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教学设计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新)六年级上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伯牙绝弦教学设计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新)六年级上册(.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伯 牙 绝 弦【教材分析】伯牙绝弦已然成为中华文化中关于“知音”最为生动、最为震撼的注解之一。它讲述了春秋时期,俞伯牙与钟子期以琴相识,以琴相知,最后因子期早亡,伯牙破琴绝弦、遂成绝响的故事。全文共 77 字,5 句话。1 句为起,234 句顺承而下,5 句急转而后合,语言凝练典雅,抑扬顿挫,生气郁勃。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伯牙和子期的相交正是如此的自然恬淡,顺理成章。它所折射的艺术美感那种含蓄深沉、清雅自然的风骨,直达“大音希声”、“大璞不雕”、“大美无言”的境界,满足了我们对于这个千古绝唱在感官和心理上的所有期待。读伯牙绝弦,带来的不仅是对于故事内容的震撼,更
2、有故事引起的不胜唏嘘的神往以及那种透彻心肺的审美体验。诗人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而在这里,伯牙子期又该经过前世多少次的回眸呢?教学本文,我期待循循善诱地引领学生增加一些文言文的阅读体验,感受这篇课文特有的语言现象;其次,继续渗透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的基础上还能用现代语汇去补充;再有,依托语言层层深入地感知“知音”的真正内涵,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学习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使学生实现文化意象的传承,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品味、比较、联想等多种方式学习课文,在学懂的基础上熟读成诵。2初步运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文言文的
3、基本方法,感受常用的文言词汇,增加文言文的阅读体验。3 紧扣单元教学目标,感受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明确朋友相交的真挚深沉,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学情分析】在学习本文之前,学生已有一些文言文、古白话文的阅读基础,因为在五年级学过杨氏之子猴王出世临死前的严监生等等,而且就词句的理解来说,此文词句更容易理解。当然就课文的内涵和意蕴来讲,文章所讲述的“知音文化”更为丰富和玄妙。我期待呈现学生从无到有,从未知到已知的学习提升过程,因此,课前不让学生准备任何对课文的预习,只凭借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情感体验,循序渐进地推进学习。【教学重点】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教学
4、难点】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教学准备】相关的音乐和简单的教学课件。2【教学过程】一、导读题未成曲调先有情 1.有一个故事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但它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出示课题伯牙绝弦,指导读弦。2.理解“绝”的意思。(断绝)指导方法:“借助注解来理解”是学习古文的好方法。3.出示资料,了解伯牙。4.伯牙作为一代琴师,名满天下,他为何要绝弦呢?让我们走进课文找答案。二、练读文抑扬顿挫品音韵 1大声读课文,至少读 3 遍,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毕竟是古文啊,虽然只有 77 个字,但要读好也不容易。尤其是要读出词句内部的停顿,更是难上加难,读完的同学请举手示意。3教师配乐范读
5、。4重点指导:A: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1)指导读好“哉”、“兮”这两个语气词。在读文言文的时候,语气词后面延长,停顿一下,一咏三叹,颇有音乐美,我们试一试。(2)男生女生分开读。(3)小结:注意字的读音帮助我们朗读呢。(板书:注意读音)B: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1)再请同学读一读全文?其他同学注意听,尤其注意最后一句话。(2)重点理解“谓”的意思,(3)指导朗读,谓和世是两个词,很多时候文言文的一个字就是一个词,叫做单音词。那该怎么停顿呢?(4)接龙读。(理解了之后,我相信能读得更好。)(5)
6、小结:看来,想要读好停顿,我们要准确理解文言文中关键词语的意思。这篇文言文中,比如“善”出现了几次?(板书:注意停顿)C:理解: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1)这篇文言文中,比如“善”出现了几次?(2)理解句中两个“善”的意思,与前面两个“善”比较,体会古文中一字多义的现象。(3)(“善哉”用我们现在的话还可以怎么说?(预设答案:真棒啊!了不起!真厉害!脱口而出,由衷赞叹,带到句子中,读出强烈的语气。3 D:理解志和念(1)还有两个字,都是上下结构,心字底,都是“心里想”的意思,能找出是拿两个字吗?(2)小结:汉字中一部分文字是表意文字,偏旁相同的字大多表示相同的意思。(板书:注意关键词语)E:
7、了解了文言文的朗读方法,大家按照这三个要求练习朗读。5.齐读。注意语速放慢,还有适时地停顿。注意把握。三、品读“情”高山流水得知音 1.认识钟子期。(课件出示“伯牙鼓琴图”)这位凝神听琴的,就是钟子期,他是楚国的一个樵夫。2.质疑:一个是宫廷琴师,名满天下,一个是樵夫,砍柴为生,这两个人身份地位相差悬殊,是什么让他们走到了一起,成为了知音呢?5.品读: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1)不论伯牙志在高山,还是志在流水,钟子期都能够懂得,这就是文中所写的,读-(生读: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2)理解“念”,体会“念”与“志”意思相近,都是“心里想”的意思。(板书:念)(3)无论伯牙所志、所念、所想
8、,钟子期必得之。钟子期必得的到底是什么?在文中是怎么表述的?(4)那你们能够懂得什么是高山一样的志向吗?什么是大海一样的胸怀啊?师:是呀,那是像高山一样的志向,那是志存高远,胸怀大志的志啊!(板书:志)有人能听懂他像高山一样峨峨的志向吗?(生:没有)有人能听懂他像江河一样宽广的胸怀吗?(生:没有)(6)唯有谁能得之?生:钟子期!谁能必得之?生:钟子期!(7)孤独的伯牙呀,多少年寻寻觅觅,他的抱负、他的心声,只有、也只有遇到了钟子期,才会得到这样的理解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8)小结:钟子期必得的是伯牙的志向,他的胸怀呀。6.小练笔 (1)请你想象,假如你就是伯牙,一直以来都没
9、有人听懂你的琴声,你的内心充满了无边的孤独与寂寞。可是在这里,无论你弹什么,无论你寄托着怎样的志向和情怀,钟子期都能“善哉、善哉”地“必得之”时,你心中一定充满了快乐、激动、充满希望、欣慰 4 (2)你又会有怎样的感慨想对子期说呢?拿出课前发下的练习纸,请你顺着“伯牙得遇钟子期,感慨道”接着往下写。背景音乐知音。(3)交流。(4)想知道伯牙当时是怎么说的吗?(出示)师激情朗读: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像犹吾心也。好啊好啊,先生你听我的琴声,听到的志向和情怀简直和我所想的一模一样。(5)这样的默契,我们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心有灵犀、心心相印。(板书:心)(6)小结:只有这样心有灵犀,心心相印,只
10、有这样知志、知念又知心的人,才可以叫做 知音。(板书:知音)7.合作朗读,体会语言文字的巧妙及伯牙、子期之间和谐美好的意境。四、悟读“痛”摔断瑶琴凤尾寒 1.传说,这次相遇,伯牙、子期相见恨晚,洒泪惜别,相约第二年的中秋再相会。夏去秋来,当伯牙兴致满满地赶来与子期相会,只可惜天意弄人啊!(背景音乐伯牙悼子期)伯牙面对的不是子期的人,而是子期冰冷的墓碑,此时高山默默,流水无语,天地之间也为伯牙的痛失知音而黯然失色啊!2.(出示句子,子期死,3 生读)师评价:就是这样的悲痛欲绝、痛不欲生、肝肠寸断。3.齐读(出示: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古人云:“志哀则音促”,这样的决
11、心,这样的痛心,是一个字一个字数着读出来的。师范读,指名读,齐读 4.从此还有人能知我之志吗?(擦去板书:志。)还有人能知我之心吗?(擦去板书:心。)子期已逝,知音不再,知音难觅啊!(擦去板书:知音。)一起读!5.子期就这样走了,当伯牙志在高山,再也没有人会像子期那样赞叹峨峨兮若泰山。当伯牙志在流水。再也没有人会像子期那样回应洋洋兮若江河。6.伯牙绝弦,绝的仅仅是弦吗?还断绝了什么?7.那是绝了所有的期待、所有的前程啊!士为知己者死,此时的伯牙万念俱灰,恨不得追随子期于地下,又哪里在乎这琴这弦呢?(生再次齐读)五、千古传唱怀知音 1.同学们,正是这破琴绝弦,正是这遇到知音却又痛失知音,才使得这个故事更加荡气回肠。从此,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在传诵着它!课文后边有个资料袋,就讲述了这个故事的源远流长,请你快速地浏览一下。(学生阅读资料)5 2.2500 年后的今天,就在这个课堂上,我们六(3)班的孩子也在无限神往地传诵着这个高山流水的知音故事,能背的背,不能背的就捧着书朗诵。(隐去全文)8.同学们,学完了故事,我想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了很知心的人,你就可以称他是你的知音。9.(再次板书“知音”)尽管我们知道,知音难觅,知音难求,但我们依然要怀抱着希望,在生命中寻找我们的知音!【教学板书】25 伯牙绝弦 念 注意语气词 知音 志 心 注意意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