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关于印发《沿海港口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规定》的通知.pdf
《交通部关于印发《沿海港口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规定》的通知.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部关于印发《沿海港口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规定》的通知.pdf(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34 交通部关于印发沿海港口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规定的通知【发文字号】交基发1995483 号 【发布部门】交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1995.05.25 【实施日期】1995.05.25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章 交通部关于印发沿海港口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规定的通知(交基发()号 年月日)现将沿海港口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遇有问题,请及时函告我部基建司。我部原港口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和审批办法(交基字号)(试行)停止执行。附件:沿海港口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规定目次 总则 第一篇 设计说明书 第章 总论 第章 自然条件 2/34 第章 货运
2、量及船型 第章 总平面布置 第章 航道、锚地及导助航设施 第章 装卸工艺 第章 水工建筑物 第章 陆域形成和道路、堆场 第章 港区铁路 第章 生产、生产辅助、生活辅助及生活福利建筑物 第章 供电、照明 第章 控制及计算机管理 第章 通信 第章 给排水 第章 采暖、通风和供热 第章 机修 第章 供油 第章 消防 第章 环境保护 第章 职业安全卫生 第章 节能 第章 施工条件、方法和进度 第章 经济效益分析 第章 存在问题 第二篇 主要设备及材料 3/34 第三篇 工程概算 第四篇 设计图纸 附录 沿海港口工程初步设计文件出版规格 附录 沿海港口工程初步设计文件文本格式 总则 初步设计应在主管部门
3、批准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上,遵循国家有关政策、法令,按照有关规程、规范进行编制。本规定规定了交通部沿海港口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的内容、深度和出版格式。编制初步设计文件的单位必须由经过资格认证,并获得水运工程设计证书的设计单位承担。设计单位必须按照其证书等级及其所规定的工程规模、任务范围承担设计任务,不得超出。总体设计单位可以委托其他有资格的专业设计单位承担单项设计项目。大、中型及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必须由持甲级证书的单位承担。编制初步设计文件时,应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勘察、试验;设计基础资料应齐全、准确;要坚持先进、合理、经济、安全的原则,尽可能地采用国内、外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
4、新设备、新材料,采用先进的产业技术;当有充分论证并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时允许突破现行“规范”,其内容深度应符合本规定要求。初步设计必须以批准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依据。不得任意修改、变更建设内容、扩大建设规模和提高建设标准。初步设计工程总概算原则上不得突破已批准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投资控制额。初步设计文件文字简明扼要,图纸清晰完整,要推进工程设计计算机化,要求计算机绘图比例占全部图纸的以上。文件中必须采用国际统一的计量单位,文件装订出版格式(附录、附录)应符合本规定的要求。初步设计文件应按本规定的篇章组成,共分篇。各篇章的内容应符合本规定的要 4/34 求,若没有内容的部分可删略。本规定适用于
5、沿海港口工程项目。扩建及改建工程等可参照使用。第一篇 设计说明书 第章 总论 设计依据 设计依据包括已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审批意见、其他由上级主管部门或有关部门下达的文件、建设单位的委托书、有关会议纪要、重要来往函件和与相关单位签订的重要协议、合同等。一般情况下只列有关文件的编号及文件全名。如特殊需要时可在初步设计文件中对所述重要文件附以全文。设计分工及范围 本节应明确提出与相临工程或设计单位在设计上的分界,如铁路接轨点、道路的衔接点和各种管线的接线点等,以及在本设计范围内设计、科研单位的工作分工。设计概要 重点简述本报告的主要结论,如建设地点、内容、推荐的总平面布置、装卸工艺、水工结构型
6、式(码头、防波堤、护岸等)以及各个专业方案的简述。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说明工程项目的规模、运量、设计能力、泊位数、码头长度、防波堤长度、航道长度,建、构筑物面积,铁路和道路总长、总占地面积、主要工程量、用电量、用水量、电话装机容量、供热及采暖的热负荷和总定员等指标。经济指标包括:工程总投资;资金来源(包括内外币比价);建设期(施工期);财务 5/34 内部收益率(税后);国民经济内部收益率(税后);投资回收期;贷款偿还期以及敏感性分析等。工程建设外部条件 论述工程项目建设的外部条件,主要包括集疏运方式、港外铁路、公路的布置原则和依据以及水、电、征地(海)拆迁等(附有关协议)。第章 自然条件 港口
7、地理位置 气象 气象台站位置、高程、观测方法、资料年限及代表性。气温 列出历年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风 风向、风速分级统计表。对常、次常风向及频率,强、次强风向及频率,当地风向季节分布和台风等的描述。对港口作业的影响 统计年风力超过作业标准的影响天数。降水 特征值分析 含平均年降水量,日及年最大、最小降水量及降水量的季节分析。对港口作业的影响 统计年降水量超过作业标准的影响天数。6/34 雾 雾的日、季分布特征,必要时提供能见度分级统计表。对港口作业的影响 统计年能见度低于作业标准的影响天数。水文 水文站及验潮站的位置、高程、观测方法,测波浮鼓位置和使用资料年限
8、。潮位 基准面及换算关系 确定当地理论最低潮面与当地平均海平面高程的关系,需要时尚应给出与黄海零点的高程关系。潮型 潮位特征值 包括平均海平面,历年最高、最低潮位,年平均高、低潮位和年平均潮差。设计水位 包括设计高、低水位和校核高、低水位。港池、航道乘潮水位 不同延时各累积频率的乘潮水位,必要时分析潮位较低的冬三月的不利影响。在风暴潮多发区,提出增水最高潮位。波浪 波型 波高、波向分级统计表。确定常、次常浪向及频率,强、次强浪向及频率。按设计高、低水位(必要时需增加校核高、低水位)计算各重现期水工建筑物前波要 7/34 素,对地形复杂的海区,尚应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或数学模型计算分析比较确定。分析
9、港内泊稳状态,并统计年超过作业标准的影响天数。海流 类型 观测资料分析和概述 分析海流性质及流场概况,并绘出海流特征值。对大型开敞式码头,应作流场数值计算。冰凌 冰况分析 分析包括冰期、冰况、冰型、月分布特征和流冰密集度等。对冰情严重的海区且缺少海岸台站观测资料时,应通过卫片(或航空遥感)分析。冰况对航行及水工建筑物的影响 统计年影响作业的天数。地形、地貌及工程泥沙 地貌发育及底质分析 该段河口或海岸的性质、成因类型、地貌发育及典型地形、地貌形态。底质分析主要包括:底质类型、分布规律及底质粒度参数特征等。河床或海岸演变 河床或海岸的长周期及短周期冲淤变化规律,并预测未来冲淤演变趋势。工程地貌与
10、泥沙 重点分析地貌与港口构筑物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分析研究港口泥沙回淤问题,并对减淤、防淤措施提出建议。附必要的河床演变或海岸动力地貌调查分析报告。地质条件 8/34 地质构造 主要是针对对建筑物有影响的构造现象,如断裂、不利的层理构造和岩层倾向等。说明其危害程度,提出防治措施。岩、土层分布特征 依次阐明岩土的分布、产状、颜色、性质、地质时代及成因等,达到从宏观、直观上对岩土层的认识的目的。不良地质现象 工程范围内是否有冲沟、滑坡、泥石流、溶洞或今后能否发生此类现象及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地下水 对建筑物有影响的地下水的层数、类型、水位特征和地下水是否受环境污染等。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给出各岩
11、、土层物理力学指标标准值(以统计成果表的型式表达)。工程地质问题 主要指除地质构造、不良地质现象、地下水等因素外还可能存在的某种岩、土软化、崩解以及环境工程等地质问题。地震 根据当地地震局提出的地震烈度确定。第章 货运量及船型 货种、流量、流向及集疏运方式 经济腹地现状和发展预测;分析货种、流向和集疏运方式。船型确定 9/34 根据货种、流量、流向、运距等确定合理的靠泊船型。根据现有船型统计资料和未来船型发展动态,确定设计船型,并列出主要尺度。第章 总平面布置 总平面布置原则 根据港口总平面布置中所涉及的各种因素,阐述总体布置所遵循的原则。诸如:应遵守国家、当地政府的有关法律、规定等;在各种自
12、然条件下所遵循的原则;港口经营管理的原则;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卫生方面所遵循的原则等。论述总平面布置与港口总体布局规划、后续工程建设及远景发展规划之间的关系;论述总平面布置与相邻单位之间的关系。泊位作业标准 阐述港内水域的作业标准,确定船舶在航道中航行和靠泊作业时允许的风、雨、雾、浪、流和冰的等级,并通过统计计算确定码头年作业天数。船型尺度 各种设计船型和兼顾船型的主尺度。对于规范没有规定的特殊船型,要经统计论述后确定。总平面布置方案 水域、防波堤和口门的布置 经论证确定防波堤的轴线、口门的朝向和尺度。、港池和港内航道布置 经论证确定港池和港内航道的布置和主尺度。、码头布置 10/34 论述码
13、头轴线的布置、泊位长度、泊位水深、码头面高程、与临近的其他码头和设施相对位置及今后规划发展泊位轴线布置等,从而确定其方位和尺度。陆域 港内道路和铁路布置 根据集、疏运车辆和港内作业车辆的特性以及港内外条件,确定港内道路和铁路的布置和尺度。码头作业区主要建、构筑物布置 论述码头作业区建、构筑物的布置,确定各建筑物间的合理尺度。高程控制设计 对港区内各部分高程进行控制性设计。设计应依据当地水文条件、陆地的天然高程、开挖条件、回填料来源等进行综合比较,确定主要区域的控制性标高。主干管线系统设计 简述各专业管线系统布置原则和概况。港作车船 说明港口作业所需车辆、船舶数量和规格要求等。总平面方案比较 应
14、在多方案比较的基础上列出两个以上方案的优缺点,并详细说明推荐方案的意见和理由。第章 航道、锚地及导助航设施本章主要阐述外航道和待泊锚地的设计内容。航道选线和尺度 航道选线原则 根据港口海域的自然条件以及船舶安全航行条件等,阐述航道走向及尺度选定的原则。11/34 主要设计参数 根据设计船型尺度和航行作业要求以及自然条件等,确定各有关设计参数,诸如,船舶航速、航行历时、乘潮水位、船行密度以及不同船型的作业标准等。航道选线方案 根据地质、地貌、泥沙运动、波浪、流场、潮汐和风况等自然条件,阐述选择航道轴线的理由和依据,论证不同航道走向对船舶航行、波浪的折射作用、航道淤积等方面的影响,经论证比选提出最
15、佳航道轴线方案。航道设计主尺度 按照规范要求,计算航道的主尺度。航槽可挖性及稳定性分析 根据航道所在海域的水下地貌、波浪和水流动力、泥沙运动等自然条件,对近海浅滩的成因、历史演变和近期的冲淤特征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论证航槽的可挖性和稳定性,并推算航道的回淤强度和回淤量,必要时要计算灾害性天气的骤淤情况。航道疏浚工程 计算航道疏竣工程量 根据航道轴线地形、地质情况和主尺度,计算航槽基建疏竣工程量和施工期回淤量。抛泥区选择 根据港口建设需要,从当地海域生态环境、回淤情况和距抛泥区的距离出发,论证分析抛泥区的位置、面积、抛填容量的合理性。疏浚工艺方案选择 说明疏浚土分类并详述疏浚工艺方案确定的原则及依
16、据,说明施工船机选型及配备。常规导助航标志的配布 按照中国海区水上助航标志,结合工程实际,沿航道、港池配布所需的各种助航标志。12/34 提出所选助航标志的类型、规格、型号、数量及助航导标的前后标布置原则和标体高度及标牌工艺要求等。待泊锚地的布置和尺度 根据船舶引港概率分布,说明锚地容纳船舶艘数及所需面积。港口导航 应根据港口航道和锚地布局特点,确定导航台站的位置并进行导航设备的选择。第章 装卸工艺 主要设计参数 本条主要目的是明确设计前提条件,以此作为初步设计的依据。其主要设计参数应包括:年运量、货种及特性、设计船型、年营运天、工作班制、日工作小时、不平衡系数、货物平均堆存天、直取比重和集疏
17、运方式等。工艺方案 根据货种及运量确定泊位性质。在确定专业化泊位时,应对货运量的稳定性及经济运量进行分析。在确定泊位分工的基础上,阐述工艺布置和作业流程,确定操作环节少、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和经济合理的工艺方案。装卸机械设备的选型 应对主要装卸设备的选型进行必要的计算与说明(包括作业线的设置,船时效率、台时效率及作业线各环节配机的设计说明等),并列出设备的主要性质、参数、型号及规格等。对采用新产品和非标设备应有充分的论证。泊位通过能力 列出计算公式、采用的设计参数及计算结果。13/34 仓库、堆场面积 列出计算公式、采用的设计参数及计算结果。装卸车能力 确定铁路装卸线长度、装卸汽车的车位数并计
18、算装卸车能力,列出计算公式和采用的设计参数。装卸作业人员 包括装卸工与司机、一线的装卸及业务管理人员、辅助生产人员和机械维修人员等,并对人员配备的原则及有关情况作必要的说明。装卸工艺方案比较 应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列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方案的优缺点并提出推荐方案及理由。装卸机械设备配置表 装卸机械配置用表格形式列出。其内容包括:设备名称、主要性能参数及台数。装卸工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用表格形式列出装卸工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包括:货种、运量、泊位数、船型、库、场容量及面积、主要设备数量及总投资、装机总容量、配工数和直接装卸成本等。第章 水工建筑物 建筑物的种类和等级 水工建筑物的种类如码头、防
19、波堤(含导流堤、防沙堤等)、护岸、修造船建筑物(船坞、船台和滑道等)和围埝等,并确定各类建筑物的等级。建筑物的主要尺度 各建筑物的主要尺度,如:长度、顶面标高、底面标高、顶宽、底宽和基床厚度等,并 14/34 列出计算原则和公式。工艺荷载 列出工艺荷载要求,如堆货均布荷载和各种机械轮压或支腿的集中荷载等。水文地质条件 设计水位及波浪要素 列出进行结构计算采用的设计水位及不同建筑物前的波要素(波向,波高和周期)。地基的物理力学指标 列出设计采用的建筑物所在位置上设计采用的地基土壤的物理力学指标。主要外力计算结果 计算作用在建筑物上的波浪力及船舶作用力(系船力、挤靠力和撞击力),冰压力和流压力等。
20、要列出计算公式和结果。荷载组合 确定作用在建筑物上的荷载组合情况,以满足结构计算的需要。主要建筑物的结构计算内容、方法和结果 说明推荐结构方案的主要计算内容、方法及成果,包括整体稳定安全系数、抗滑、抗倾安全系数、基床应力、地基承载力、桩基承载力和地基沉降等;主要构件的强度和变形计算成果等。地基处理 对需要进行地基加固处理的建筑物,应简述地基处理的方案比选过程,对选定方案要说明设计参数的选取,处理的技术要求和处理效果等。结构方案比较 简述结构方案的选型过程,应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列出两个以上方案的优缺点,并提出推荐意见和理由。在方案优选过程中除考虑当地自然条件、施工条件和工期等多 15/34
21、 种因素外,尚应尽可能推荐和采用新结构新技术,以推进港工技术水平的提高。试验结果和建议 在结构选型、结构计算或地基处理过程中若有试验成果和建议时,应附试验报告并叙述主要结论。主要工程量 各水工建筑物的主要工程量列表表示。第章 陆域形成和道路、堆场 陆域形成 结合地基处理方案提出陆域形成的方法(包括挖填平衡,填料要求及填料来源)和相应的技术要求;确定陆域形成所需的构筑物(如围埝、临时护岸等)并给出工程量(填方工程量应包括填方以下原状土的沉降量)。地基处理 给出地基处理设计参数、计算稳定性、沉降量及各层土的地基承载力、基础处理方案并给出工程量。堆场、道路结构方案 确定设计参数(包括工艺荷载及地基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沿海港口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规定 交通部 关于 印发 沿海 港口 工程 初步设计 文件 编制 规定 通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