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知识重点辅导黄河下游凌汛.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考地理知识重点辅导黄河下游凌汛.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地理知识重点辅导黄河下游凌汛.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中考地理知识重点辅导:黄河下游凌汛 第 2 页 2019 中考地理知识重点辅导:黄河下游凌汛 中考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端显示与成果展示,中考是一次选拔性考试,其竞争较为激烈。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下文为大家准备了中考地理知识重点辅导。凌汛,是黄河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由冰凌壅塞引起的暂时涨水。由于黄河所处纬度较高,下游河道,一般年份冬季结冰封河。黄河下游凌汛 黄河,从河南省桃花峪到入海口称为下游,全长 786 公里,两岸筑有大堤,在山东垦利县注入渤海。下游河道上宽下窄,河道走向呈西南、东北方向,冬季经常受寒潮侵袭,日平均气温上下河段相差 34,并且是正负交替出现,河道流量一般在每秒 200400 立方米。由于河道、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作用,下游每年都有凌汛,经常发生插凌、封河。新中国成立以来封河 30 多次,大多先由河口开始封河,而后逐段向上插封。一般年份封冻总长约 400 公里左右,最短 40公里,最长 703 公里。开河则由上而下,冰水沿程积集,造成明显凌峰,并易在浅滩、急弯或狭窄河段受阻卡塞,形成冰坝,使河段水位迅速抬高,威胁堤防安全,甚至造成凌灾。黄河下游凌汛在历史上曾以决口频繁、危害严重、难以防治而闻名。据历史上不完全统计,自 1883 年至 1936 年的 54 第 3 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地理知识 重点 辅导 黄河 下游 凌汛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