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pdf
《人文地理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地理学.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1.人地关系的传统、2.区域研究的传统、3.空间分析的传统。2、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3、人文地理学发展阶段特点:(1)古代:描述为主 内容混杂 宗教色彩浓厚 (2)近代:进入到解释阶段 学科分化(3)现代:数字的引入和预测 综合称为趋势新方法论的出现和谐论成为人地关系主流。4、人文地理研究的五大主题: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整合,文化景观。5、文化区: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分为:(了解)1)形式文化区: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
2、2)功能文化区: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3)乡土文化区: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6、文化扩散:(1)扩展扩散,是指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特点:空间上的连续性,扩散速度的差异性。分为:接触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 (2)迁移扩散:是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当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遂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特点:空间上连续不断,呈“点”状分布;文化保持原汁原味;速度快。7、文化生态关系的类型
3、:直链型 网络型 社会体系中的文化生态关系 和谐文化生态关系 8、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1)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 (2)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延缓作用 (3)环境条件差异性对文化有影响 (4)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文化景观 9、文化整合: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分为外整合和内整合,外整合是不同国家民族,内整合是物质、制度和精神。10、文化景观的意义:附加在自然景观之上的人类活动形态。11、人文关系论:环境决定论可能论适应论生态论环境感知论文化决定论和谐论:是人地关系的实质。12、人地关系图:P44 13、人文地理四大方法
4、论:经验主义、实证主义、人本主义、结构主义。14、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确定研究课题 制定研究计划收集整理资料调查研究与实地考察 分析研究(是关键)研究总结,成果评审 15、世界人口增长过程:农业革命前:高出生率 高死亡率 低增长率 人口密度极低农业革命时期:高高低,增长大幅度波动工业革命:高低高 早期扩张时期人口增长率最大。16、兰迪的“三个序列”理论:原始阶段过渡阶段现代阶段 2 17、布莱克提出了的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1、高位静止阶段(高出生 高死亡 均衡)2、早期扩张阶段(高出生 较低死亡 扩张)3、后期扩张阶段(较低出生 低死亡 人口扩张后减速)4、低位静止阶段(低出生 低死亡
5、 均衡)5、减退阶段(出生率低于死亡率)P80 18、人口转变模式:西北欧模式(特点:缓慢平稳时间长,无政府干预,自然发展)日本模式(采取人为干预生育行为,人口转变速度快)中国模式(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生育控制因素作用更强,内部差异大,多种人口转变阶段同时并存。)印度模式(先是高位静止阶段后进入早期扩张阶段。)19、适度人口数量以最差资源作为最重要指标。20、人口密度:一般被看作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21、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表现出趋向性:趋向暖湿地区,低平地区和岸边。22、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 2.社会经济因素
6、 23、人口迁移:是指通常人们出于某种目的,迁移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24、人口迁移的空间规律(拉文斯坦通过分析英国等欧洲国家 19 世纪后期的人口迁移趋势提出七条迁移法则):大部分的移民只是短距离的迁移,长距离的移民一般倾向于迁移到大的工商业中心。乡村人口向城市或其他地区的迁移具有阶段性。两地间的净迁移量在总迁移量中所占比重不大。乡村居民比城镇居民更富迁移性。短距离的迁移以女性居多。大部分移民是年轻人。迁移的主要方向是从农业地区迁移至工商业中心,迁移的主要动机以经济为主。25、人种:即人类的种族,是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26、划分种族的标志:毛
7、发 肤色 身高 头颅形状 鼻型 血型 指纹 27、世界种族划分:白种人 黄种人 黑种人 棕种人 28、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是人们最主要的社会划分形式之一,属于历史学、社会学范畴。29、民族的形成: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部族)、民族 30、民族的特征:共同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心理素质。31、民俗:即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具有民族性、地方性。)32、民俗可分为:社会民俗、物质民俗、礼仪民俗、精神民俗、
8、口承语言民俗。33、民居:1,建筑材料 材料受地域限制,各具地域特色。四川 西部藏族地区 多用 3 石材建造房子 黄土高原 黄土 窑洞 云南傣族 竹子多 竹楼 黄河中下游,多丘陵和山地 木结构 土作墙 草作顶 2,建筑布局 分两种:一种一栋房舍的单元结构,另一种由不同大小,式样,功能的房屋以一定的目的集合在一起的某种组合。3,建筑外形与内部特征,我国气候差异较大,对建筑外形和内部特征有明显影响。34、农业起源:于大约一万二千年前左右。农业起源研究要解决的六大问题:农业产生的原因,地点,时间,人物,方式,对象。35、农业起源的理论:博塞洛普“人口压力论”海登 新气候变化说 贝延杰 最佳觅食模式
9、36、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原始农业(迁移农业)(土地轮种、粗放“刀耕火种”是最主要的生产方式)传统农业(规模小、商品率低,投入少,机械化程度低,化肥少)现代农业(规模大、商品率高、投入大产出高、科技投入多、机械化、专业化、区域化、社会化程度高)37、东西方传统农业对比:(中)以种植业为主的集约农业(形成原因人多地少)(西欧)较为集约的混合型农业(北美)粗放的灌丛农业(特点广种薄收)38、传统农业的类型:1旱作农业(分布在降水量少有明显干旱季节 以粮食作物为主的地区 特点规模小商品率)2水稻农业 3地中海农业(分布在西欧 主要是花果时鲜业)4游牧业 39、现代农业的类型:种植园农业:向市场提供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文地理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