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有学情分析.pdf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有学情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音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有学情分析.pdf(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年第二学期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以义务教育小学音乐课标为依据,提高全民族的思想素质,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教材编排难易适度,思想性强,题材广,儿童易接受,既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又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四年级时期的学习非常重要,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学期,学生将巩固并自己应用曾经学过的知识,而且本学期学习的知识又为今后两年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学期教材在乐理方面又加深了难度,如一个升号的调,升记号和还原记号,理解 3/8、6/8 拍号的含义,懂得六拍子的强弱规律,学习其指挥图式,学习三连音,切分音;认识速度标记;认识保持音记号等。在唱歌方面要学习
2、 16 首歌曲,每首都有各自的特色及特定的意义。二、学情分析:四年级大部分学生,对音乐课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四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对音乐学习的渴求与期望也进一步增强了。但各班学情存在差异 四(1)班:该班级整体素养教好,音乐律动感较强,节奏稳定,和声较好,音准不错,但音乐欣赏课还是缺乏耐心的倾听,学生最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在这两方面表现非常好,乐谱知识的学习部分学生仍不是很感兴趣。四(2)班:该班级教学常规比 1 班稍微好些,音色统一,声音和谐,歌唱能力不错,但是对音乐的律动反应不是很强烈,识谱较弱,视唱能力有待提高。综上所述:由于学
3、生心理及生理的发展特点,在教学中要运用各种手段,采取多种方式策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掌握所学知识。1、声乐方面:能用缓呼缓吸的呼吸方法,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2、器乐方面:能掌握所学乐器的名称、外型、特点、演奏姿势、音色。3、欣赏方面:能根据音乐的基本要素,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感受音乐所描述的意境。4、视唱、节奏练习方面:基本掌握所学知识。5、表演方面:能根据要求编排动作,正确表达歌曲内容。6、存在问题:(1)音准不够正确。(2)视唱能力有待加强。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音乐基础知识:(1)、认识变音记号:升记号、还原记号,知道其作用。(2)、学习一
4、个升号的调,熟悉 G 自然大调各音在高音谱表及键盘上的位置(不讲调式、音阶的概念)。(3)、理解 3/8、6/8 拍号的含义。懂得六拍子的强弱规律,学习其指挥图式。(4)、学习三连音,切分音;认识速度标记;认识保持音记号。2、音乐基本技能:(1)、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2)、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3)、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4)、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2、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初
5、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3、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4、通过音乐作品中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5、通过学习不同国家、民族、时代的音乐作品,热爱中华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三)、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充分展开想象,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到见解。2、从音乐基本要素入手,通过模仿,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3、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重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4、利用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
6、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5、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在人类艺术活动中的价值。四、教学重难点:知识类:1.学习歌唱知识,训练学生的音准、节奏。2.学习相关的音乐节奏、情感等知识。3学习乐理知识,能初步理解乐曲。技能类:1.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 2.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3.能听辨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 4.引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时,要适度而不夸张。情感类:1.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 2.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能够感知音乐主题。方法类:采用体态律动法、歌唱教学、欣赏教学、游
7、戏法等等。五、教学措施: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习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多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5、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6、在课堂上采取学生喜欢的形式,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保证学生音乐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7、完成教材任务的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兴趣
8、,提高活动能力,且配合学校社会的中心工作,丰富校园生活。8、课后进行教学总结及反思,使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趣味化,重点突出培养学生歌曲的记忆能力。六、教学资源开发:利用教师用书、录音带和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多种教学辅助资料来进行音乐课教学,还可引导学生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品自制乐器,让学生更加有兴趣,更轻松、愉快地学习。七、单元子目标 第 一 课 跳起来 教学内容:1、聆听新疆舞曲第二号、小步舞曲 2、表演大家跳起来、土风舞 3、知识与技能:舞曲、小号、柴可夫斯基 教学目标:1、感受舞曲的基本风格,初步了解“舞曲”这一体裁,能随着音乐用动作、节奏或舞蹈表现音乐,体会音乐的情绪和风格特点。2、
9、能听出乐曲的主题是如何重复变化的,并能根据主题的变化辨别乐曲的结构。3、学唱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土风舞,能随歌曲边唱边跳体会舞曲的特征,二声部合唱做到声音统一、声部和谐。4、认识重音记号,能在乐曲中听辨出带重音记号的重音,并能在歌曲演唱中正确地表现出重音的效果。5、认识西洋吹管乐器小号,了解其表现作用,记住小号的音色。教材分析:1、新疆各少数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小伙子们敲着手鼓与姑娘们边歌边舞的场景,在日常生活中时有所见。这首舞曲就是我国作曲家、钢琴演奏家丁善德采用新疆民歌为主题写成的一首具有民族风格特色的钢琴独奏曲。它描绘了节日 中新疆人民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2、小步舞曲为二段体结构,第一
10、段旋律以级进与跳进交替、连音与顿音相间,十分生动活泼;第二段与第一段没有大多的对比,只是音区提高,力度增强,情绪更为明朗。巴赫的这首小步舞曲虽然简单,但由于曲调动听,不少乐队把它编成管弦乐或轻音乐曲演奏,还被填上歌词演唱,成为巴赫最通俗的名曲之一。3、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是根据德国作曲家巴赫的大调小步舞曲第一段主题填词的歌曲,表现了人们随着音乐愉快歌唱、尽情舞蹈的欢乐情景。4、土风舞是一首热烈欢快的捷克斯洛伐克民歌,G 大调,歌曲节奏规整、旋律流畅、音乐朗朗上口,表现了农民们载歌载舞,欢庆丰收的热闹情景。学情分析:本课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相对较为简单,只要利用学生的目前的音乐水平,认识能力,合作
11、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小步舞”的学习,掌握小步舞的步伐,学生会激发出学习的激情与热情。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电脑、课件。教学课时:四课时 第二课 少年的歌 教学内容:1、演唱小小少年我是少年阿凡提 2、认识变音记号、双簧管 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音乐所塑造的不同少年形象和表达的不同情绪,鼓励学生做一个积极向上、阳光自信、富有正义感的少年。2、聆听用器乐形式表现的歌曲 作品,体会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不同表现力。认识双簧管,记住双簧管的音色特点并体会其表现作用。3、能用自然、和谐的歌声,自信的演唱,表现歌曲小小少年所塑造的阳光、勇敢的少年形象。4、感受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所塑造的少年阿
12、凡提风趣、幽默、正义的形象,感受歌曲浓郁的新疆民歌风格。能用诙谐、幽默的情绪,有表情地演唱并表演歌曲。5、认识变音记号-升记号,并能听辨和唱准旋律中带有升记号的音,体会歌曲中带有升记号音的表现作用。教材分析:1、小小少年是德国电影故事片英俊少年的一首插曲。影片描写了从小失去母亲。父亲遭诬害入狱的少年海因切。在别人帮助下,以自己诚实善良感动他的外公,最后一家重新团聚的生动故事。影片随歌声开始,歌曲四四拍,弱起节拍,大调式,一段体结构。第一、二乐句,旋律重复,在句尾的变化上作了六度、七度的上下跳进,这里也是歌曲教学的难点,旋律坚定明朗,情绪愉快,充满孩子的朝气,一下子就把主人公的性格展现在人们的眼
13、前。第三、四乐句歌曲以合唱形式出现。平行三度的和声进行,使音乐更丰满,与前面形成了对比,旋律同样是变化重复,曲调舒展而有起伏,在歌中虽然唱出了少年在成长中的烦恼,但此时此刻他仍然表达了充满欢乐、愉快的心情,表达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2、我是少年阿凡提是一首具有浓郁的新疆民歌风格的歌曲,2/4 拍,二段体,G 七声羽调式。曲调诙谐欢快,它生动的赞扬了少年阿凡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优良行为。学情分析:我校学生的音乐基础和歌唱水平不是很好,所以需要降低了教学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安排,我把学会歌曲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学生将能初步认识感受到变音记号-升记号。教学重难点:在学唱歌曲时结合歌曲学习认
14、识并实践变音记号。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三课 水乡 教学内容:1、演唱癞蛤蟆和小青蛙采菱 2、聆听洪湖水、浪打浪水乡船歌 3、知识与技能:力度记号、二重唱 教学目标:1、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鱼米之乡的好风光以及水乡人民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之情激发学生热爱水乡、讴歌家乡 的情感。2、聆听歌曲洪湖水,浪打浪,了解歌曲所表现的内容,感受歌曲抒发的情感。认识“二重唱”的演唱形式,体会其表现作用。3、聆听笛子与乐队演奏的水乡船歌,感受乐曲的江南水乡特色,引导学生能够听辨出乐曲的横向结构(段落)和纵向结构(主旋律与伴奏旋律),并比较乐曲几个部分之间的异同。4、能用连贯流畅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采菱,感受歌曲所具有
15、的江南水乡民歌的风格特点,抒发水乡孩子热爱生活、热爱家乡之情。5、能与同伴分角色编创动作,有表情地演唱癞蛤蟆和小青蛙,在学唱歌曲中认识中弱、中强的力度记号,并能运用中弱、中强的力度变化唱一唱歌曲。6、能运用所学知识按要求创编各种声响表现特定的情景。7、学习竖笛高的吹奏指法,能和老师或同学合作吹奏简单的旋律。教材分析:1、歌剧洪湖赤卫队是我国创作于 20 世纪 50 年代的一部歌剧,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为背景,描写了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和地主恶霸、反动势力的殊死斗争。2、歌剧的音乐主要以湖北天沔花鼓戏及天门 等地一带的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而成,既有 30 年代的时代气息,又有浓厚的乡 土风味。这
16、部歌剧上演至今,经久不衰。其中不少唱段在群众中广为流传。剧中人物韩英与秋菊的二重唱洪湖水,浪打浪 便是一首最受人欢迎的歌曲。该曲取材于襄河民歌襄河谣,以宽广的节奏、明快绮丽的曲调,抒发了主人公韩英热爱家乡和人民以及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崇高感情。3、歌曲采菱是一首富有江南水乡色彩的歌曲,采用六声宫调式,曲调流畅、婉转,歌曲运用了许多十六分音符构成的节奏型;以及切分节奏 ,给人以轻盈活泼之感。歌曲是一段体结构,为五个乐句组成。第一乐句(引子后第1-4 小节)和第二乐句(第 5-8 小节)都是方整的 4 小节乐句,对称呼应;第三乐句(第 9-14 小节)分裂为由间奏隔开的两个乐节,显得更为活跃,生动;第
17、四乐句(第 15-18 小节)节奏拉宽,运用了“”这样的切分节奏,前后模进,模拟了划船时有力的重复的动作节奏;最后乐句扩充为 6 个小节,旋律较多地出现在高音区,酣畅地抒发了水乡的孩子对自己乡土的深厚情感。4、歌曲癞蛤蟆和小青蛙是一首风趣、活泼的儿童歌表演特点的歌曲,大调歌曲用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了癞蛤蟆和小青蛙之间因为长得相近而互相认错自己的娃娃和爸爸的幽默情节。歌曲蕴含了科学常识,是一首具有表演情节和科普意义的儿童歌曲。5、水乡船歌由蒋国基作于 1975 年。乐曲原名蚕乡船歌,是以浙江民歌&柳元郎的曲调为音乐素材而创作的,乐曲描绘了江南水乡碧波粼粼的秀丽风光和水乡人民喜庆丰收的欢悦情景以及蓬
18、勃向上、充满生机的画面。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还是有活泼好动的天性,所以在癞蛤蟆和小青蛙唱歌教学中我采用情景式教学引导学生学习歌曲,很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第二首聆听作品水乡船歌的教学,大多学生对乐器不太了解,更不用说曲笛、小梆笛是什么了,所以教学的时候最好能出示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形象的了解一下中国的民族乐器。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电脑、课件。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四课 童年的音乐 教学内容:1、聆听彼得与狼白桦林好地方 2、表演红蜻蜓 3、知识与技能:单簧管、大管、圆号、发声练习 教学目标:1、在音乐中感受和体验童年生活的美好和有趣,唤起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珍爱之情。2、聆听交响童话彼
19、得与狼,能在乐曲中听辨出小提琴、笛、单簧管、大管、圆号和定音鼓等乐器的音色,说出它们所代表的角色。3、能根据彼得与狼的剧情分角色进行情景剧编创和表演。能按指定节奏进行旋律的编创。4、能够节奏稳定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白桦林好地方,并能按指定的节奏谱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5、能用轻柔、连贯、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红蜻蜓,感受二声部合唱的魅力,并能按力度记号的变化表现歌曲的情感和意境。6、在学唱歌曲中掌握渐强、渐弱的力度记号,并能在演唱歌曲中正确地表现力度的变化。教材分析:1、彼得与狼故事大意:一天清早,彼得来到草地上,小鸟和小鸭子互相争吵起来,猫一声不响的想把小鸟抓住,在彼得的提醒后,小鸟飞上了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音版 四年级 下册 音乐 教学计划 情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