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教学反思.pdf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教学反思.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教学反思.pdf(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页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教学反思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在时代的浪潮中,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既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要,同时也符合青少年自身发展成长的身心特点。历史课堂同样也要顺势而为,不仅停留于讲讲历史故事,照本宣科式的“教教材”,而应在历史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初中学生,尤其初二学生,处于青春期,是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期,而历史课堂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的思想阵地。学生在历史课堂中不仅要收获生动的历史知识,更应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学会分析,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现象,从历史中获得感悟,
2、从而指导自身人生之路的发展。只有在历史中汲取力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发展为符合时代需求的具有核心素养的国际化人才。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 19 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就是很好的课题,能充分借助于历史知识而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然如何体现历史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还需要不小的努力。如何在本课的教授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渗透“爱国”这一核心价值观更是不小的挑战。一、爱国,要铭记历史 回首旧中国,从晚清开始一次次的被侵略与反侵略,使得中华民族承受了深重的灾难,而西方列强的疯狂侵略、瓜分中国,使得民族矛盾日益尖锐,中华民族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为实现民族独立,避免亡国灭种的可能,中国人民
3、团结起来、中华民族终于觉醒,此时中国人的爱国热情从未这么强烈过!但如何把这样的爱国情绪传染给生于 21 世纪的中学生呢?历史的细节就很能说明问题。在本课的教授中,出现了一张张历史人物的照片,尽管大都是黑白画面,教师也并未特别说明,只是把这些画像结合历史人物所做的事情所说的话,相互映照。同学们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配合照片中的各种表情和动作,从而自觉自发的给冰冷的文字赋予了“人性”:他们或高或矮,或胖或瘦,或穿戎装或着便服不变的是他们曾经存在过,在历史的画卷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仅仅是历史人物,哪怕是没有生命的卢沟桥和其上的石狮子,教师也能赋予其“生命”,在本课第一子目“狮醒 卢沟桥:卢沟桥
4、事变”的教授中,借助无言的建筑,赋予他历史见证者的绝佳身份,尽管屹立千年不倒的卢沟桥在 1937 年 7 月增添了一些新的伤痕,卢沟桥上神态各异的石狮也有一些弹孔,这无疑是文物古迹的缺陷和遗憾,但同时也让学生领悟到过往中的历史事物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境遇,历史遗迹所拥有历史的沧桑感也是一种财富,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更要学着铭记历史,从而有所得有所悟。对于重大历史事件如“南京大屠杀”,难免会有老师在授课时采用大量的令人看到感觉不适的照片,如被砍头的画面,如尸体堆叠的画面等等,以此作为最“生动”的史料,来激发学生的愤恨情绪。只是这样做真的合适吗?且不说授课的对象是初中生,我想敏感的女生在看到这样的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人教部编版八 年级 历史 上册 七七事变 全民族 抗战 教学 反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