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古籍数字化导读系统构建研究.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公共图书馆古籍数字化导读系统构建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图书馆古籍数字化导读系统构建研究.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公共图书馆古籍数字化导读系统构建研究 孟萍【摘 要】古籍,是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资源,其包涵着深厚的历史性、文学性和思想性.今人阅读古籍作品,由于存在着古文修养及古代文化匮乏两道屏障,急需公共图书馆古籍导读工作的开展.通过对广大读者古籍阅读需求及行为调查,选取古籍经典史记作为导读设计范例,具体阐释了古籍导读设计方案,其采用文本与读者相互关照的导读模式,从古籍原典阅读、古籍文本导读、古籍扩展阅读、古籍评论四大模块进行解构和超文本组织,进一步探析了古籍数字化导读系统的构建.【期刊名称】农业图书情报学刊【年(卷),期】2016(028)011【总页数】5 页(P17-21)【关键词】古籍;数字化导读;
2、导读系统建构;史记【作 者】孟萍【作者单位】天津市西青图书馆,天津 300380【正文语种】中 文【中图分类】G250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古籍经典是古代灿烂文化之精髓,是人类珍贵的精神财富,其文学价值、思想价值,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传承性。阅读和学习古籍经典作品,不但可以提升人类智慧,还可以认识和继承古代历史传统文化遗产。但是,由于时代的变迁,古文和今文存在一定的语言差异和方域之别,这就造成今人面对古籍望而生畏,难于理解,从而形成了一定的阅读障碍。正如宋代郑樵在通志艺文略一中所言:“故古人之言,所以难明者,非为书之义理难明也,实为书之事物难明也;非为古文古人之文言难明也,实为
3、古人之文言有不通于今者难明也。”由此可见,阅读古籍,其主要障碍首先是中国古代汉语言知识的障碍,其次则是与古籍经典相关的古代常识之匮乏所形成的障碍。目前,公共图书馆古籍导读工作尚未成熟,其基本停留在古籍仓储、整理、查询等范畴,导读工作迟迟没有正式展开。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虽然其在技术层面上为古籍导读提供了可行性的实现方法,国内外也出现一些古籍数字化系统,但这些系统都是为古籍研究服务的,其导读功能并不适用于一般的社会读者1。如今,人们文化素质不断提高,阅读国学已成为一种时尚,因此,古籍导读工作在现代公共图书馆逐渐形成上升的需求态势。真正高质量的古籍导读工作,其实不仅仅只限于古籍经典书目的推荐及阅
4、读推广工作,还应该通过数字化古籍原典学习及相关知识索引综合有效的导读,使读者真切学习、了解古籍文本内容、感受经典内涵并延伸其丰富的历史知识,这才是公共图书馆古籍数字化导读工作发展和研究的方向。古籍数字化导读预案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古籍文本,也就是古籍原典各个版本的集解、注释、释义和注疏等不同情况产生的阅读需求;另一方面要考虑在阅读本体读者方面,如何根据读者的年龄层次、学历、导读需求、阅读动机以及所想达到的目的,来进行古籍导读。预案设计,只有充分将书与人完美结合起来,才可以更好地实现导读之目的,从而提升读者古籍阅读效果。2.1 古籍阅读需求及行为调查 2016 年 1 月6 月份,通过给到馆
5、读者发放 600 份试卷,进行古籍阅读调查,分别通过读者群体、阅读动机和目的、汉语言文学修养、年龄层次、阅读需求比例、读者学历、导读需求类型、文献版本要求、阅读介质、导读重点方向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统计,见表 1。根据表 1 调查统计结果表明:首先可以确定,公共图书馆古籍经典阅读需求主要人群是普通爱好休闲群体,其大约占读者的 91%左右,导读设计应主要面向这个群体展开。其次,普通爱好休闲群体,其导读需求方向应定位在语义、字词释义、全文翻译、作者简介、作品历史背景、人物特征、历史典故以及相关衍生资源内容推荐和深化等方面。这些可通过纸质文本和数字化网络化介质实现原典以及相关知识的导读与挖掘。2.2 古
6、籍导读文本的甄选 古籍文献浩如烟海,版本多种多样,笔者在众多优秀古籍中,选取“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作为文本实例,进行古籍导读探讨与研究。史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期间的历史,是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列“二十四史”之首。其成书以来,版本源流甚多,现存最早期的版本是南北朝时期的抄本残卷,北宋时期的史记集解是最早的单刻本,三家注合刻本最早的是南宋黄善夫刻本、其次还有明代二十一史刻本、毛氏汲古阁刻本的十七史、清二十四史刻本等。史记全书一共 130 篇,52 万余字,可谓历史古籍巨著,但由于辗转传抄,出现了许多集解、注释、释义和注疏等版本。有的版本注释未详,或详尽但误释、漏释过多;有的版本注
7、释远古,注文晦涩,令人难以理解;有的版本注释纷繁,难以取舍;有的版本句读、断句、语法、修辞解析混淆不清等等,可谓种类繁杂,因此,古籍导读文本的甄选十分重要。现今,中华书局出版的三家注史记点校本是流传较好的版本,为史记集解索引正义合刻本,即裴骃的集解(八十卷注本)、司马贞的索引(三十卷)、唐代张守节的正义的合编本。中华书局1959 年,以金陵局本为底本,出版了通行本。后来进一步调整,依照武英殿本汇集搜索来的各时代的善本汇成百衲本,将书名、篇名、史记索引序、史记索引后序、史记集解序等全部依照年代先后顺序移到书后,并在字体、标点、部分内容上进行了新的调整,非常有益于学习,成为广受大家喜爱的现行本。同
8、时,史记点校本兼顾训诂、考据和义理,博彩古今,是近代分段精善、校勘审慎、标点妥帖、注释完善、古籍文献研究集大成者。故而,公共图书馆古籍经典导读,常以中华书局版史记为主要文本,再辅以其它注释版本及网络资源(数字化古籍特藏、国学苑、微博、视频),在了解“原文译文注释”的基础上,根据阅读者的文献学修养,吸收、摒弃各家观点,进一步为其构建精准的知识结构并帮助读者快速抓住原文精要和相关历史内容,从而提高古籍阅读效果。2.3 古籍数字化导读设计 古籍数字化导读设计,首先离不开古籍网络化的实现,其次是根据读者对古籍导读的功能需求,从基础阅读到深化阅读两个层面进行导读设计。2.3.1 古籍网络化实现(网络拓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共图书馆 古籍 数字化 导读 系统 构建 研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