏来瑟谱。俗字谱的文献:南宋朱熹的琴律说宋代姜夔白石道人歌曲自度曲 15 八音:八音分类法,即依乐器制作材料的不同把乐器分为金、石、土、木、草、丝、匏、竹等八类。标志着我国古代器乐艺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6 三分损益法(西周)是我国最早的采用数学运算求律的方法它所生的各律、制称为三分损益法。17 清商乐:是东晋至南北朝时期继承汉魏相和诸曲
9、,又当时的民间音乐,发动形成的俗乐总称,简称清商。他包括:中原旧曲,吴声歌曲,西曲歌。18 杂剧(一)宋杂剧音乐:(1)它是继承歌舞戏,参军戏,歌舞,说唱,词调,民间歌曲等艺术形成的基础之上融合发展形成的戏曲形式。宋代源出北方的一种戏曲。(2)北宋时的宫廷和瓦子勾栏内都有表演。南宋时在各种伎艺演出中已处于主要地位。(3)结构:通常为两段:一称艳段,是表演日常生活熟事的开场小段。二称正杂剧是表演故事的杂剧主体。(4)后面有时加上表演滑稽的尾段或杂扮。(5)音乐来源:唐宋大曲、法曲、词调和市民音乐中的各种曲调。(二)元杂剧 是元代在宋金杂剧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高度成熟的戏曲艺术。作品:关汉卿窦娥冤
10、;王实甫西厢记。结构特点:1 一般为一本四折,有时可外加引子或插步,称作楔子;2 全剧只由主角一个人歌唱,其他角色只有对白,七声音阶、一折一宫、慷慨激 越。唱腔:元杂剧的唱腔为曲牌体,其曲源出大曲、曲子、鼓子词、唱赚、调各 种北方的唐宋音乐,也有当时的创作,统称为北曲。意义:从一唱到底的演唱形式、曲牌体的唱腔、宫调的结构布局、伴奏乐队的乐器和部分曲调的来源等方面看,元杂剧即是吸引了宋金杂剧和其他艺术形式的精华,更是直接传承了诸宫调的音乐,而元杂剧音乐又以其成熟的艺术成就,直接哺育了后世戏曲音乐的成长,从而 对我国戏曲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 魏良辅 号尚泉,江西豫章(今南昌人)精于弋
11、阳腔、海盐腔、尤钟情于昆山腔。为昆山腔代表人物。与一批志同道合的人土改革昆山腔,使昆山腔成为大剧种。20 明代流行于江南地区的“四大声腔”海盐腔:产于浙江海盐。余姚腔:浙江余姚慈溪一带戏文子弟所创。弋阳腔:江西弋阳,因唱腔高亢激昂。故称为高腔。昆山腔:江苏昆山,又名昆腔、昆曲。作品:明汤显祖“临川四梦(玉茗堂四梦)”【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清洪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 21 明清时期南方流行的说唱 弹词:又称评弹,弹唱词话、说小书、文书等,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地区。名称:苏州弹词、扬州弹词、长沙弹词、四名弹词、福州弹词。其中以苏州弹词影响最大。演唱形式:一般为自弹自唱,有一人的“单档”二人的“双
12、档”三人的“三档”。演员表演时采用坐唱的形式。篇幅:可长可短,有长篇,中篇、短篇。在苏州弹词中还有开篇等。代表艺人:陈遇乾“陈调”玉蜻蜓白蛇传俞秀山(传人朱慧珍)“余调”宫怨林冲马如飞“马调”珍珠塔 22 西周时期的音乐等级制度(1)为维护和巩固统治,周代统治阶级制定出符合本朝的礼乐制度,从思想上巩固等级名分,以维护天子的权威。礼乐的“礼”就是宗法制度和等级制度相互结合的礼仪。“乐”就是音乐,包括乐队,乐舞的编制,乐曲、乐舞的使用,等等。各级奴隶主必须根据自己的身份地位,按不同场合举行礼乐,以体现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相互间的关系,不得随意越。云门大卷(黄帝)祭天神大咸(唐尧)祭地神
13、 九韵(虞舜)祭四望大夏(夏禹)祭山川 大濩(商汤)祭先妣大武(武王)祭先祖(2)祭祀对象不同,演唱、演奏、舞蹈的内容也随之发生变化。不但如此。用乐的顺序也必须安预定进行,不能颠倒,所谓“分系”“又有序”。(3)举行“射礼”时王用驺虞诸侯用貍首大夫用采苹士则用采蘩(4)舞队编制天子人佾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 23 魏晋时期的有故事情节的乐舞 有故事情节的:踏谣娘代面苏中郎拨头(隋唐五代)没有故事情节踏歌五方狮子舞 有故事情节参军戏踏谣娘 24.唐代宫廷音乐机构的种类和职责 1大乐署:即管“雅乐”又管“燕乐”,还管乐师的成绩考核。2.鼓吹署:专管仪仗音乐的机构。3.教坊:唐代新设的宫廷音乐机构,
14、专管雅乐以外的歌舞和散乐的练习、排练、演出等事 务,成员有男有女。4.梨园 25.明清时期的契约合奏形式(一)弦索十三套:又名“弦索备考”清代蒙古族文人荣斋编。弦乐器为主。(二)福建南音(三)西安鼓乐(四)潮州音乐 26.隋唐时期有哪些主要乐谱 霓裳羽衣曲秦王破阵乐 27 春秋战国(先秦时期)有哪些主要音乐美学思想及其代表人物(一)儒家 A 孔子:a 确定了音乐审美的标准是“尽善尽美”b.崇雅贬郑 c 强调音乐的社会功能 B 孟子:a 认为无论是圣人还是凡人,对音乐都有共同的美感。b.音乐的本质是用来表现人的喜怒哀乐之情的 c.王要“与民同乐”,不要“独乐乐”“少乐乐”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和,政
15、和才能“王天下”。C 荀子:a 音乐所呈现出的音响必须“中”“和”而“不淫”所谓“审一定和”即“中声”b抨击墨子的“非乐”思想,注重音乐的社会功能c.提出“中和”的审美标准反对“夷俗邪音”“郑魏之音”等淫声,主张“贵礼乐而贱邪音”进一步发展了前人的“中和”思想。乐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完整的音乐美学专论,标志着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成熟。(二)墨家 墨子:主张“非乐”坚决反对音乐,认为音乐享受“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从事音乐活动会“废大人之听治,贱人之从事”会“亏夺民衣食之才”(三)道家 A 老子.提倡“无知无欲”追求“大音希声”B 庄子.a 批判儒家礼乐思想 b 推崇自然音乐 c
16、 倡导适性音乐 28.八音类法及其乐器(一)金:铜铃、铜铙、铜鼓、镈钟周代的钟(镈钟、甬钟、钮钟、扁钟)(二)石:磬(特磬、编磬)【石料】排箫(三)土:陶铃、陶鼓、陶响、陶角、陶镛、陶埙。(四)木:柷、木鼓、敔(五)丝:瑟、筝、筑、琴(六)革:应、县鼓、鼗、雷鼓(七)匏:笙、竽、巢(八)竹:箫、篴(即笛)篪、管 29.唐时期燕乐的主要表演形式 燕乐:用于宫廷当中宴饮游乐及一般欣赏活动的音乐,是宫廷所用俗乐的总称。在唐朝,燕乐是俗乐的宫廷化俗乐是燕乐的民间基础。燕乐也包括:a 坐立两部伎:清乐诸乐、西凉乐、方夷诸乐 b 包括各种音乐,声乐、器乐、舞蹈音乐、百戏、歌舞在隋唐中占有重要地位,比较有影
17、响的是大曲和法曲。30.周代的音乐教育机构、音乐教育(一)教育机构:大司乐 a 大司乐是周朝王家音乐机构名称,同时还是这个机构当中最高音乐掌管的职:称;b 主要掌管音乐行政、教育、表演;c 归大司乐统领的乐官主要有大师、小师、典同、典庸器 d 周代大司乐是中国最早的音乐学校。(二)音乐教育 a 建立了所谓的小学与大学。主要教学内容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又以“礼、乐、射、御”为主;b“乐”的学习内容:乐德、乐语和乐舞;c 教育对象:主要是贵族子弟,即世子和国子;d 音乐思想:演唱、演奏、舞蹈;e 教育目的:是以音乐之和求得天地之和、君臣之和、上下之和,维持统治秩序。31.散曲的
18、曲式形式以及它与元杂剧、元曲之间的关系(一)元散曲 A 曲体形式:小令、带过曲、散曲 B 创作方法:旧乐填词、新创曲词(二)与元杂剧元曲之间的关系(散曲)散曲是元代在宋代曲子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具有新音乐风格和语言特色的歌曲形式。它的音乐及歌词与元杂剧相同,二者并称元曲。其中要区别在于表演形式;散曲是用于抒情写景和叙事的纯声形式而杂剧是从人物角色用歌舞和念白的表演故事和综合性戏曲形式 33 诸宫调和元杂剧之间的关系(一)诸宫调 是宋元时期一种结构庞大的长篇说唱艺术,由北宋汴京(今河南开封)勾栏艺人孔三传所创。它的歌唱部分由多套曲牌组成,每套曲牌使用一个宫调,但各套的宫调则不同,故得名(二)曲调:来
19、源于唐宋大曲,曲子和市民音乐中的各种乐曲 表演形式:为一人讲唱到底,同时自击鼓或者锣和界方(水盏)另有拍板和笛伴奏(三)诸宫调和元杂剧的关系 从一到底的演唱形式,曲牌体的唱腔,宫调的结构布局,伴奏乐队的器乐和部分曲调的来源等方面看,元杂剧既是吸收了宋金杂剧和其他艺术形式的精华,更是直接传承了诸宫调的音乐 32 魏晋时期的中外音乐交流 A龟玆乐今新疆库车一带的音乐 歌曲善善摩尼解曲婆伽兒舞曲小天疏勒盐 B西凉乐今甘肃武威张掖一带的音乐至魏、周之际、谓之国伎国乐 歌曲永世乐解曲万世丰曲,于阗佛曲 C疏勒乐今新疆西南喀什、疏勒、英吉沙一带的音乐 歌曲亢利死让乐舞曲远服解曲盐曲 D安国乐今乌兹别克斯坦哈音乐拉地区的音乐 歌曲附萨单时舞曲末溪解曲居和 E,康国乐今新疆北部与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的音乐 歌曲农和正殿舞曲贺兰钵鼻始末溪波地农惠钵鼻始前拔地惠地 F天竺乐今印度的音乐于前凉时期传入 歌曲沙石疆舞曲天曲 G高丽乐即今朝鲜音乐,传入时间亦起自后魏,隋代 歌曲芝栖舞曲歌芝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