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超疏水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2400字.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仿生超疏水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2400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仿生超疏水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2400字.pdf(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仿生超疏水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2400 字 摘 要:在仿生研究领域,许多奇特的微/纳生物表面现象给予人们大量的启示。比如荷叶效应、水黾在水面上奔跑以及蝴蝶翅膀的自洁,引发了人们对超疏水材料的研究兴趣。本文综述了仿生超疏水表面的润湿性原理、主要制备方法和应用。毕业 关键词:仿生超疏水;润湿性;制备方法;应用 在时间的长河中,大自然不断地孕育生命,每一个生命体都具有其独特的艺术性、科学性。人类在不断适应自然、认识自然的同时,逐渐开始研究自然。仿生研究是人们学习自然,提高现有技术的有效手段。在仿生研究领域,许多奇特的微纳生物表面现象给予了人们大量的启示与想象空间1。比如荷叶效应2、水黾在水面上奔跑
2、以及蝴蝶翅膀的自洁3,引发了人们对仿生超疏水材料的研究兴趣。1 润湿性原理 固体表面的润湿性4对揭示表面亲、疏水性,强化表面疏水性能和制备疏水表面具有重要意义。描述润湿性的指标为与水的接触角,接触角小于 9O,为亲水表面,接触角大于90,为疏水表面,接触角大于 150,则称为超疏水表面。Wenzel5假设液体始终填满固体表面上的凹槽结构,粗糙表面的表观接触角?与光滑平坦表面本征接触角 存在以下关系:r(s-g-l-s)/l-g=cos?=r cos,式中 r 是材料表面的粗糙度因子,为固液界面实际接触面积与表观接触面积之比。而 Cassie6认为疏水表面上的液滴不能填满粗糙表面上的凹槽,凹槽中
3、液滴下存留空气,从而表观上的固液接触实际上是固液、固气接触共同组成,提出 cos?=fs(1+cos)-1,式中:fs 是复合接触面中凸起固体面积与表观接触面积之比,其值小于 1。而 Cassie 和 Baxter7从热力学角度得到适合任何复合表面接触的 Cassie-Baxter 方程 cos?=f1cos1+f2cos2,式中?是复合表面的表观接触角,f1、f2 分别是两种介质在固体表面上所占面积的比例,1、2 分别是 2 种介质界面间(固液、气液)的本征接触角。研究发现8,固体表面随着微孔深度的增加,液体的浸润性增大,润湿性减小;随着孔间距的增大,液体的润湿深度先减小后增大。2 制备方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仿生 疏水 材料 研究进展 应用 240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