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王晓宇【摘 要】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类型、存在的突出问题影响高校办学目标的实现.探索构建重视学生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人格塑造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校企融合为主要形式,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以实践教学为引领,双师队伍为保障,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期刊名称】黑河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10)004【总页数】3 页(P131-132,189)【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作 者】王晓宇【作者单位】黑河学院,黑龙江 黑河 164300【正文语种】中 文【中图分类】G640 人才培养质量问题是全社会重视和关心的问题,人才培养的机制体
2、制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均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寻形式多样人才培养方式”的要求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高校为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技能、人格素质结构,并为实现这种结构配备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的特征,并集中体现了人本教育思想的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意义在于使高校能主动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需要,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从而提升社会整体的资源配置效率2。笔者立足于人才培养模式视角,对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关问题加以分析探讨,并针对不利现状提出相应对策。一、地方应
3、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类型(一)突出专业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1.“H”型实践能力培养 推行双轨并重“H”型的实践教学理念,除在校内建设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外,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基于工程项目(融工程设计、工程项目管理和技术研发为一体)的“互利共赢,协调并进”校外产学研合作实践教学基地,构建“H”型实践教学体系。2.“T”型适应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 采用确保核心能力和突出专业实践能力“T”型人才培养体系,“T”上面的“一”表示毕业生适应社会一般能力和基本素质的横向拓宽,“T”下面的“”代表专业能力,尤其是专业实践能力纵向深化,加强毕业生就业的针对性和指向性。(二)“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4、“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指学校、产业、科研机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人才培养、生产活动和科技开发有机结合,实现优势相长,互利双赢,协同发展而进行的交流合作。(三)校企(行业)共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行业)共建,深度结合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与企(事)业单位协作,理论教学上以学校为主,专业技能培训和实践教学上以企(事)业单位为主,这种模式是在借鉴国外双元制人才模式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形成。二、当前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尽管在政府、社会、学校、企(行)业等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应用型本科教育取得显著进步。但人们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认识还不深入,
5、目标不是很明确,措施也不够到位,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思想认识不到位,培养目标规格不清晰 中国教育思想历来是重理论,轻应用;注重书本,忽略实践。这种教育思想在办学各个方面都得到了一定反映3。当然也有国家对地方本科高校的各种评估指标体系主要还是参照学术型大学的标准来设定,缺乏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评价标准,更缺少分类指导的因素。此外,一些人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在认识和理解上还存在较模糊的认识。很多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思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划时,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要与学术型人才和高职人才有所区别。但在执行中却往往是两种人才培养规格的简
6、单叠加,认为应用型人才既要符合一般本科“学术型”人才的要求,又能具备高职人才的“应用型”。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目标与规格,还不是很清晰,导致培养模式、计划及措施缺乏实效,也无法在“宽口径、厚基础”与“应用型”之间实现良好的契合和平衡。(二)课程结构体系欠合理 许多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高校的课程体系还停留在过去人才模式上,或只是小有变更,与当前国家社会经济建设的形势发展不相适应。在课程设置上,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之间的比例不合理,实操性应用型课程过少,且作为知识传输载体的教材建设也难以满足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特别是自编教材、校本教材的编撰水平、内容
7、质量、服务水平等方面均存在诸多不足。教学内容与研究型大学存在雷同,未能针对不同阶段人才培养特征和行业培养需求,按职业素养、专业素养、专业拓展及行业适应等需求设置课程;缺少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和兴趣差别等方面,建立培养个性、发挥专长、促进发展的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上没有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固有特色,而只是一味地强调学科专业知识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三)实践教学实效性差 目前,许多地方本科高校受资金和政策等不利因素影响,实践教学硬件条件差,实践教学师资指导能力不强,教学内容脱离实际,难以符合当前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教学中主要集中表现在验证性实验过多,设计性试验和综合性实验过少;虚拟的一般课题数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方 本科 高校 应用 人才培养 模式 探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