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及练习题.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修辞手法及练习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辞手法及练习题.pdf(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 修辞手法专项练习 一、分析以下句子中分别使用什么修辞手法,填在括号内。1、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2、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3、这件事怎能不是你的错呢?4、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5、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6、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7、几场春雨过后,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8、牛群出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9、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10、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是田间玩耍的孩子们。11、骆驼是沙漠之舟。12、兴安岭多会打扮自己呀:青衫作伴,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13、不劳
2、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14、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15、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 么绚烂。16、不再害怕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17、你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18、森林里的害虫大量繁殖,成群地向树木进攻,吃树叶,咬树根,钻树心。19、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20、有翠绿,有淡青,有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21、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22、桂子花开,十里飘香。23、他在呼唤什么?在
3、呼唤和平。24、桂林的山,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25、成千上万的笑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地方,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26、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27、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28、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 小升初语文衔接之修辞手法的运用 回忆:指出以下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A.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B.一颗有生命力的种子,如果不落在肥土里,落在瓦砾堆里,它绝不会悲观,绝不会叹气。C.小鸟像歌唱家一样在尽情歌唱。D.
4、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小学主要学习了六种修辞手法;即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要求:分辨清楚它们的基本特征,并能灵活地运用。1定义: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2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假设、犹、好似、仿佛乙喻体。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 比喻的作用 生动形象地描写事物,使事物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以下句中有明喻、暗喻、借喻三种类型,请正确规划。叶子
5、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目录学是打开一切科学宝库的钥匙。浪花向上抛,开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她不染一丝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外表的自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要看他的筋骨和脊梁。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如: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拟物 蜡炬成灰泪始干。拟人 拟人的作用 生动形象地写出事物特征,启发读者想象。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 辞方法。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千丈”为扩大夸张 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
6、 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把前一事物“出来”与后一事物“下火”夸张到几乎是同时出现,有人称此种夸张方式为超前夸张 夸张的作用 突出事物的本质,加强作者的某种情感,衬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如: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排比的作用 增强语言气势,节奏感强;表达强烈的感情,加强表达效果。只问不答。反过来问提问的人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因此,不需要答复。如:难道中学老师和小姐骑自行车还成体统吗?装在套子里的学习
7、文档 仅供参考 人 反问的作用: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自问自答 为了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如:这七人端的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正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设问是自问自答的。设问的作用 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问题 练习:1.指出以下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A.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B.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C.是谁把教室打扫得这样干净?是我们班的劳动委员李浩。D.难道我可以不去吗?2.指出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A.每天早晨起来,老黄牛就到河边去喝茶。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8、C.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D.过尽千帆皆不是。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 3.把以下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写在括号里,没有使用的则在括号里画“X”。1人群在欢悦,小草也从地下伸出头来向人们微笑。2旷野里一片黑暗,天地交融在一起,什么也看不见。3我好似在哪儿见过你。4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5他是在介绍白杨吗?不是的,他是在表白自己。6青青的溪水,照着蓝天的影子、照着彩霞的影子、照着山上松树林的影子、照着行人来往的影子。4.以下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巴掌大的地方哪能踢球呢?B.考场内静得出奇,就是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也能听清楚。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
9、是银河落九天。D.小草不怕狂风暴雨,不怕电闪雷击,不怕野火烧身。5.太平洋保险公司打出了一条精彩的广告语:“平时注入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请你说说这句广告语好在何处。6.依照下面的例如,自拟两个对象,另写三个句子,要求使用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手法来表现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海的赤子,还是浪的依托;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漩涡。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 7.以下各项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我们要像雷锋同志那样乐于助人。B.胡须很打眼,好似墨写的隶体“一”字。C.我的鼻子一酸,像要哭出来。D.我的家乡有许多特产,像板栗、甜柿、茯苓等,都著名全国。学习文档 仅
10、供参考 反复 为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反复的作用:多次强调,给人深刻的印象;增强感染力。对偶 用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的词组或句子来表达相反、相似或相关的意思。满招损,谦受益。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流水对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扇面对 对偶的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易于记忆。引用 引用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在说明问题、阐明观点时增强说服力。引用的作用:为观点和看法提供
11、有力的论据,增强说服力。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 通感 又叫“移觉”,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助联想引起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的转移。通感的作用: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达,增强文采。例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 不要大锅饭。“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花白胡子是以特征
12、代本体 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雷锋”以具体的形象代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 双关 指的是利用词语同音或多义等条件,有意使一个语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同时兼有两种意思,外表上说的是甲义,实际上说的是乙义;类似我们平时所说的一石三鸟、一箭双雕,即言在此而意在彼。双关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 包括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种。1、谐音双关 即利用词语的同音或近音条件构成的双关。例如:1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2痰克宁,咳不容缓。此外,汉语中的许多歇后语就是利用谐音双关构成的。例如:3老虎拉车谁赶敢?4孔夫子搬家 净是书输。5窗户眼吹喇叭鸣名声在外。双关的作用
13、: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2、语义双关 即利用词语或句子的多义性构成的双关。例如:1他指陈毅却笑着说:“没关系!吃点墨水好哇,我肚子里的墨水还太少呢!”小学语文吃墨水 2可是匪徒们走上几十里的大山背,他们没想到包马脚的麻袋片全烂掉在马路上,露出了他们的马脚。曲波林海雪原 顶针 也叫顶真、连珠。它是用上文结尾的词语作下文的开头,使语句递接紧凑而生动畅达的一种修辞方法。就好似我们经常玩儿的一种游戏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成语接龙“一样,下一个词的第一个字是第一个词的最后一个字!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修辞手法 练习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