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件快乐读书吧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学语文课件快乐读书吧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课件快乐读书吧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快乐读书吧: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 内容分析“快乐读书吧”以“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为主题,引导学生阅读中国古典名著。这是“走近中国古典名著”单元的拓展与延伸,能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感受古典名著。教材由导语、“你读过吗”、小贴士和“相信你可以读更多”四部分组成。导语分别从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四大名著中选取了一个典型人物点出其特点,意在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精读、略读、跳读、猜读、浏览、交流等多种学习方法,品读精彩故事,品味语言文字。迁移运用整本书阅读策略:预测、联结、统整、视觉化、比较。利用“小贴士”的功能,指导学生感知古典名著的文体特点以及阅读方法。语
2、文要素 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课时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初步感受古典名著的文体特点、语言特点。2.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基本方法。过程与方法 朗读精彩篇目,边读边感悟人物形象。情感态度价值观 对阅读古典名著产生兴趣,感受人物形象,品读精彩故事,领略古典名著的魅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对阅读古典名著产生兴趣,感受人物形象,品读精彩故事,领略古典名著的魅力。2.初步感受古典名著的文体特点、语言特点。教学难点 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基本方法。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西游记 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教学媒体选择 图片 教学活动 合作学习 教学课时 3 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3、 1.认识“夜、思”等 9 个生字,会写“思、床”等 7 个字。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不少古典名著中的人物,在本学期的“快乐读书吧”中,我们将继续漫步在中国古典名著的长廊中,走近这些人物,品读更多的精彩故事。2.走近西游记。(1)朗读猴王出世第 1 自然段,这个故事选自哪部作品?作者是谁?(2)简要介绍作者及西游记。(出示资料)(3)交流:西游记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请用一句话概括。小结:漫漫取经路上,有妖魔鬼怪,有刀山火海,也有师徒四人坚定的背影和永不停歇的脚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西游记原著,随着唐僧师徒的脚步
4、,体验险境迭出的取经之旅。【设计意图】遵循教材的编排思路,紧扣单元课文顺势导入古典名著这一阅读主题,通过作者及作品的介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了解故事内容。1.请大家翻开书目,说说你有什么发现。预设:西游记是章回体小说,共有 100 回。每一回都有一个题目,我们称它为“回目”。回目在形式上是一个工整的对句,字数相等,对仗工整。古代长篇小说多是章回体小说。这些作品里,一回或若干回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小故事,连起来就串成了一个长篇故事。2.西游记这 100 回是怎么连起来串成一个长篇故事的呢?概要:第 17 回讲孙悟空大闹天宫;第 812 回讲取经缘由;第 13100 回讲西行取经。3.猜一猜:
5、每一回主要讲了什么故事?我很喜欢读每一回的“回目”,只要看一下这些回目,就可以猜出这一回主要讲了什么故事。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第五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第五十七回 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假猴王水帘洞誊文 第六十一回 猪八戒助力败魔王 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4.我们知道了可以通过看回目来猜测故事内容。请大家浏览目录,找一找:唐僧分别在何处收谁为徒?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第十五回 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 第十九回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设计意图】通过四读回目,引导学生发现章回体小说的文体特
6、点,感知全书结构,猜测故事内容,检索相关信息,在阅读实践中学习并掌握章回体小说的阅读方法。三、感知故事情节。【语文要素】1.观看图片,说说这是哪个故事?请在书中找到相关回目。预设:猪八戒助力败魔王,孙行者三调芭蕉扇。2.原著中是怎么描述孙悟空和牛魔王斗法的情形的呢?这大圣收了金箍棒,捻诀念咒,摇身一变,变作一个海东青,飕的一翅,钻在云眼里,倒飞下来,落在天鹅身上,抱住颈项嗛眼。那牛王也知是孙行者变化,急忙抖抖翅,变作一只黄鹰,返来嗛海东青。行者又变作一个乌凤,专一赶黄鹰。牛王识得,又变作一只白鹤,长唳一声,向南飞去。行者立定,抖抖翎毛,又变作一只丹凤,高鸣一声。那白鹤见凤是鸟王,诸禽不敢妄动,
7、刷的一翅,淬下山崖,将身一变,变作一只香獐,乜乜些些,在崖前吃草。行者认得,也就落下翅来,变作一只饿虎,剪尾跑蹄,要来赶獐作食。魔王慌了手脚,又变作一只金钱花斑的大豹,要伤饿虎。行者见了,迎着风,把头一幌,又变作一只金眼狻猊,声如霹雳,铁额铜头,复转身要食大豹。牛王着了急,又变作一个人熊,放开脚,就来擒那狻猊。行者打个滚,就变作一只赖象,鼻似长蛇,牙如竹笋,撒开鼻子,要去卷那人熊。提示: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遇到不懂的词语可以结合上下文猜意思。(1)文中有哪些不懂的词语?你们能猜猜“嗛眼、淬下、乜乜些些、狻猊”的意思吗?(2)孙悟空和牛魔王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孙悟
8、空是怎么变的?牛魔王是怎么变的?你从中发现了什么?(3)孙悟空神通广大,牛魔王也变化多端。他俩的斗法场面扣人心弦,动人心魄,作者是怎么写的呢?3.比较:读原著和看电视剧有什么不同?你们还想继续读吗?4.读“孙行者一调芭蕉扇”的片段。思考以下问题:孙悟空为何把铁扇公主称作嫂嫂?既然有兄弟之亲,铁扇公主为何不肯借芭蕉扇?从孙悟空第一次借芭蕉扇的结果怎样?梳理情节:“一借”芭蕉扇是礼借,结果是孙悟空被铁扇公主扇跑了;“二借”芭蕉扇是逼借,结果是铁扇公主给了孙悟空一把假扇;“三借”芭蕉扇是骗借,结果是牛魔王知道了,找孙悟空斗法。课本上节选的就是二人斗法的片段。【设计意图】借助影视剧,帮助学生构建阅读场
9、景,对比体会原著描写之妙;运用课文中习得的阅读方法,猜读难懂词句的意思;联结相关文段,在不断预测的过程中,勾连前后情节,引导学生互证阅读。四、指导阅读。1.回顾本节课我们是怎样读西游记的?【语文要素】读回目,猜猜故事情节。结合看过的影视剧理解内容。适当跳读,把握文章大意。遇到不懂的词句,猜猜大致意思,然后继续往下读。一边读,一边预测。2.课外阅读任务。(1)办黑板报:走进西游记。(2)全班交流准备。3.制订课外阅读计划。【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采取目标管理的方法。有方法地读,有任务地读,有计划地读,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举一反三,学以致用,避免课外阅读的随意性。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10、.交流、分享西游记的阅读成果,能感受人物形象,品读精彩故事,领略古典名著的魅力。2.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选读更多的古典名著。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西游记,聊聊书中的人和事,交流读书的感受和收获。2.活动:“我问你答”白骨精见了孙悟空现原形了 孙悟空的金箍棒能大能小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 二郎神的兵器两面三刀 如来佛捉孙大圣易如反掌【设计意图】以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阅读、交流的兴趣,为走进故事中的人物与情节做铺垫,同时积累语言。二、评说人物。1.在 西游记 的四人取经团队中,你最喜欢谁?说说你对他的认识(性格、脾气、弱点、优点等)。2.以“孙悟空”
11、为例梳理人物特点。(1)称谓变化:石猴美猴王孙悟空弼马温齐天大圣孙行者大师兄、猴哥斗战胜佛。(2)在原著中,哪些词语赞美了他?预设:齐天大圣、大闹天宫、明察秋毫、火眼金睛、腾云驾雾、来去无踪。(3)讨论:孙悟空头上的金箍该不该取?3.各小组展示人物性格特点的思维导图。小结:西游记中的四大主要人物就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根据他们四人的性格,可称之为“严师、皮猴、憨猪、忠僧”。【设计意图】借助思维导图,交流唐僧师徒四人鲜明的性格特点,引发学生多角度辩证地鉴赏人物,培养学生的线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三、讲述情节。【语文要素】1.简要介绍取经途中遇到的妖怪及解决问题的方法。2.讲述西游小故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课件 快乐 读书 古典名著 品百味 人生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