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的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总控管理平台研究.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基于BIM的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总控管理平台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BIM的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总控管理平台研究.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于 BIM 的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总控管理平台研究 鲁有月;何志明;覃文波;覃亚伟【摘 要】本文首先阐述了特大型桥梁工程管理上的难点,以及项目总控管理在交通工程领域的应用现状.通过分析项目总控模式在信息收集、处理、分析上存在的缺陷,以及 BIM 技术应用于项目总控模式的优势,提出了基于 BIM 的项目总控管理模式,并构建了基于 BIM 的项目总控管理平台,设计了平台的总体架构和八大功能模块,实现对基于 BIM 的项目总控管理模式的应用.最后,将基于 BIM 的项目总控管理平台应用于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项目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 BIM 技术结合项目总控模式应用于特大型桥梁工程管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2、【期刊名称】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年(卷),期】2017(009)006【总页数】6 页(P16-21)【关键词】项目总控;BIM;特大型桥梁;管理模式;管理平台【作 者】鲁有月;何志明;覃文波;覃亚伟【作者单位】武汉天兴洲道桥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武汉 430074;武汉天兴洲道桥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武汉 430074;华中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武汉 430074;华中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武汉 430074【正文语种】中 文【中图分类】TU17 1 引言 近年来,社会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极大促进了桥梁工程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我国先后建成了众多的特大型桥梁工程。据统计,长江宜宾以下已建
3、在建的长江大桥已达135 座。特大型桥梁工程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参与方众多、施工运行管理难度大、建设目标要求高等特点1,项目的进度、投资、质量三大控制目标难以实现,而问题的根源不仅仅在技术层面上,更主要的还是在组织管理水平上,国内外大量的工程建设实践证明业主的集成和控制能力是项目建设成败的关键2。因此,特大型桥梁工程等大型建设项目的实施对项目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项目总控模式是德国GIB 工程事务所 Peter Greiner 博士于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提出的,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大型建设工程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和传输,用经过处理的信息流指导和控制项目建设的物质流,
4、支持项目最高决策者进行规划、协调和控制的管理模式3。经过国内外学者近些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项目总控模式已被证明具有增强业主决策的科学性和及时性,提高管理整体水平的价值4,但该模式应用在特大型桥梁工程的管理应用中仍存在一些瓶颈。项目总控的任务是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并形成项目目标信息的报告,但信息来自于工程参与各方,为不同的参与主体所拥有,井分散存储在不同的位置,导致常常会出现“信息孤岛”现象5。特大型桥梁工程的分工的高度专业化,工程各阶段之间信息的流动损失,不兼容,导致了信息传递速度慢,信息失效、失真等现象,继而影响了业主依据所收集到的信息做出正确决策,使项目目标无法实现。图 1 基于
5、 BIM 的项目总控输出信息的系统过程 BIM 技术的出现为项目总控模式提供了一种高效的信息管理工具。根据美国 BIM国家标准的定义:BIM 是一个共享的知识资源,是一个分享有关项目信息,为该项目从概念到拆除的全寿命周期中的所有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的过程6。BIM 技术的应用程序框架可以从 3D 扩展到 nD,对项目目标进行全方面的管控7。将 BIM技术应用于项目总控模式,能够利用其协调性、模拟性、可视化等特点,为项目参与各方、各阶段的信息提供一个汇集平台,降低信息获取的壁垒和信息传递速度,为业主方决策者应对工程情况节约时间,加深对信息的理解,充分提高项目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2 基于 B
6、IM 的项目总控模式 2.1 基于 BIM 的项目总控系统过程 在基于 BIM 的项目总控模式下,根据信息的流动、状态及映射关系,可以将项目总控的信息输出分成四个平面(如图 1 所示)。与传统的项目总控系统过程中的目标平面、信息平面、报告平面、用户平面这四个平面8 不同的是,基于 BIM 的项目总控模式系统过程以 BIM 平面取代报告平面,并且以 BIM 平面为输出信息系统过程的核心。目标平面首先根据进度、投资、质量、安全等不同的方面分解项目目标,在项目实施的阶段等方式进一步分解细化项目目标,再继续按照不同的工程的不同部位、不同的参与者综合分解,直到分解到一个可控的具体任务。信息平面根据控制目
7、标分解的各方面信息需求,将项目参与各方、各阶段的控制信息按照统一规则编码,使不同单位之间的项目分解体系、不同阶段的分解体系达到信息意义的统一。信息可视化平面根据项目目标分解,构建相应的 BIM 模型和总控平台应用于各个方面的目标控制,建立统一标准的 BIM 数据命名规则和分类存储方式,并与信息平面以统一规则编码的信息挂钩。相较于传统的报告平面,BIM 平面能够基于所建立的规则,自动对信息进行分析,并将数据可视化。KanBIM 是由 Rafael Sacks 等人提出的基于 BIM 的数字化看板,旨在支持工作流程控制,可视化显示计划任务的进展情况和正在进行的工作状态9。KanBIM 利用直观的图
8、表、数据、模型使原本繁琐的各种总控报告信息更加直观、简明地展现。KanBIM 平面能够改变传统的报告传递信息存在的信息不实时,信息搜寻慢等问题,根据用户的需求生成实时、动态、三维可视化的“报告”展现给用户,提升用户对信息的理解力。2.2 基于 BIM 的项目总控组织设计 项目总控的组织设计中,常见的模式有由一名总控项目经理领导下,设有项目总控工作组、项目总控技术顾问管理组、和项目总控信息处理中心三个部门的模式10。在基于 BIM 的项目总控组织设计中(如图 2 所示),主要的特点在于项目总控信息处理中心需要设置 BIM 工程师岗位,应用 BIM 技术对信息进行处理。图 2 基于 BIM 的项目
9、总控组织架构 3 基于 BIM 的项目总控管理平台 3.1 平台架构设计 为了实施基于 BIM 的项目总控管理模式,需求搭建一个基于 BIM 技术的项目总控管理平台,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参与方产生的信息和知识应用 BIM 技术进行集中管理,为业主方决策者提供一个信息高效获取、分析和决策的总控管理环境。平台采用 B/S 架构,以 BIM 模型为基础,具有安全性高,客户端载荷小,成本低,维护便捷等优势。在搭建平台前,为了使模型能在 B/S 架构的总控管理平台中使用,需要定制一套模型轻量化处理方案,对各专业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对冗余数据进行删除,留下总控管理平台需要使用的信息,既不影响信息的获取与查询,
10、又能在更多的日常设备上进行使用。平台架构设计(如图 3 所示)可分为应用层、服务层、数据层和采集层。图 3 基于 BIM 的项目总控平台架构 图 4 基于 BIM 的项目总控平台功能架构(1)采集层采用摄像头、传感器等自动化采集工具,手机等半自动化采集工具,以及人工采集的方式全面收集项目信息;(2)数据层包括 BIM 数据库、关系数据库和文件库,BIM 数据库和文件库通过关系数据库和各自的编码体系关联;(3)服务层处理应用层和数据层的关联,包含了平台所需要的处理业务逻辑的方法,执行与数据的操作;(4)应用层完成数据的融合分析,本平台中应用层基于项目管理目标分为 8 个模块。3.2 功能架构设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BIM 武汉 杨泗港 长江大桥 管理 平台 研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