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普通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pdf
《安徽省普通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普通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5-附件2 安徽省普通本科专业 综 合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5-一、评估指标体系(有“*”号的为重要指标)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1专业办学目标与建设规划 1-1 专业定位*1-2 专业建设规划*2专业与课程建设 2-1 专业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2-2 课程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2-3 教材建设 2-4 教学方法与手段 3师资队伍 3-1 高水平教师*3-2 教师数量与结构 3-3 队伍建设与综合素质 4教学条件及实践教学环节 4-1 实验装备及其利用*4-2 实践教学*4-3 图书资料及其利用*5教学管理 5-1 质量监控*5-2 教学文件与档案管理 6教学成果 6-1 教学研究 6-2
2、 教学改革成果*7.科研水平 7-1 学科建设*7-2 科研项目 7-3 科研成果*8.教学质量 8-1 人才培养质量*8-2 学生创新能力 9社会声誉 9-1 生源 9-2 毕业生就业*9-3 社会评价 特色项目 专业特色与优势 二、评估结果及其它说明 -5-1本评估体系适合我省本科专业的评估。2对新专业评估,可按实际情况抽取相关指标或按标准评其专业建设规划。新专业指至评估之时没有3届毕业生的专业。3对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示范专业、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评估,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为必要条件:(1)24项二级指标中,D级为零,并有特色项目(专业特色与优势);(2)24项二级指标中,A17项,
3、C3项;(3)13项二级重要指标中,A级10项,其余为B级。(4)建立有专业改革与发展委员会(应用性专业应有校外企事业单位专家参与)。4本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总共24项,另加特色项目。其中重要项目13项(41实验装备及利用为理工农医类专业的重要指标,43图书资料及其利用为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重要指标,所以各专业的重要二级指标是13项),一般项目11项,另加特色项目。5评估结论分为四个等级:优秀(A)、良好(B)、合格(C)、不合格(D)。本指标体系只给出A、C 两级标准,介于A、C 之间为B 级,达不到C级为D级。6 对二级指标评判,有2个观测点的必须2个达到A方可评为A;3个观
4、测点的必须是3A或2A、1B方可评为A;4个观测点的必须是4A或3A、1B方可评为A。7本评估方案中的有关数据,除评估方案中有特殊说明的外,一般填报、统计最近三年的数据。-5-三、评估指标内涵与评估等级标准 一级指标 二 级指标 观测点 标 准 说 明 A C 1.专 业 办 学 目 标 与 建 设 规 划 1-1 专业 定位*专业办学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培养规格 办学思想明确,定位准确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培养规格符合本专业内涵,适应国家和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办学思想较为明确,专业定位较为准确 人才培养目标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培养规格基本符合本专业内涵 1.专业定位
5、是指该专业根据社会的需要和本专业自身的办学条件,找准自己的位置,体现一定时期的目标定位、类型定位、层次定位、服务面向定位等。2.本科各专业的专业内涵参见2012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或参考教育部有关文件。3.社会参与专业建设是指利用国内外各种教育资源合作办学。4.办学目标要突出体现院校的特点,体现在创新型三个强省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12 专业建设规划*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 专业改革思路与措施 有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专业发展规划,分期建设,目标明确,措施得力,成效显著,并在实施中不断优化 改革思路清晰、措施得当,充分体现了专业办学水平;充分体现了内涵改造与外延拓展的统一,社会参与
6、专业建设,成效显著 坚持开放办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企、校地、校校、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教学科研协同育人机制健全,.科研成果能有效支撑人才培养 有专业发展规划和分期建设目标,有措施,有成效 有思路,成效较明显,基本体现了专业办学水平;基本体现了内涵改造与外延拓展的统一;能够利用社会力量办专业 2.专 业 与 课 程 建 设 21 专业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教学计划 课程体系 制定了体现深化实践、创新创业和社会责任教育三位一体教学改革的人才培养方案;执行计划严格、规范 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结构合理,很好体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能根据社会需要做弹性调整;课程品位高,授课质量好
7、,能体现文理渗透 能反映培养目标要求和学分制的基本特征;体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利于人文素养、科学素质提高以及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社会责任的培养;执行情况良好 课程体系结构合理,符合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能根据社会需要做调整;能体现文理渗透 1.本指标体系中的课程均指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不含公共基础课(课程体系中的选修课指全部的限选课程与任选课程)。2.选修课应该有教材或者指定参考书 -5-2-2 课程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课程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 课程建设 双语教学 有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合理,重视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更新,改革力度大,成效显著 课程
8、建设力度大,至少有省级级精品课程1门或者校级精品课程3门 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采用双语教学的专业必修课程比例8%有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合理,注意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更新,改革有计划、能落实,执行情况良好 课程建设力度较大,有校级重点课程 5门以上 有采用双语教学的专业必修课程 用双语授课的课程是指采用了外文教材,且用外语授课课时达到该课程课时的 50以上(含50)的课程(外语课、专业外语课除外)2-3 教材建设*教材选用 教材建设 选用了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水平较高的教材及教学参考书,使用近三年出版新教材的比例50%近五年内主编或参编的教材、教学参考书或教学辅助
9、教材4本 使用近三年出版新教材的比例40%,选用外语原版教材1种 近五年内主编或参编的教学参考书或教学辅助教材2本 使用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是指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十一五”、“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和各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教材,主编教材的出版社应为国家级出版社,如中国农业出版社。2-4 教学方法 与手段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考试改革 有70%以上教师采用了多媒体授课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研制能力强、应用状况好,使用多媒体授课的专业必修课课时比例30%。自行研制的多媒体课件15个。注重信息化技术与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建有 MOOC 等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以及学生自
10、主学习网络平台 积极改革教学方法,成效显著,学生评价高 积极改革学生评价方法,成效显著,学生评价高 有50%的专业基础课程实行了教考分离,并且建立了试题库或试卷库 有 50%的教师采用了多媒体授课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使用多媒体授课专业必修课课时比例15%。自行研制的多媒体课件10 个并普遍运用 重视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效果较为显著,学生评价较好 有35%的专业基础课程实行了教考分离,并且建立了试题库或试卷库 1.多媒体授课是指利用多媒体技术授课,多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动画等信息的新技术。仅将文字投影到屏幕,不算是多媒体授课 2.试卷库是指 1 学分应有 5 套试
11、题;每门课程的试卷不得少于10套 -5-3.师 资 队 伍 3-1 高水平 教师*拥有高水平教师情况 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比例50%,其中教授人数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比例10%,有省校级级教学名师或一批学术水平、教学水平高的教师 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比例40%,其中教授至少有1位。有一批较高学术水平、较高教学水平的教师 本指标体系中的教师是指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近两年承担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且平均每学年达到 60 学时的教师。不含公共基础课教师,查看近两年教学计划 教授、副教授上本科课程的学时数 副教授及55岁以下的教授全部给本科生授课,教授、副
12、教授给本科生授课课程人均 1-2 门/学年。副教授及 55 岁以下的教授全部给本科生授课,教授、副教授给本科生授课课程人均低于1-2门/学年。3-2 教师数量 与 结构 数量 队伍结构 教师数量充裕,满足教学科研需要,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每一位教师至少能上两门课;每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至少有两位教师能担任主讲 整体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45 岁以下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比例60%,其中35岁以下教师中,硕士以上比例80%教师数量满足教学科研需要,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每一位教师至少能上两门课,每门主干课程至少有两位教师能担任主讲 整体结构较为合理,45岁以下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比
13、例50%,其中35岁以下教师中,硕士以上比例60%1.结构指本学科专业课程教师的年龄、学历、学位、职称、学缘结构 2.具有研究生学位是指已取得硕士、博士学位者 3-3 队伍建设 与 综合素质 师资培养情况 教师风范 有符合专业建设规划、目标明确的师资建设规划、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措施得力,效果明显。近三年专业教师职称结构、学位结构重心有明显提升,有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执行良好,效果显著 群体素质高,有良好的团队精神,教师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书育人,敬业精神好,教学质量高。近三年内,获得教学质量优秀奖、各级各种先进荣誉的教师占总数比例10%有师资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效果较为明显。近三年专业教师职
14、称结构、学位结构重心有所提升,有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教风好,严谨治学,教书育人,有良好的敬业精神,教学质量较高,有获得教学质量优秀奖、各级各种先进荣誉的教师 1.各级各种先进荣誉的教师是指获得校级及以上表彰的先进工作者、先进教师、优秀教师、教学名师等。获教学质量优秀奖和先进荣誉的教师以文件为准 2.教学质量参看平时学校对教师的各种教学评估和专家现场听课评估,教师授课质量的优良率及毕业环节等实践教学环节中反映出来的教师指导水平等 -5-4.教 学 条 件 与 实 践 教 学 环 节 4-1 实验装备及其利用*实验室及设备 实验开出率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实验室开放程度 实验室设施完善,拥有用于本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普通本科 专业 综合 评价 指标体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