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有答案(基础题).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有答案(基础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有答案(基础题).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有答案 一、选择题(共18 道 总分 36 分)1、将如图甲所示的黑白卡片放在一只未装满水的薄高脚玻璃杯后面,在高脚杯前方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乙所示,此时装水部分的高脚杯和杯内水的组合相当于一个()A凸透镜 B凹透镜 C凸面镜 D凹面镜 2、某人看远处的物体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人的眼睛正常无须佩戴眼镜 B此人的眼睛是近视跟应佩戴凹透镜做成的眼镜 C此人的眼睛是近视限应佩戴凸透镜做成的跟镜 D此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佩戴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3、小明在用可变焦的光学照相机(一种镜头焦距大小可根据需要发生改变的光学照相机)给小兰拍了一张半身照之后,
2、保持相机和小兰的位置不变,又给小兰拍了一张全身照。关于这个过程对相机的调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焦距变大,像距也变大 B.焦距变小,像距也变小 C.焦距变大,像距变小 D.焦距变小,像距变大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将蜡烛放置在某一位,调节透镜另一侧的光屏,成一倒立缩小清晰的像,此时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为 10cm,移动蜡烛的位置,并再次调节光屏,当光屏距离透镜 16cm 时,成一倒立放大的像,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6cmB8cmC10cmD12cm 5、2017 年 10 月 10 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被誉为中国天眼的射电望远镜(FAST)(如图 2)经过一年紧张调试,已确认
3、了多颗新发现脉冲星下列对 第 1 题图 中国天眼的相关物理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A.中国天眼相当于一个巨大的凹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B.中国天眼相当于一个巨大的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C.中国天眼的作用就相当于人的眼睛,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中国天眼的作用就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外观呈红色是因为中国馆吸收了红色 B紫外线和红外线的作用是一样的 C眼睛老花的奶奶应配戴凸透镜来矫正视力 D照相机、小孔成像、平面镜所成的像都是实像 7、某同学在学习眼球折光系统一节时,制作了一个眼球模型,如下图,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的后壁相当
4、于视网膜,烧瓶里放有一种透明液体表示玻璃体,则图示表示的眼球模型和应采取的矫正措施分别是 A远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 B近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 C近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 D远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 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在凸透镜后 20cm 的光屏上出现一个等大倒立的像,如果将蜡烛移动到凸透镜前25cm 处,则()A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找不到像 9、如图所示,遮光板 A 与光屏 B 平行放置且相距为
5、 d在 A 的中央挖一直径为d1的圆孔,并在孔内嵌入与孔等大的薄透镜 L现有一束平行光束垂直照射遮光板,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直径为 d2的圆形光斑,则该透镜的焦距大小可能为 ABCD 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 30cm 处,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A无法成像 B成正立、放大的像 C成倒立、放大的像 D成倒立、缩小的像 11、(09 山东临沂).如图所示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照相机使用的是凸透镜 B.照相机使用的是凹透镜 C.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D.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6、 12、照相机和放大镜都是凸透镜成像原理的具体应用。对应图,下列关于照相机、放大镜使用和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照相机:被拍物体应在甲区域内,成倒立缩小实像 B照相机:被拍物体应在乙区域内,成倒立缩小实像 C放大镜:被观察物体应在乙区域内,成正立放大虚像 D放大镜:被观察物体应在丙区域内,成正立放大实像 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 15cm,若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 10cm 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将看到()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无像 14、小明拍完毕业照合影后,想拍一张单身照,摄影师应采取的方法是()A使照相机靠近他,
7、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一些 B使照相机靠近他,同时镜头向前伸,离胶片远一些 C使照相机远离他,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一些 D使照相机远离他,同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一些 15、(10丽水)使用显微镜时,下列操作中符合要求的是 16、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n 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20cm B当=15cm 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 u=25cm 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 lOcm 处移动到 30cm 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17、关于
8、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像特点及矫正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应使用凹透镜矫正 B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后,应使用凸透镜矫正 C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后,应使用凸透镜矫正 D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应使用凹透镜矫正 18、如图 1,纸筒 A 的一端蒙了一层半透明纸,纸筒 B 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模型照相机。为了在 A 端得到清晰的像,要调整 A、B 间的距离,这时 A眼睛应对着 B 端向筒内观察,看看像是否清楚 B如果看近处的景物时像很清楚,再看远处的景物时就应该把 B 向外拉,增加A、B 间的距离 C应把 A 端朝着明亮的室外,B 筒朝着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
9、清楚 D应把 B 端朝着明亮的室外,A 筒朝着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 二、填空题(共 10 道 总分 30 分)19、为了矫正视力,近视眼应佩戴透镜的眼镜,远视眼应佩戴透镜的眼镜。20、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胶片,通过晶状体的调节将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下图是不同位置处的两个物体的成像示意图,由图得出:眼睛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人眼若长期观察近处物体,会造成晶状体过度弯曲,当他看远处物体时,像会成在视网膜的(填前方或后方),应戴透镜制成的眼镜加以矫正。21、现有如下光学器件:a)平面镜;b)凸镜;c)凹镜;d)凸透
10、镜;e)凹透镜。在下列光学仪器或用具中用到了哪种器件?请把相应的字母填入空格。自制潜望镜用_,太阳灶用_,老花镜用_,汽车观后镜用_,近视眼镜用_,耳科医生的额镜用_。2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 a,b,c,d 四个不同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蜡烛放在_所得到的实像最大;放在_处得到正立的虚像;放在_的成像规律就是照像机的工作原理;放在_处所得到的实像与物体等大。2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调节光具座上依次排列的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当物距为 18cm 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倒立的实像。(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cm。(2)当物距
11、为 15cm 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在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_。24、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形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矫正的方法是佩戴一幅由_ _透镜(填凸或凹)做的眼镜当白光照射在绿叶上时,叶片呈现_色 25、小蓓同学上学前走向穿衣镜整理校服,她在不断靠近镜子的过程中,所成_(选填实或虚)像的大小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眼睛近视的同学为了能看清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字,需要佩戴镜片为_(选填凸或凹)透镜的眼镜。26、如图 16 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焦距为 10cm 的凸透镜和已点燃的蜡烛在光具座上被移至
12、如图所示刻线位置。在做实验用光屏找像之前,还应将光具座上的蜡烛再调一些(选填高或低);小刚同学将蜡烛高、低调整好后,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图 16 27、09 年 7 月 22 日,重庆市民领略了 500 年一遇的日全食天象奇观,如图 4所示,每一个观察者都被这大自然的奇观速所吸引和震撼,其实日食的产生是由于光沿传播形成的。我们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镜,能会聚光线。28、人类在探索宇宙时,常常要借助_镜,地球在离太阳较近的第_条轨道上。三、试验题(共 4 道 总分 16 分)29、有一块透镜,不知是不是凸透镜,请你设计两种确定的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上册 物理 第五 透镜 及其 应用 测试 答案 基础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