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20182022)全国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9名著阅读(含详解).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五年(20182022)全国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9名著阅读(含详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20182022)全国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9名著阅读(含详解).pdf(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五年真题分类汇编 名著阅读【2022 年】(2022浙江)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论语述而)【注】善:唱得好。反之:再唱一遍。1概括说明第一则材料、第二则材料内涵的共性。2(1)在论语的记载中,孔子爱好音乐,音乐修养很高,如第三则材料。另举一个有关孔子与音乐的例子。(2)对第三则材料中孔子的做法进行多方面解读。【2021 年】3(2021 北京)根据要求,回答问题。红楼梦第十三回,秦可卿去世前向王熙凤托梦,说道: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
2、,不思后日,终非长策。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我与婶子好了一场,临别赠你两句话,须要记着: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1)这里说的“非常喜事”在小说中指什么?(2)画线的部分与小说后续情节有何关系?请结合原著,举例说明。4(2021北京)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子曰:“由也!女闻六言【注】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注】言:
3、德。孔子为什么把学习与道德修养联系在一起?请从“六言六蔽”中任选两个,用自己的话加以解释。(2021浙江)根据选读所学,结合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论语阳货)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6(1)第一则材料中,孔子教育弟子要爱人:在“颜渊,季路侍”章中,孔子表达了自己“爱人”的志向,其具体内容是什么?(2)第二则材料中,孔子说憎恶四种人,另举一个孔子“恶人”的例子。7有观点认为,第三则材料中的“能好人,能恶人”,就是“能够使人有好名,能够使人
4、有恶名”。试举例分析。【2020 年】8(2020 北京)红楼梦第五回中晴雯的判词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请从判词的画线部分选择三处,各举出原著中的一个具体情节加以印证。(2020北京)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述而)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子罕)9请解释“生
5、而知之者”与“不知而作之者”。10综合以上材料,简述孔子获取知识的途径,并就其中一点谈谈对你的启示。11(2020天津)在某校读书交流活动中,有同学说“我就读不进红楼梦”,有同学说“我就不爱读三国演义”,还有同学说“论语读起来才没劲呢”。请针对此现象,任选上述三本书中的一本,结合小说情节或论语名句,谈谈如何“走进经典”。要求 100 字左右。12(2020江苏)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 三国演义中,刘备与陆逊在猇亭交战,诸葛亮得到消息后,令人迅速在鱼腹浦摆下“八阵图”,后刘备战败,陆逊追击至此,为阵所困,可见诸葛亮足智多谋。B 茶馆中,常四爷在清朝灭亡后自谋生路,凭良心做事,
6、却生活贫困,晚景凄凉,这说明一个动荡的社会难以让普通人过上幸福的生活。C 边城中,傩送二老一直喜欢老船夫的孙女翠翠,但因为大老的意外身亡,他压抑自己 的内心,没有进一步向翠翠表白。D 哈姆莱特中,奧菲利娅的哥哥雷欧提斯认为哈姆莱特地位高贵,其意志并不属于他自己,因此在去法国前叮嘱奥菲利娅不要轻信哈姆菜特的爱情盟誓。E 欧也妮葛朗台中,老葛朗台在弟弟去世后,为保全弟弟的名誉,按照弟弟来信的请求,给了夏尔路费和一批货,让他远赴印度,接受锻炼。13(2020江苏)简答题(1)红楼梦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中,众人联句,起句为王熙凤所作,她说,“你们别笑话我,我只有一句粗话”,“
7、就是一夜北风紧”。请结合这句诗简析王熙凤的形象。(2)社戏开篇记述了“我”成年后在北京看戏的经历。北京看戏给了“我”什么样的感受?以此开篇有什么表达效果?(2020 浙江)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论语雍也)【注】居:居心。行:做事。大:同“太”。14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以_为本。“敬事”的意思是_。15孔子认同“居敬而行简”优于“居简而行简”,试作分析。【2019 年】(2019北京)阅读下
8、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1】也。贫与残,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2】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注释:【1】处:处在、居处。【2】造次:仓促之间。16“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本句中的“其道”指什么?全段表达了孔子的什么思想?17“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杨伯峻论语译注认为,“得之”应改为“去之”;也有学者认为,“不以其道得之”的“不”字应删去。请根据以上两种不同解读,分别解释句意。18(2019江苏)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 三国演义中,张飞在长板桥上睁圆环眼厉声大
9、喝,吓退曹兵,然后迅速拆断桥梁,以阻追兵,可见张飞十分勇猛,有很有智谋。B 家中,许倩如倡导女子剪发,带头剪掉自己的辫子,还以梅的遭遇来激发琴拒绝包办婚姻,鼓励琴做一个跟着时代走的新女性。C 狂人日记中,狂人说将来的社会“容不得吃人的人”,最后喊出“救救孩子”,作者借此表达了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D 欧也妮葛朗台中,夏尔在父亲破产自杀后,不愿拖累心上人安奈特而写了分手信给她,这一良善之举让偷看信件的欧也妮发誓要永远爱他。E 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经过生死搏斗最终将大马林鱼残骸拖回港口,有游客把它当成了鲨鱼骨,这一误会让小说结尾更意味深长。19(2019江苏)简答题(1)红楼梦“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10、死金丹独艳理亲丧”一回中,群芳行令,宝钗摇得牡丹签,上云“任是无情也动人”。请结合小说概括宝钗的“动人”之处。(2)茶馆第三幕,在得知来到茶馆的“老得不像样子了”的人是秦仲义时,王利发对他说:“正想去告诉您一声,这儿要大改良!”这里的“大改良”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王利发什么样的情感?(2019浙江)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论语宪问)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率陶为己忧。(孟子滕文公上)【注】相传尧传天下给舜,舜传天下给禹。20“夫子自道”在句中的意思是。子贡认为孔子的“我无能”是的说法。21尧、舜
11、是孔子、孟子推崇的“仁者”,按孔子说法,应该“不忧”;按孟子说法,却又会“忧”。根据材料,简述孔子、孟子这么说的原因。【2018 年】22(2018北京)根据要求,回答问题。论语记录了孔子与弟子间的许多对话,如先进篇:子路问:“闻斯【1】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2】,故退之。”注释:【1】斯:就。【2】兼人:勇于作为。请简要概述孔子三次回答的内容,并说明短文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概述:思想:23(2018江
12、苏)简答题(1)红楼梦“散余资贾母明大义,复世职政老沐天恩”一回中,贾母得知府中库藏已空、入不敷出的实情后,将自己多年的积蓄拿出来,以渡难关。请结合这一情节,分析贾母的形象特点。(2)巴金的家中,梅表姐因躲避炮火再次来到高家,她在花园里看见觉新站在树下,她“嘴唇微微动一下,像要说话”,最终还是“转过身默默地走了”。请说明梅表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24(2018江苏)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 三国演义中,曹操攻陷徐州后,派遣张辽劝降陷入困境中的关羽,关羽提出了“卸甲”的三个条件,这一情节突出了关羽的忠义形象。B 茶馆中,秦仲义说:“只有那么办,国家才能富强!”他说的“那么办”是
13、指通过收回房子、卖掉土地等途径,筹集资金来开办工厂。C 风波中,七斤曾经在喝醉后骂有些遗老臭味的赵七爷是“贱胎”,并在革命后很快剪掉了辫子,这体现了他是一个具有新思想的农民。D 老人与海中,老渔夫圣地亚哥奋力捕到的大马林鱼被鲨鱼给毁了,回到港口后,男孩遗憾地对他说,以后他们俩不能一起捕鱼了。E 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太太的性情极好,从不向丈夫要钱,她有着天使般的温柔,她的善良和忍让反衬了葛朗台的冷漠和贪婪。(2018浙江)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论语泰伯)【注】才之美:美好的才华
14、。使:假使。25第一则材料中“梦见周公”的含义是什么?26概括第二则材料的主旨,并加以分析。五年真题分类汇编 名著阅读【2022 年】(2022浙江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论语述而)【注】善:唱得好。反之:再唱一遍。1概括说明第一则材料、第二则材料内涵的共性。2(1)在论语的记载中,孔子爱好音乐,音乐修养很高,如第三则材料。另举一个有关孔子与音乐的例子。(2)对第三则材料中孔子的做法进行多方面解读。【答案】1这两则材料都
15、反映出实质与形式的关系。仁是礼乐的核心,礼乐只是仁的外在表现,没有仁的礼乐徒具形式;礼乐的真正意义,不在于玉帛钟鼓等外在形式,而在于内在的根本精神。2(1)示例:击磬(于卫)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 颂各得其所。”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2)修身。“歌而善”,孔子不掩人之善,择善而从,体现“唯仁者能好人”。善学。“反之”,唱得好就请对方再唱一遍,切磋琢磨,增进技艺。学无常师。遵礼。“和之”体现了孔子对他人的尊重,“礼以行之”,“依于仁,游于艺”。君子风范。唱歌这件小事再现了孔子虚心谦恭的仁者形象,展现出孔子气象从容的君子风范。【解析】1 本题考查学生名
16、著阅读的能力。第一则材料的意思是:礼呀礼呀,仅仅说的是玉器和丝帛吗?乐呀乐呀,仅仅说的是钟鼓等乐器吗?孔子针对春秋时期权贵奢侈成风,礼乐流于玉帛钟鼓等形式而失去了原有的实质内容等现象,发出了深深地慨叹。孔子教导人们不要专注于这些外在的形式而忽略了其实质。在那样一个天下无道、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孔子希冀用礼乐教化重建良好的社会秩序,但缺少了这样的认识,以玉帛钟鼓为表现的礼乐教化就会成空洞的形式,没有了内涵蕴义,就不是孔子心中的礼乐了。第二则材料的意思是: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音乐呢?礼与乐都是制度文明,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规范,是人文的基础。所以,乐必
17、须反映人们的仁德。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这里,孔子指出礼、乐的核心与根本是仁,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仁是孔子学说的中心,它来自固有的道德,是礼乐所由之本。礼讲谦让敬人,乐须八音和谐,无相夺伦。一个人没有仁的本质,则无谦让敬人、和谐无夺等美德,即便行礼奏乐,也不具有实质意义。所以,人而不仁,礼对他有什么用?人而不仁,乐对他有什么用?这里即是说不仁之人,是用不了礼乐的。可见第一、二则材料的共性是:都反映出实质与形式的关系。2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经典名著内容,并对其进行多方面解读的能力。(1)论语中记载孔子与音乐的例子有很多
18、。比如击磬(于卫):孔子在卫国,一次正在敲击磬,有一位背扛草筐的人从门前走过说:“这个击磬的人有心思啊!”一会儿又说:“声音硁硁的,真可鄙呀,没有人了解自己,就只为自己就是了。(好像涉水一样)水深就穿着衣服趟过去,水浅就撩起衣服趟过去。”孔子说:“说得真干脆,没有什么可以责问他了。”比如“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意思是“孔子到武城,听见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笑着说: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比如“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 颂各得其所。”,意思是“孔子说:我从卫国回到鲁国,才把音乐进行了整理,雅和颂都有了适当的位置。”等等。(2)第三则材料的意思是:孔子与别
19、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请他再唱一遍,然后自己又和他一起唱。孔子在和人一起唱歌的时侯,总是充满善意,让人先唱,尽量让人家开心。他唱了后鼓掌再让他唱一遍,这时,孔子才和着人家合唱。“歌而善”,孔子不掩人之善,择善而从,体现“唯仁者能好人”,这是其“修身”的体现。“必使反之”,请他再唱一遍是想细致学习,切磋琢磨,增进技艺。这是孔子谦虚、善学的体现。孔子主张“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依靠,而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和之”体现了孔子对他人的尊重、鼓励。孔子行善,融于平常,唱歌这件小事再现了孔子虚心谦恭的仁者形象,展现出孔子气象从容的君子风范。【2021 年】3(2021 北
20、京高考真题)根据要求,回答问题。红楼梦第十三回,秦可卿去世前向王熙凤托梦,说道: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我与婶子好了一场,临别赠你两句话,须要记着: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1)这里说的“非常喜事”在小说中指什么?(2)画线的部分与小说后续情节有何关系?请结合原著,举例说明。【答案】(1)元妃省亲(贾元春才选凤藻宫)(2)是小说后续情节发展的暗示,暗示了青春少女的红颜薄命以及封建家族走向崩溃的悲剧。例如小说写林黛玉泪尽而亡、贾府最后被抄家等。【解
21、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的把握能力。这段话出自红楼梦第十三回“秦可卿香消玉殒,王熙凤大权在握”,这是秦可卿临终时托梦给王熙凤时所说的话。“非常喜事”是指贾元春晋封为妃,皇帝恩准元春省亲。(2)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情节等的整体把握能力。这句话是秦可卿临终给王熙凤的提醒,暗示贾府将走向衰败。“盛筵必散”暗示贾府会盛极必衰的的命运。而“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三春”有人认为指贾家的三个女,迎春嫁的不如意,后被折磨致死,探春远嫁,惜春出家,这三春离开贾府,贾府已经没落不堪了,再加上唯一显赫的元春病逝,贾府更是彻底落败,这才有了“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
22、自门”的说法。“芳菲尽”也包括大观园所有女子的悲惨命运,比如黛玉泪尽而逝等。因此秦可卿这句话是小说后续情节发展的暗示,暗示了青春少女的红颜薄命以及封建家族走向崩溃的悲剧。4(2021北京高考真题)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子曰:“由也!女闻六言【注】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注】言:德。孔子为什么把学习与道德修养联系在一起?请从“六言六蔽”中任选两个,用自己的话加以解释。【答案】通过学习可以加强或提升道德修养,如果不学习就会产生各
23、种弊病。“好仁”二句:追求仁德而不喜好学习,它的弊病是憨傻易欺。“好知”二句:喜好聪慧却不喜好学习,它的弊病是放荡无守。“好信”二句:讲求诚信却不喜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带来伤害。“好直”二句:讲求直率而不喜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尖刻伤人。“好勇”二句:追求勇敢却不喜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好斗作乱。“好刚”二句:喜好刚强却不喜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答出其中的两个即可)【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观点的理解把握能力。第一问,根据原文“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可知,只有品德而
24、不爱好学习,就会有六种弊病;而如果爱好学习,也能够帮助人更好地实践道德。第二问,注意关键词:其弊,它的弊病;知,智慧;荡,放荡;信,诚信;贼,危害亲人;绞,说话尖刻;乱,犯上作乱;狂,狂妄自大。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一句进行解释即可。参考译文:孔子说:“由呀,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了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受人愚弄;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行为放荡;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危害亲人;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5(20
25、21天津高考真题)校文学社拟从论语 三国演义 红楼梦中选取一个场景拍摄视频短剧。假如你是导演,会选取哪部书中的哪个经典场景?请说明理由。要求 100 字左右。【答案】场景:林黛玉进贾府 原因:黛玉进贾府,是一部宏篇巨制红楼梦的开端,随着黛玉的进入,贾府的背景,人物一一陈现在我们面前;这也是黛玉下凡还泪,其美丽的悲剧一生之开端;通过对黛玉进府过程的描写,贾府繁紊礼节,奢侈排场的弊端一览无余。同时也是黛玉与宝玉的第一次相会。【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人物形象、情节等的整体把握能力。作为导演,从三部经典作品中选取哪个场景拍摄,要看对这部作品的整体把握能力,如果没有对作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2022 全国 高考 语文 真题分项 汇编 专题 09 名著 阅读 详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