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故事新编》的人物和故事探究鲁迅及其思想.pdf
《从《故事新编》的人物和故事探究鲁迅及其思想.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故事新编》的人物和故事探究鲁迅及其思想.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从故事新编的人物和故事探究鲁迅及其思想 王瑶【摘 要】故事新编的写作实际上是作者运用各类历史人物来表现自己对现实人事的看法,其中的人物和故事展现了二三十年代鲁迅的复杂心路历程,他在主观上有积极战斗的时候,也有失意时的消极避世,但总体上表现了鲁迅先生在战斗中与敌人勇猛较量,我们从中看到了一个鲜活的、复杂的战士形象。【期刊名称】信阳农林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27)002【总页数】4 页(P50-52)【关键词】鲁迅 故事新编 历史人物 现实际遇【作 者】王瑶【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 637002【正文语种】中 文【中图分类】I210.6 鲁迅故事新编的创作分为三个时期
2、,1922 年的冬天创作了补天,奔月和铸剑分别写于 1926 年和 1927 年,剩下的五篇写成于 1934 年至 1935 年。这八篇小说大多数以历史人物为主体,融入了 20 世纪初期的时代精神,并将这些精神注入到古代的历史人物中,让古人展现出现代的风采,尤其折射出鲁迅生活的二三十年代中国的社会状况。故事新编实际上用 8 篇小说完成了一个大胆的尝试:把原始时代与民国时代对应,将古代精神带入到现代社会,进而探讨这些传统精神在现代语境下的生命力。因此该小说集的立意就超越了“新编”,而走向了对整个民国“大文化”的思考。然而这 8 篇小说的创作横亘 13 年,这期间由于种种经历,作者的世界观产生了很
3、大的变化,因此小说集在勾勒文化史过程中所持的文化立场,很难一以贯之。作者在这三个不同的创作时期有着不同的文化立场、社会环境和心理态度,而这些变化又是通过小说中的历史人物形象表现出来的,本文将分别讨论在这三个时期的创作中,通过鲁迅对小说主人公的写作态度所反映出的他在每一个时期的文化立场,进而探究鲁迅在每一个时期的真实情感态度,感受鲁迅的复杂人生和思想变化,以及了解真实的鲁迅对现代文学的意义。补天原名不周山,鲁迅先生借鉴女娲炼石补天的神话故事,先是解释“人和文学”的缘起,作者通过女娲来自况,表现了他觉醒于世界困顿之中,感受到了世人的无聊和麻木,愿以一人之力力挽狂澜,将战斗精神融合于神话故事之中。鲁
4、迅先生笔下女娲的光辉形象,体现了客观现实的“执着”态度和坚韧精神。因为看了日报上对于汪静之君蕙的风的批评,这可怜的阴险让人感到滑稽,就用一个“古衣冠的小丈夫”在女娲两腿之间出现的形象1451,将封建礼教的那一套伦理廉耻搬到女娲面前,无情讽刺了封建卫道士的阴险。女娲在辛苦的造人劳动中牺牲了,而她所创造的不肖子孙打着她的招牌为非作歹,讽刺和抨击了现实中的社会现象。这篇小说创作于五四前后,爱国主义精神迸发,鲁迅先生充满着战斗气息,将自己的一腔热血挥洒在笔墨间,对传统文化侵蚀国人的魂灵进行了强烈的批判,那时的鲁迅先生在与封建礼教的较量中充满激情和战斗力,展现了开天辟地的气概。但也正如女娲进行的“补天”
5、工作一样,鲁迅得不到任何人的帮助,还没有觉醒的人民,眼看着天崩地裂难以生活下去,还是神色平淡地得过且过,就在这样的艰苦境遇下,那个手握战笔的斗士,孤军奋战,用他那矫健的文字,犀利的语言,始终战斗在前线,探寻救国救民之路,唤醒着囚在牢笼里的愚昧的人。这样不计得失名誉、辛勤劳作的创造激情,与“五四”的“创造”精神一致。奔月里,后羿因为精湛的射技导致猎物被射杀光而感到烦恼,嫦娥又经常奚落后羿等情节,塑造了一个失意的英雄形象。后羿本是射长蛇的大英雄,但却只能捕杀一些乌鸦麻雀,还要遭受妻子的嘲笑和徒弟逢蒙的背叛,踟蹰而又惶恐不安,但是他依然艰苦奋斗着。当后羿发现嫦娥不见的时候,也曾想大展当年的英雄气概射
6、下月亮,可是“呔,羿仰天大喝一声,看了片刻,然而月亮不理他。他前进三步,月亮便退了三步;他退三步,月亮却又照数前进了”1450。他只能叹一口气然后一个人继续他那无聊而又无趣的生活,这在一定程度上流露出孤寂感,那是因为后羿缺乏奋斗目标,正如失意英雄后羿一样,作者当时还没有正确认识中国革命的方向和道路,他希望取得革命的成功,渴望影响他人,改变他人,可换回的却只是他人的背叛,甚至于自己的渴望在现实中也无法得到实现。这也正是 20 年代后半期“荷戟独彷徨”的鲁迅的真实写照。此时作者到厦门数月,但对厦门大学不死不活的情况十分不满268,对“超人”般的思想产生了动摇,开始有了挣扎于尘世之网中的无奈,他有所
7、追求,却终无所获。1923 年正值鲁迅兄弟失和,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鲁迅受到了打击,充满斗志的先生太失望,而在失落之余,鲁迅又遭遇学生高长虹为了追求许广平而发起的拼命攻击,作者创作这个故事时是想通过逢蒙、嫦娥的形象,鞭挞这些暗箭伤人、招摇撞骗、背叛出卖、追求享乐等卑劣行为。那一段时期鲁迅带着彷徨而又苦闷的心情,但他没有对英雄心态产生动摇,就像羿的形象一样,尽管孤寂,但还是有力地发挥正面的力量,通过发掘“中国的脊梁”来增强中国人民的自信力。先驱者的勇敢行为往往不被世人所理解拥护,失败是无可避免的,像许多人一样,鲁迅失望过后也曾经彷徨过迷茫过。铸剑一文通过“黑衣人”宴之敖助眉间尺复仇的故事,歌颂“以
8、直报怨”的复仇精神,弘扬出火与剑彰显的人格力量。而究其深层,则还孕育着鲁迅对英雄命运和人生悖论的个人色彩浓郁的深刻思考和独特感悟386。铸剑中黑衣人以行侠仗义的复仇之举,成为正义法则的体现者,这是对复仇的热烈歌唱。而此篇创作的前半年北京发生“三一八”惨案,鲁迅的心情非常悲愤,校内外那种阴暗的、沉滞的气氛十分浓重,这让鲁迅认识到要想战胜那些反动者还需要进行殊死的斗争,血债必须要血偿,这是一种不断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战斗方式。鲁迅赋予宴之敖深邃的灵魂,崇高的思想品格,锋芒内敛的个性,深懂战斗的策略艺术,同时又有着深沉的勇气和热情,这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作者本人的形象。而眉间尺的成长也正是作者自身的成长,
9、从优柔寡断、缺乏战斗经验,迅速发展到沉着机智、展现战斗力量。鲁迅此时期就是这样一个拥有不宽恕的、复仇精神的、有着巨大内在矛盾的鲜活形象,他以理解与宽恕为支持,又坚持不饶恕,以不饶恕的精神来呼唤现代理性的爱。鲁迅赞美复仇,尽管人间只剩下呜呼呜呼的虚无之声,但因为热爱复仇,所以连复仇之后的虚无感也不厌恶。这样的复仇展现出了正义美,作者却又为那些必须放弃的生命哀挽。沉醉于战斗欢乐的作者,只是他的表面,在这欢乐的战斗背后我们能深深地感受到悲哀的心境,因为战斗必然使灵魂粗糙,革命必然会与人道相冲突。鲁迅的创作在进入三十年代后又有着不同于以前的变化,他的人生也开始进入了截然不同的阶段。此时的鲁迅已经从彷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故事新编 故事 新编 人物 探究 鲁迅 及其 思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