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下语文《11邓稼先》教案济南八中郭燕.pdf
《人教版七下语文《11邓稼先》教案济南八中郭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下语文《11邓稼先》教案济南八中郭燕.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邓稼先教案 济南八中 郭燕 学习目标:1、理解写人的文章中事件与人物形象的关系。2、体会文章是如何抓住有表现力的语言动作进行细致生动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3、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学习重点、难点:体会文章层次,了解文中所写人物的崇高品质和鲜明的性格特征。教法,学法:本文虽然篇幅较长,但文字明白晓畅,几乎没有难理解的语句,因此,学习这篇文章 时应在朗读的基础上积极讨论,理清文章内容,品味感情,领会主旨。预习导航:1、自学提示:学习这篇课文采用了发现阅读法,这是一种科学的阅读方法,是自主学习的一种模式。阅读散文、小说等形象性的文学作品会经常用到它,能让我们体验到阅读发现的乐趣,培养我们的阅
2、读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阅读中多加实践。2、查阅资料:收集邓稼先的事迹,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3、给下面的字注音 邓稼先 元勋 至死不懈 鞠躬尽瘁 无垠 殷红 你觉得还有哪些字需要注音的请按上面的格式写下来。4、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查阅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可歌可泣:元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鞠躬:当之无愧:马革裹尸:层出不穷:你觉得还有哪些词语的意思需要理解的?请写下来。课堂导学:1、整体感悟:请同学们交流一下阅读感受。课文按小标题可分六个部分,请同学们根据标题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概括各部分大意。你认为邓稼先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2、合作探究:在写邓稼先以前
3、,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可否去掉?第三部分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第四部分似乎对邓稼先的伟大作用不大,作者为什么要安排此环节?文中第五部分中引用吊古战场文的用意是什么?同时该部分中还引用“五四”时期的一首歌,其用意又是什么?作者将“百年屈辱”与“站起来了”比照在一起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研读赏析:找出文中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并赏析其作用。请同学们采用跳读的方式再次快速阅读课文,先用波浪线把你认为美妙的句子或段落标示出来,然后按照“我发现句子或段落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的句式组织语言。本文在语言运用上颇具特色,请同学们讨论归纳。五.拓展阅读与训练。(一)两弹元勋“邓稼
4、先”1950年,邓稼先从美国普渡大学回国,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物理数学学部委员、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院长等职,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全国劳动模范。他签署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总体计划。1948年,邓稼先怀着科学救国的理想,远渡重洋去美国留学,在普渡大学当研究员,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获得了博士学位。有人劝他留在美国,但邓稼先婉言谢绝了。1950年 10 月,他怀着一颗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和二百多为位专家学者一起回到国内。一到北京,他就同他的老师王淦昌教授以及彭桓武教授投入中国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建设,开设了中国原子核物理理论研究工作的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1邓稼先 人教版七下 语文 11 邓稼先 教案 济南 八中郭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