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文言文考试技巧及短文练习.pdf
《二轮复习文言文考试技巧及短文练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轮复习文言文考试技巧及短文练习.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文言文翻译:三大“分点”译到位,轻轻松松拿高分 联想积累,语境推断五类实词译到位 一、审题要审出主要“分点”关键实词 说道审题,似乎与文言翻译不搭界。其实文言翻译也有个审题问题。所谓文言翻译审题,就是一审语境,审该句的外部语境(上下文),审该句的内部语境(句意重点和句间关系);二审“分点”,只有审出“分点”,才知道在哪里该格外注意,才能得分。就实词而言,哪些实词可能成为“分点”呢?1,,从词性上看,首先是动词,其次是形容词、名词。另外,代词也不可忽视。2,从频率上看,120 个常用实词和其他次常用实词(以课本出现的居多)常作为“分点”。3,从特殊性来看,与现代汉语同形的词语(如“妻子”、“
2、前进”、“亲信”)可能是重要实词;用其本来意思实在讲不通的通假字可能是重要实词;符合活用规律的词语(如两个名词连用,主谓之间的名词,带了宾语的名词、形容词)可能是重要实词;较难理解,需要借助推断的实词可能是重要实词。在确认这些实词为“分点”后,就用一些特殊符号(如着重号)标出,以便在翻译中落实。二、五类关键实词译到位*古今异义词区别、拆分 古今异义词是十分重要的得分点,考试中将其设为分点的频率相当高。它有两种情况:一是单音节的同形异义词,如“走”、“谷”、“金”等,译时要特别把其古今义区别开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二是类似今天双音节词的同形异义词,如“祖父”、“妻子”、“其实”等,一般情况下要把
3、它当成两个词拆分开来翻译。当然,须警惕的是类似今天双音节词的同形词不一定要是“异义”的,有时可能是“同义”的,这时叫同义复词,具体翻译时可进行同一处理,如“传以示美人及左右,以戏弄臣”中的“戏弄”就是这样。*多义词语境推断 重要实词虽然有许多义项,但在具体句子中只能有一个义项切合。因此,要学会利用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来确定该实词的准确义项。在语境中确定多义词的义项,要特别注意一词中几个相近而又易混的义项。如“爱”字,义项“爱护”、“爱怜”、“爱惜”较难区分;“坐”字,义项“犯罪”与“判罪”易混;“治”字,何时作“治理”,何时作“治理的好、天下太平”等。不管多么易混,只要真正到了语境中,就只有一个义
4、项是最恰当的。这时,也只有细辨语境,代入检验来确定了。记住:只要把词放在句中理解,把句放在段(篇)中读,一切问题皆有可能解决。*活用词语法判断 翻译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也是命题者特别关注的一项内容。碰到活用词,其法有二:一是根据语法准确判断。首先要学会语法分析。如名词活用为动词,有多种语法特征:两个名词连用,其一必活用为动词;“而”前或后的名词必活用为动词;“之”前“所”后、副词后的名词必活用为动词,等等。然后再联系具体语境进行分析,确定其词类活用的类型,并据此推断其意义。二是译到位。何谓译到位?即必须用一套用语把它在语境中的词性连同词义译出来。例如,(1)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两种译法。首先是换词
5、法,用现代汉语的动词去换古汉语的名词。如“左右欲刃相如”,“刃”译为“杀”。然后是扩充法,将原单音节词扩充为一个现代汉语双音节动词。如“沛公军霸上”“军”译为“驻军”。(2)名词作状语,一般要带“用”“在”“像”的词语。(3)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使动、意动用法,可译为“使(动词)”或“以为”(或“认为是”)。(4)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必须在其后加上相应的名词(人或物)2 *疑难词多方推断 考场翻译中总会碰到个别疑难词语,对此,千万不要紧张。要明白命题者只不过是利用这些“拦路虎”考查你的语境和推断能力,绝没有真的为难你的意思;更要相信依据语境的把握和平时的积累一定能解决。解决的办法就是综合运
6、用多种推断方法,主要指语境推断法、对称推断法、邻字推断法、字形推断法以及联想推断法。如 2016 全国甲卷“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弗胜龃龉,多不能安其身”中的“龃龉”一词翻译起来较难,如果依据字形不能推断出“牙齿不齐”进而比喻为“人际关系的抵触不合”的意思,或者直接联想到现代汉语中该词词义也能推断出。疑难词有一下两种情况需好好处理:该字或其义极陌生,但调动平时的积累或结合语境一定可以推断出来。该字(或词语)理解困难因文化常识积累不够所致,此时必须积累文化常识。如古人名字称谓知识,或专有名词,如“致仕”(指官员退休)等。通常表现是不懂古人名字称谓而强行翻译。(温馨提示:文段短小,建议全文翻译)阅读
7、下面的文段,翻译句子 张守约,字希参,濮州人。欧阳修荐其有智略、知边事,擢知融州。峒将吴侬恃险为边患,捕诛之。修复荐守约可任将帅,为定州路驻泊都监,徙秦凤。夏人万骑来寇,守约适巡边,与之遇。简兵五百逆战,众寡不侔,势小却。夏人张两翼来,守约挺身立阵前,自节金鼓,发强弩殪其酋,敌遂退。迁西上阁门使、知镇戎军,徙环州。慕家族颉佷难制,摇动种落,勒兵讨擒之,余遁入夏国。守约驻师境上,檄取不置,居数日,械以来,斩于市。(节选自宋史张守约传,选入时有删改)简兵五百逆战,众寡不侔,势小却。_ 守约驻师境上,檄取不置,居数日,械以来,斩于市。_(翻译:张守约,字希参,是濮州人。欧阳修推荐他有智慧谋略、通晓边
8、塞事务,(他)被提拔为融州知州。峒族将领吴侬凭恃险要地势而成为边境祸患,(张守约)捕杀了他。欧阳修又推荐张守约可以担任将帅,(他)担任了定州路驻泊都监,调往秦凤(任职)。夏人万名骑兵前来侵犯边境,张守约恰好巡视边境,与他们相遇。(张守约)挑选五百名骑兵迎战,寡不敌众,阵势稍微后退。夏人从两边包抄,张守约在阵前挺身站立,亲自擂响战鼓,发强弩射杀敌方的首领,敌人于是退走了。(朝廷)提升(张守约)为西上阁门使,镇戎军主管,调往环州任职。慕氏家族强横凶狠难以节制,鼓动部落滋事,(张守约)统率军队征讨并擒获他们,部落余众逃到夏国。张守约在边境上驻扎军队,下军令追捕不舍,过了几天,用枷锁拘捕来,在街市上斩
9、首。)余友王韦庵,永乐中为深泽令,在县且二十余年,示民以教化,字之如子,民实爱戴之如父母。尝坐擅发官廪赈民,逮于理,得输役以赎。民驱牛车二百辆代之役,弥月而竟,迎令还治,歌舞填道。去县之日,民摭其善政为歌谣,言虽不能成章而意以独至。及出为松江同知,首奏免逋租数十万,理冤狱,活无辜民以千数,劬力于民隐,如居深泽时。(选自送职方郎中王君赴任序)尝坐擅发官廪赈民,逮于理,得输役以赎。_ 去县之日,民摭其善政为歌谣,言虽不能成章而意以独至。_ 3 首奏免逋租数十万,理冤狱,活无辜民以千数_(翻译:我的朋友王韦庵,在永乐年间担任深泽令,在深泽县任职将近二十年,用诗书礼义教化百姓,像哺育自己的孩子一样养育
10、一县的百姓,老百姓像爱戴父母一样真心实意地爱戴他。曾经因为擅自打开官仓赈济灾民而触犯法律,被刑部官员逮捕,必须服劳役来赎罪。百姓就驱赶二百辆牛车代他服役,一个月就完成了,百姓迎接他这位县令回来任职,载歌戡舞的人们堵塞了道路。他离开深泽县的时候,百姓选取他的善政编成歌谣,歌词虽没有章法但情意独到。到他出任松江府同知,首先向朝廷申请减免拖欠的租赋数十万,清理冤案,救活无辜百姓以千计数,他致力于了解人民的痛苦,就像在深泽时一样。)员半千,字荣期,齐州全节人。凡举八科,皆中。咸亨中,上书自陈:“臣有田粟,闻陛下封神岳,举豪英,故鬻钱走京师。行年三十,怀志洁操,未蒙一官,不能陈力归报天子。陛下何惜玉陛方
11、寸地,不使臣披露肝胆乎?”书奏,不报。使吐蕃,将行,武后曰:“久闻尔名,谓为古人,乃在朝邪!境外事不足行,宜留侍制。”擢右控鹤内供奉。半千以控鹤在古无有,而授任者皆浮狭少年,非朝廷德选,请罢之,忤旨,下迁水部郎中。武三思用事,以贤见忌,出豪、蕲二州刺史。半千不专任吏,常以文雅粉泽,故所至礼化大行。表乞骸骨,有诏听朝朔望。半千事五君,有清白节,年老不衰,乐山水自放。(选自新唐书员半千传)(1)臣有田粟,闻陛下封神岳,举豪英,故鬻钱走京师。_(2)而授任者皆浮狭少年,非朝廷德选,请罢之,忤旨,下迁水部郎中。_(3)表乞骸骨,有诏听朝朔望。_ 译文:员半千,字荣期,是齐州全节人。参加八种科目的科举考
12、试,都通过。咸亨年间,员半千上书陈述自己的情况说:“臣下家有土地粮食,听闻陛下到东岳封禅,选拔任用英雄豪杰,所以就变卖田粮换钱来到京城。现在年过三十,胸怀大志,拥有高洁的情操,还没获得一个官职,不能在朝廷为天子尽力报效。陛下何必怜惜朝堂台阶上的方寸之地,而不能让臣下为您披露肝胆呢?”书上奏后,没有回复。出使吐蕃,将上路,武则天说:“我很早就听说你的名字,以为是一位古人,没想到竟在朝廷官员中啊!出使境外不值得烦劳你,你应该留下来等候任用的诏令。”随即提拔员半千做右控鹤内供奉。员半千认为在古代没有控鹤之职,而担任此职者又都是轻薄少年,不是朝廷以德行为准评选出的,自己请求免去此职,因此违背了旨意,降
13、职为水部郎中。武三思当权,员半千因贤明遭妒忌,外调为濠、蕲二州刺史。员半千不专门任用属吏处理政务,常常注重推行文雅宽柔的办法,所以在他任职的地方礼乐教化得到很好实施。(员半千)上表自请告老还乡,朝廷下诏令他初一、十五参加朝会。员半千一生事奉五君,厉行清白节操,坚持到老,放情于山水。孙君名慧良,自号纳琴,世居无锡。道光末年,余尝遇之京师,旋别去,不相闻,而其家人亦罕得其音耗也。同治四年九月,忽挈妇航海归。时邑经兵燹,室庐荡然,亲故零落殆尽,乃僦屋城隅以居。五年春,予权浙江运使,因招君游杭。越五年而卒,年六十有八。翻译:时邑经兵燹,室庐荡然,亲故零落殆尽,乃僦屋城隅以居。_ 4 译文:孙君名为慧良
14、,自取号为纳琴,世代居住在无锡城。道光末年,我曾经在京城碰到他,不久他就告别离开,我再没听到他的消息,他的家人也很少有他的音信。同治四年九月,孙君带着妻子从海上归来。当时无锡城经过战乱破坏,房屋没了,亲戚朋友几乎全没了,孙君就在城角租房居住。同治五年春,我暂时代理浙江盐运使之职,乘机让孙君到杭州来。过了五年,孙君亡故,年纪六十八岁。邓皇后讳绥,太傅禹之孙也。六岁能史书,十二通诗、论语。诸兄每读经传,辄下意难问。志在典籍,不问居家之事。母常非之,曰:“汝不习女工以供衣服,乃更务学,宁当举博士邪?”后重违母言,昼修妇业,暮诵经典,家人号曰“诸生”。父训异之,事无大小,辄与详议。永元七年,后与诸家子
15、俱选入宫,入掖庭为贵人,时年十六。恭肃小心,动有法度,和帝深嘉爱焉。帝每欲官爵邓氏,后辄哀请谦让,故兄骘终帝世不过虎贲中郎将。(1)母常非之,曰:“汝不习女工以供衣服,乃更务学,宁当举博士邪?”_(2)帝每欲官爵邓氏,后辄哀请谦让,故兄骘终帝世不过虎贲中郎将。_ 译文:和熹邓皇后邓绥,是太傅邓禹的孙女。父亲邓训,是护羌校尉;邓皇后六岁能读史书,十二岁通读诗经、论语。她的哥哥们每次诵读经书,她就虚心请教。她的志趣在研究诗书典籍,而不过问居家事务。母亲常常批评她,说:“你不学习女子要做的纺织、刺绣、缝纫这些事来为自己做衣裳做服饰作准备,却改为致力于学习经书,难道你要去考博士吗?”邓皇后难以违背母亲
16、的话,白天操练女工,晚上就诵读经书典籍,家人称呼她为“诸生”。她父亲邓训认为她与众不同,无论大小事,往往和她详细计议。和帝永元七年,邓皇后与诸家女子一同选入宫中,进入掖庭成为贵人,当时的年龄是十六岁。她恭谦肃穆,小心谨慎,一举一动,有规有矩,和帝深深地嘉许而喜爱她。和帝每次想给邓皇后家族里的人加官进爵,邓皇后就哀求辞让,所以她哥哥邓骘在整个和帝在位时期不过是一位虎贲中郎将而已。予读史所载子贡事,疑传之者妄,不然,子贡安得为儒哉?夫所谓儒者,用于君则忧君之忧,食于民则患民之患,在下而不用,则修身而已。当尧之时,天下之民患于洚水,尧以为忧,故禹于九年之间三过其门而不一省其子也。回之生,天下之民患有
17、甚于洚水,天下之君忧有甚于尧,然回以禹之贤而独乐陋巷之间,曾不以天下忧患介其意也。夫二人者,岂不同道哉?所遇之时则异矣。何忧患之与哉?夫所谓忧君之忧、患民之患者,亦以义也。苟不义而能释君之忧、除民之患,贤者亦不为矣。回:颜回,孔子的弟子。(1)食于民则患民之患,在下而不用,则修身而已。_(2)夫二人者,岂不同道哉?所遇之时则异矣。_ 译文:我读史书上记载的子贡的事,怀疑它虚妄不实,否则,子贡怎么会被称为儒者呢?所说的儒者,被国君任用就以国君之忧为忧,为百姓做事,就以百姓之患为患,处在下层不被任用,就加强自身修养。尧的时候,百姓苦于洪水,尧为此事忧虑,所以禹在九年时间里三次从自家门前路过却一次也
18、没有到家看望孩子。颜回生活的时代,天下百姓的忧患比洪水还厉害,天下君王的忧愁比尧5 还要多,然而颜回以拥有禹一样的才德,在陋巷里独得其乐,天下的忧患竟然能影响不到他的心志。这两个人,难道他们的道义主张不一样吗?只是所处的时代不同而已。为什么还要有忧虑呢?以国君之忧为忧,以百姓之患为患,也要坚持道义啊。如果不符合道义,即使能解君王之忧,能除百姓之患,贤德的人也不肯去做。夏后相与有扈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相曰:“不可。吾地不浅,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钟鼓不修,子女不饬,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
19、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注 饬:一本作“饰”翻译:子女不饬,亲亲长长,尊贤使能。_ 译文:夏君启同有扈氏在甘泽交战,没有取胜。六卿请求再战,夏君启说:“不行。我的土地并不小,我的人民也不少,但同有扈氏交战却没能取胜,这是由于我的恩德太少,教化不好的缘故啊!”于是夏君启居处不用两层席,吃饭不吃多种菜,琴瑟不设,钟鼓不列,子女不修饰打扮,亲近亲族,敬爱长者,尊重贤人,任用能士。一年之后,有扈氏就归服了。因此,想耍制服别人的,一定先要克制自己,想要评论别人的,一定先要评论自己,想要了解别人的,一定先要了解自己。武进夏雷村袁氏,有贤母曰袁太孺人,蒋氏之女,副榜贡生清宪之妻。子曰祖期、祖望、祖修、祖
20、训、筠,皆以文行称于庠序。筠以举人为云南知县,有循政。其教子,自其龆龀,令长者慈,少者恭,翼如也。学有间,怒之;嬉戏,责之;有不悌逊,痛惩之;无得贳者。翻译:学有间,怒之;嬉戏,责之;有不悌逊,痛惩之;无得贳者。_ 译文:武进夏雷村袁氏,有一位贤母叫袁太孺人,她是蒋氏的女儿,副榜录取的贡生清宪的妻子。其子叫做祖期、祖望、祖修、祖训、筠,在学校都因为文章和德行而为人称道。筠因为中举后在云南做知县,有善政。她教育儿子,从 儿子小时候就开始,让他对长者要敬爱,对年少者要恭敬,态度端正,行为端庄。学一会就停下来,就怒斥他;嬉闹玩耍的,就责罚他;不敬重谦让的,就严厉地惩 戒他;没有被宽纵的。实义实译,虚
21、义不译关键虚词译到位 一、高频虚词:只要出现,紧紧抓住。所谓高频虚词,是指在翻译中被设为“分点”频率较高的虚词,主要有“以、其、因、乃”四个。这类虚词只要在翻译句中出现,便要格外留心,紧紧抓住,确保翻译到位。1,“以”这个字设为“分点”频率最高,在语境中主要考查其介词义,如“用、拿”“把”“根据”“因为”等义项。另外其实词义“以为”“率领”也不可忽视。2,“其”在翻译中考查较多的是其指代词义“那、那些”,活用为第一人称的“我”“自己”。另一重点是语气副词义,如表推测的“大概”,表反问的“难道”,表期许的“可要”“一定”,表婉商的“还是”等。这些都需要语境及在句中的位置译出。3,“因”在翻译中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二轮 复习 文言文 考试 技巧 短文 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