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图书馆的认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图书馆的认识.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1图书馆的前身是古代藏书楼藏书中心 序言很早以来,国内就有学者对图书馆发展及其规律进行研究1 3,但是,这方面的研究多数都是针对某个阶段所做的,全面系统性的研究不够。在图书馆发展阶段的划分上,存在标准模糊和结果相异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近代图书馆、现代图书馆和后现代图书馆三个时期的划分上。另外,缺乏对图书馆最高发展目标的研究,导致对图书馆发展方向认识不清,对发展规律把握不准,对发展思路亦没有厘清。笔者依据图书馆主要职能(第一职能)这一特征划分图书馆发展阶段,认为每一阶段都有一个主要职能,不同阶段的主要职能不同,主要职能变化导致阶段变化1。同时,以主要职能
2、的变化为主线,对各阶段图书馆形态进行研究,认识图书馆发展特点,预测图书馆的未来,以为图书馆学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指导。2 对图书馆认识的困惑 2对图书馆认识的困惑 长期以来,图书馆人一直在探寻图书馆的本质,追问图书馆到底是什么2。有人认为图书馆是“信息中心”,这并不确切,因为图书馆中的内容不是信息,而是知识,知识是系统化了的信息。在互联网这个信息世界面前,图书馆拥有的信息显得更为渺小。近年来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公共图书馆要发展成为百姓的“公共书房”,“书房”和“图书馆”本质上讲没什么区别。还有人提出图书馆是“第三文化空间”4,很有现代气息,但这一提法过于泛指。根据美国社会学家雷奥登伯格的定义,家庭和
3、工作场所之外的文化空间都属所谓的“第三文化空间”5。“知识宝库”和“知识殿堂”体现了社会对图书馆的重视,但涵义并不贴切,大体上没有超越对藏书楼的认识。公共图书馆宣言提出图书馆是“信息公平的守望者”,受到国内图书馆界,尤其是公共图书馆界的热捧,但是这一定位也不准确,在西方社会也未得到广泛的认同,在中国社会就更不合实际。“信息公平”是政府的责任,图书馆的作用是有限的。对公民影响最大的关乎民生的信息并不属于图书馆工作范畴。博尔赫斯“图书馆是天堂的模样”的诗句,让一些图书馆人陶醉,其实这是诗的语言,不是规范用辞,更不是科学语言。客观地看待图书馆的历史定位,科学总结图书馆的发展特点,正确把握图书馆的未来
4、,是历史赋予当代图书馆人的神圣使命。3客观看待图书馆的历史定位 3 1 图书馆的前身是古代藏书楼藏书中心 天一阁、文渊阁、文津阁等是中国早期的“图书馆”。准确地说,它们都是藏书楼,而非现代意义上的图书馆。藏书楼是图书馆的前身,是藏书中心,即文献的档案馆或博物馆。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藏书楼与图书馆有根本区别,藏书楼重藏轻用,其职能是收集、整理、保存和传承图书文献。图书馆则相反,强调藏是为了用,用是目的。藏书楼只为极少量的社会“精英”服务。皇家藏书楼为帝王将相服务,寺院藏书楼为内部僧人服务,民间藏书楼只为自家人服务,他们多数也是富豪权贵6。藏书楼是农耕社会的产物,在印刷出版业不
5、发达的情况下,它使图书文献得以保存和传承。3 2 近代图书馆是阅读中心 由以“藏”为主向以“用”为主转变,面向社会大众开放是近代图书馆的主要特征。近代图书馆是受变法、维新等外来思想的影响而建立的。早期的汉语中并没有“图书馆”一词,该词是后来由梁启超先生从日语中转译过来的,是个外来语7。图书馆强调藏书的目的是为了使用,1921 年刘国钧先生在近代图书馆之性质及功用一文中就精辟概括了近代图书馆应该是为广大平民提供借阅服务的机构“故其目的在使凡有阅读之能力者,不问其年龄阶级与性别之如何,皆得有适当之读物”8。为普通民众提供阅读服务,提高大众文化素养是近代图书馆最主要的社会职能。3 3 现代图书馆是知
6、识公园 图书馆往往并不是知识的直接生产者,但是图书馆是知识的收集、加工与保存的场所,这些知识一旦进入图书馆,图书馆就成为知识的载体,向公众开放9。高校图书馆本身就比较侧重该项服务,而目前,即使是公共图书馆,也越来越多地倾向于向读者提供知识服务,包括数据库、阅读推荐等显性知识,也包括阅读沙龙、知识讲座等10。图书馆是知识公园,自然而然,无门图书馆是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11。公园和百姓很亲近,没有心理隔阂,没有门槛,更没有门锁。图书馆像公园一样,普通百姓可以自由出入。图书馆从有门到无门,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观念上的改变。“殿堂”的主人不可能是百姓,公园的主人才是平民百姓。读者进出无
7、门图书馆,就像进出公园一样自由自在,因为他们是主人。现代图书馆是信息社会的产物,旨在满足信息社会人们对知识的需求。知识是现代图书馆的核心,尤其在数字图书馆背景下,知识服务更是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价值所在12。开放与平民化是现代图书馆的时代特征。因此,知识公园是现代图书馆的准确定位。4 科学总结图书馆的发展特点 4 1 图书馆发展的基本特点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纵观图书馆的发展历史,从古代藏书楼到近代图书馆,再到现代图书馆,不难发现图书馆的发展有两条基本路径:一条是服务方式从封闭走向开放;另一条是服务对象从精英到平民大众,而且,二者是并行的、同步的13。古代藏书楼闭而不开,近代图
8、书馆服务方式从闭架到半开架,现代图书馆从开架到全开放,进而发展成为知识公园,是一个从封闭到开放的过程。古代藏书楼只服务帝王、僧侣和富豪权贵等少数社会精英,近代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也只是社会知识精英,现代图书馆则扩展到全社会平民大众,这是从精英化走向平民化的过程。4 2 图书馆最重要的价值 阅读和共享是图书馆的最重要价值之一。图书馆强调藏书的目的是为了使用,这里讲的使用其实就是阅读。通过阅读,获取知识,然后再发挥其他职能。图书进入图书馆以后,可以提供给不同人阅读使用,这是图书馆文献共享最原始、最本质的精神内涵。图书进入图书馆以后,实现了共享,使图书利用率大大提高,这是图书馆生命力之所在。现在我们
9、说的文献共享一般是指不同图书馆之间的共享,只是图书馆文献共享内涵的外延扩展,是重要的,但不是本质的。因此,可以说,图书馆是图书文献共享阅读最重要的实施机构。4 3 图书馆的灵魂 图书馆是有灵魂的,即文化。对于这一点,业界已没太大异议。需要强调的是,图书馆不应被技术的神奇迷失方向。各种高新技术在图书馆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使图书馆日新月异,这些事实无可否认,但是,技术毕竟只是手段,只提供了发展的动力,不能掌控发展的方向,因此,技术不是图书馆的灵魂。图书馆收藏的图书文献是人类的精神产品,图书馆的服务满足的是社会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受社会文化所指引。因此,文化是图书
10、馆的灵魂。4 4 图书馆的职能 为了准确把握图书馆的职能,笔者将图书馆职能分为原生职能和次生职能。所谓原生职能是指有生以来固有的、伴随图书馆发展全过程的职能,是不可或缺的。次生职能是指随图书馆的发展而产生,由原生职能演化而来的职能。次生职能的出现顺应了图书馆的发展,扩大了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它是图书馆某个阶段特有的产物,不是不可或缺的14。阅读是图书馆的原生职能。它随图书馆的产生而出现,随图书馆的发展而发展,是教育、信息和文化这三项图书馆职能的基石。没有阅读职能,就没有教育、信息和文化职能,后三者是图书馆的次生职能。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4 5 图书馆的基本服务 与图书馆阅读、
11、教育、信息和文化4 个职能相对应,衍生出阅读、学习、信息和文化4 项服务。阅读服务包括纸本阅读和数字阅读。流通外借、开放阅览是阅读服务的形式,但绝不是全部。书刊推介、精品书评、阅读沙龙等活动是现代公共图书馆组织阅读、引导阅读的创新性的体现15 16,提高全民阅读率是图书馆的重要职责。学习服务依赖于图书馆的学习平台建设。网络学习平台(E learning)建设是图书馆的重要任务,其作用是辅助课堂教育,支撑终身学习。信息服务是为用户提供文献信息保障。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能力。数字图书馆联盟为稀缺信息资源的获取提供了保障。文献传递是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重要手段。文化服务现阶段
12、主要是指为社会大众文化交流提供服务,其形式有讲堂、沙龙和展览等。今后文化服务会朝着为社会大众提供精神关怀服务的方向发展。以上4 项服务在图书馆的不同阶段都是存在的,只是各自比重不同。眼下,学习服务正在突起,文化服务势头强劲,各种名人讲座、沙龙和文化展览成为各个公共图书馆重点推出的特色服务17 18。4 6 认识中国图书馆发展的特殊性 我们既要善于借鉴国外图书馆的成功经验,又不能全盘照搬。认识图书馆总体发展特点的同时,还要看到中国图书馆发展的特殊性。总体而言,中国的数字图书馆技术并不落后,但服务能力远远不够;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成效显著,但阅读服务的潜能远远没有发掘出来。中国传统的纸本阅读至今尚未普
13、及,国内市民公共图书馆持证率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去甚远。发达国家传统纸本阅读始终受到追捧,尽管近些年网络数字阅读发展很快,但纸本阅读和数字阅读相行不悖,相得益彰。而中国传统的纸本阅读始终没有得到普及,近些年还受到网络移动设施的冲击和影响。国人的阅读习惯至今没有建立起来,这也是制约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因素。数字阅读的发展对传统纸本阅读的影响是两面性的。一方面,冲击了传统的纸本阅读,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年轻国民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年轻一代习惯甚至喜欢数字阅读,忽视纸本阅读。但也应该看到,国民总体每年人均阅读量、纸本阅读量和数字阅读量都呈上升势头 19。国民阅读情况同经济状况有关,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14、,未来国民阅读率总体将呈上升趋势。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中国图书馆传统服务也难以令人满意。如:普遍缺少诚恳的态度,鲜见馆员微笑服务,借阅期规定刻板,缺乏弹性。英美一些国家图书馆的借阅期通常是同读者预约制度相配合的,读者已经借出的图书一旦有另外的读者预约,系统将自动缩短借期,并自动通知前面的读者提前归还,使读者满足率和图书利用率大为提高。国内基本没有全天24 小时开放的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坐垫、躺垫等人性化、细节性服务者更是难见踪影。讲座、沙龙等引导阅读的活动还不够丰富和普及。总之,中国图书馆传统服务总体与国外图书馆的差距较大。5正确把握图书馆的未来发展5 正确把握图书馆的未来发
15、展正确 客观看待图书馆的发展历史,科学总结图书馆的发展特点,我们就有可能正确把握图书馆的未来发展。5 1 后现代图书馆是学习中心 现代图书馆正处在转型期,而成为后现代图书馆。现代图书馆以数字图书馆为依托,以信息服务为核心,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数字图书馆早期以单馆服务、单库使用为特征,可以满足读者一定程度的信息需求。近年来,数字图书馆联盟得到了较大发展,实现了多馆合作服务、多库统一检索,通过文献传递提高了对信息需求(稀缺需求)的满足程度,图书馆信息服务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但与此同时,图书馆的创新发展受到制约,必须另谋发展空间。为此,图书馆必须转型,寻找新的发展机会。随着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需求日渐迫
16、切和大量网络学习资源的出现,图书馆将继续发挥终身学习机构的作用,建设后现代图书馆学习中心是图书馆当前发展的新机遇。作为学习中心的后现代图书馆具有三个明显特点:一是教育职能成为主导性职能和最重要的职能;二是用户教育成为图书馆的核心工作;三是图书馆社会教育成为图书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5 2 未来图书馆是社会交流中心 图书馆交流职能与阅读职能形影相随,有阅读就有交流,通过阅读实现书面交流,并可能拓展为多层面的交流。图书馆交流职能很早就为人们所认识,上世纪30 年代,美国图书馆学家谢拉提出图书馆是社会书面交流机制的执行机构20。图书馆的交流职能一直在不断发展,已从最早的书面交流,发展到现在的网络交流,
17、还有现场交流。讲座、展览、沙龙、课堂、会议等就是现场交流的有效形式。人类对传统交流(现场交流)的守望使得传统图书馆不会消失。图书馆提供交流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因此,图书馆将是人类最理想的社会交流机制的执行机构。5 3 图书馆是人类理性的精神家园 WORD 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人类社会靠什么生生不息?靠文化,靠信仰。信仰是文化的重要体现。没有信仰,就没有道德,社会发展就不可能长期维持。道德是以信仰为基础的。因此,一个文化绵延数千年,不可能没有信仰的力量。信仰有三个层次:一是本体,如上帝、安拉、佛等,具有超越性、神秘性;二是范畴,即各种“清规戒律”,一般是教人从善的具体规定;三是社会民
18、间习俗,如圣诞节等,作用是促进宗教的推广21。国人信仰天和理。“不要伤天害理”是中国人的共识。中国人传统信“天”,这个天是人格神化的,具超越性,它是道德的基础。近代以后,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人也知道一直信仰的“天”只是地球以外的宇宙空间,雷电等只是一种物理现象,“天”并不具有超越性,“天”塌了。这对中国人的道德观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影响延续至今,且还会继续22。“天”虽然塌了,但中国人还认“理”。这个“理”指道理、理性,具有一定的超越性,可以作为信仰的本体,是道德的底线。“理”的基础是知识,主要来自生活的体验、教育的口口相传,还有书本的阅读,即知书达礼(理)。朱熹的观书有感中的“半亩方塘一鉴开,
19、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就是对此最形象的描述。图书馆的功能就是组织国民阅读,实现全社会的“理性普遍化”,建设理性社会,达到社会和谐23。因此,图书馆是社会理性的源泉,也是人类理性的精神家园。家园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归宿及寄托,精神家园则是人类精神的归宿和寄托。精神家园分有两类:一类是神秘的,即宗教;另一类是理性的,就是图书馆。图书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智慧的源泉,是人类理性的精神家园。综上所述,客观认识图书馆的历史定位,科学总结图书馆的发展特点,正确把握图书馆的发展未来,是图书馆学研究的重要使命。图书馆发展的过程与特点揭示出,图书馆正在成为百姓的知识公园、人们的学习中心和社会的交流中心,并正在走向人类理性的精神家园。图书馆并非行将消亡,相反,还正处在蓬勃发展中。阮冈纳赞“图书馆是生长着的有机体”的论断并未过时,依然可为当前和未来图书馆的发展特点提供佐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