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课例《莫高窟》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pdf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莫高窟》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课例《莫高窟》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莫高窟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小学语文 教学课例名称 莫高窟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状物散文,属于说明文体,课文生动地介绍了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曾藏有数万件文物的藏经洞,把莫高窟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展示在我们面前,颂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分析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主要艺术特色;难点是;对不同时期莫高窟佛教艺术与时代之间的联系,佛教的相关知识,及对石窟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审美理想与情感的感悟。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敦煌艺术由石窟建筑、彩塑、壁画共同组成的艺术宝库;敦煌彩塑和壁画艺术是人类四大文明交汇的产物,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对石窟艺术几个时期彩塑及
2、壁画的特点有所了解;对佛教传入我国及四大洞窟艺术概况有初步的认识。2、过程与方法:然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探究、体验的过程中,了解美术鉴赏的方法和程序,理解作品的意蕴。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敦煌莫高窟彩塑与壁画艺术的伟大成就,了解藏经的发现与敦煌文物的散失 过程,汲取历史教训,体会到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使命感。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学生的优势:五年级的学生有学习说明文体的经验,这篇课文条理清楚,语言生动,描写细致。在介绍彩塑和壁画是都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学生能很快找到中心句,理解文章内容并不难。学生的不足:实践经验和生活经验不足,虽然学生对莫高窟本身很感兴趣,但它毕竟是千年前的产物,绵延几个朝代,历
3、经风雨,每个时期的风格迥异,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很遥远。这除了给莫高窟本身罩上了一层神秘感之外,也学生对于他的理解和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根据学生学情的分析,我的教学思考如下:采用课件拉近时间与空间的距离,让莫高窟似乎一下子处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学习课文,感悟语言,进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引发学生对历史的思考,从这些彩塑、壁画的身上我们到底能看到什么?藏经洞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引发他们的多元理解,从艺术、人民、历史等多维度地去看待如今的莫高窟,也去看等待我们的历史和文化。教学过程 1 情景激趣,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将继续跟随作者走进甘肃西北莫高窟。(
4、出示视频)师:莫高窟是什么意思?你能根据自己的资料收集来讲一讲吗?生:出示自我收集资料并讲述。在沙漠高处开出的石窟。没有比它更高的洞窟了。师:板书漠高窟 生:迟疑,发现问题。“漠”字不对。师:很不错,你的观察能力老师很欣赏。莫高窟,本名“漠高窟”,意思就是修在沙漠高处的石窟。因为“漠”与“莫”同音,“莫高”意为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所以就被命为“莫高窟”。修改板书。这也是老师搜集资料之后才知道的哦!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莫高窟在哪里?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从那几方面介绍了莫高窟?生:尝试回答。师:出示思维导图。你能根据老师所写的这几个词相对应的段落吗?你能大声读一读这几个词,
5、并想一想这几个词和文章全篇有什么关系呢?生:寻找,朗读,思考。回答:每一段的总结。师:谁能比老师更厉害,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呢?生:尝试总结概括。3 对比品读领悟奥妙 第一自然段:师:请同学朗读第一自然段。师:出示几个词:敦煌西北三危山鸣沙山断崖绝壁。你能利用这几个词说清楚莫高窟的位置吗?生:尝试组织词语,说明位置。师:指导。并朗读。对比二三自然段:师:请同学们大声朗读,并说出作者在第二段和第三段分表向我们介绍了 生:彩塑和壁画 师:你能用一句话来分别概述彩塑和壁画的特点吗?生:寻找,说出(老师肯定),朗读第二段和第三段的第一句话。师:两段的结构是相似的。都在第一句话给出彩塑和壁画的特点。还有什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莫高窟 小学语文 教学 课程 核心 素养 设计 总结 反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