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6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由于每位教师的知识、经验、特长、个性是千差万别的。而教学工作又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因此写教案也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因材施教。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供大家参考。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1 学习目标:1、认识“窃、腋”等 7 个生字,会写“窃、炒”等 14 个生字,正确书写“支撑、倾盆大雨、饥肠辘辘”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3、重点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课前准备
2、: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2、自学生字新词。3、课件出示相关句子。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导人: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是怎样“窃读”的,请同学们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再读一读。2、学生自由读文。3、这节课我们要探究是什么原因鼓励“我”窃读。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读 1、合作小组研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要求(课件显示)a.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b.交流课前搜集的读书名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2、汇报交流。2/6 3、总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如果放弃了读书,那是多么可怕的事!让我们时刻铭记这句至理名言“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
3、的!”4、诵读句子 三、回归整体,理清层次 1、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大家明白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这件事的吗?2、尝试分段,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四、积累内化,课外拓展 1、自选感兴趣的、最欣赏的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进行美读积累,并摘抄在作业本上。2、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自选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2 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2.布置学生列出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清单.揭示课题.质疑问难 1.齐读课题:小苗与大树的对话.2.质疑问难: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小苗是谁?大树又是谁?3.互相交流:把收集到的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与大家分享.4.这
4、篇课文的形式与我们以前读的课文有什么不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做好批注.2.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互相评议.3.指名朗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4.交流汇报: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你是从哪些词句了解到的?3/6 深入感悟,明白道理.1.小组合作学习:边读课文,边完成表格.苗苗的见解:我 的 感 受 季先生的见解:2.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其他组员可以补充.3.重点围绕以下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a.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b.21 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
5、.c.三贯通,这才是 21 世纪的青年.d.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积累运用.培养能力 1.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2.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多读书、读好书的体会.拓展活动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3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如果你独自船环绕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同学们的回答真是多种多样,老师刚才问你们的问题,是英国作家尤安。艾肯曾经假设的,那么她作出了怎样的回答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 13 自然段。2、抽生读,边读边引导以下几个方面:体会所罗列的事物应读出疑问的
6、语气。体会“毫不犹豫”的意思:4/6 (一点也不迟疑,坚决果断)她对常人难以作出选择的问题,会坚决地选择一本书,你体会出什么了?读出坚定的语气。像文章的第一到三自然段,作者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回答,这叫设问句。你能不能也自己试着说一个设问句?抽生交流。分角色读:第一自然段女生问,第二三自然段男生答。3、小结:由此可见,作者的回答坚决果断,她的回答是:走遍天下书为侣。侣是什么意思?那题目你是怎么理解的呢?知道了作者的选择你有什么话想说?(为什么只带一本书?这一本书她怎么读?)二、深入学习课文 同学们接着读课文,找出作者以书为侣的原因与方法:1、理解作者以书为侣的理由:茫茫旅途,究竟是什么原因能让作
7、者长久地以一书相伴而不厌倦?交流,重点体会。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位朋友,就像你的家。启发引导:这句话是个比喻句,把书比作了什么和什么?从中你体会出什么?启发引导:作者把书比作了朋友,让你体会到什么?当你孤单寂寞时,朋友会陪伴你,当你伤心难过时,朋友会安慰你,当你孤苦无助时,朋友会热情帮助你,谁不愿意与朋友在一起呀,作者把书比作自己的亲密的朋友,你体会到了什么对书的热爱。朋友所给予的不止这些,我们看下文:“你已经见过一百次了真想不到你懂这个!”可见即使是老朋友,每次见面感觉不同,也会有新发现,新惊喜,新收获。5/6 读出惊喜与热爱。启发引导:那作者为什么把书比作家呢?家给人以温馨与留恋,而且家每天都
8、回,谁也离不了,作者就把书和家相比,表明了对书的喜爱犹如对家的喜爱一样。读自己喜爱的书,就如同回到温暖的家。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对书的热爱)不止如此,我们看下文:“你每天都回家,可光线怎么那么美!”虽然天天回家,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发现不同的美,给你带来新的惊喜,新的收获。读出惊喜与热爱。小结:书像朋友,像家,让人热爱,同时给人惊喜,请同学读读第五自然段。朋友次次相见,家日日都回,都不会生厌,反而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书如同朋友与家,常读常新,百读不厌,正如她所说:“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的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2、那么作者坐在船中是如何反复阅读一本书的呢?交流,重点体会:首先思考写作意
9、图。然后续编故事、欣赏片断、找忽略的地方,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想象。引导多种形式读,达到背诵。与书交流,由书引发思考、想象,难怪作者说这正值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也难怪作者会选择走遍天下书为侣了。你从中学到哪些读书的好方法呢?作者的做法让你想到了哪些读书的名言呢?同不们,我们平时也读了很多书,你有什么好的读书经验,与大家交流一下,如果用上首先然后最后更好。小结:6/6 我们平时总是更在意读书的数量,大部分书都只是读过一遍而已,学习完这篇课文,希望大家也能学着作者将一本书读精一遍又一遍地读,相信每读一遍,你就有一遍的收获。3、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引导体会: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随时想去就去说明什么?(方便,随心所欲、想读就读)故地是什么意思,把书比作故地说明什么?从中体会出什么?(对书的浓厚的情感,对一本收喜爱到了百读不厌的程度。三、拓展 在作者眼里,书是朋友,是家,是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书真是神奇无比呀,请同学们阅读神奇的书看看作者又把书比作了什么?抽生读,体会书的神奇所在。你也读过很多书,那么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也是 四、小结 愿同学们也能喜爱读书,像作者一样:“走遍天下书为侣”。五、布置作业 课后将自己读过的一本书像作者那样,再多读几遍,看看有哪些收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