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思维导图助析整本书阅读.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巧借思维导图助析整本书阅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巧借思维导图助析整本书阅读.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巧借思维导图 助析整本书阅读 作者:陈钰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 年第 21 期 摘 要:近几年,“整本书阅读”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不小的浪潮,但是有不少学生在小学时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或者只关注情节阅读而缺乏思考。基于此,很多老师积极探索创新办法来督促学生阅读、深入思考产生自己的理解从而提升阅读思维能力。笔者尝试将时下比较热门的“思维导图”运用于名著阅读中,来帮助学生分析文本。关键词:名著阅读 思维导图 骆驼祥子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1.012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相较于它的“前任”苏教版做出了很大变动,其中对于中考名著阅读的要
2、求也由原来的六部增加到了十二部。而名著阅读教学一直是老师们犯难的教学点,相比较以前在考前布置学生突击背主要情节、学生通过做各种习题被动记忆等学习形式,当下老师们已经有意识要通过名著导读课或相关任务来推动学生自主阅读并形成自己的理解。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如何在整本书阅读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呢?思维导图创始人东尼博赞在他的代表作思维导图中这样描述:“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图表,一种整体思维工具,可应用到所有认知功能领域,尤其是记忆、创造、学习和各种形式的思考。它被描述为大脑的瑞士军刀。”在多年的实践运用后,思维导图被人们当作了“终极思维工具”。基于此,笔者
3、对七年级下册骆驼祥子的名著分享阅读做了这样的探索: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名著阅读教学中来助力学生理解文本,以期学生获得更丰富饱满的阅读体验。下面结合具体教学实例对这一探索做梳理总结。一、借助思维导图来梳理故事的情节 小说中最扣人心弦的莫过于波澜起伏的情節,学生们最初的阅读动力大都源于此。但是因为小说篇幅较长,同学们往往会读到后面忘记前面的某些细节,所以对于需要精读的经典作品,阅读过程中的摘录批注和阅读后的梳理总结显得尤为重要。比如骆驼祥子,主人公祥子一生的梦想就是拥有自己的车,然后不断地挣钱买车,最后能开上自己的车厂。然而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祥子的梦想一再破灭,他的积极性也不断被打击,最终从一个有志
4、青年沦为了一个自私堕落的小混混。如果借助思维导图来梳理这一情节,在阅读时,我们可以“祥子的车”为线索,把它作为思维的路径,从主人公祥子的角度来梳理他关于车的“三起三落”。绘制思维导图如果以故事情节的发展为线索时,可按照如下操作:将需要梳理的主人公放在最中间,可以以图片的形式也可是汉字;确定并简要概括与之相关的主要情节;用不同颜色的分支体现在思维导图中。比如祥子的三起三落,我们可以准备三种颜色的笔,画出六个分支,每一起一落用一种颜色标注分支。(如图 1)二、借助思维导图来分析人物形象 1.气泡图分析单个人物形象 优秀的小说往往都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丰富饱满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让读者读来或感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思维 导图助析整 阅读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