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原凯恩斯主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原凯恩斯主义.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1、比较新凯恩斯主义与原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并着重分析他们对经济波动的看法?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继承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失业、市场不出清是经济的常态”的说法,认为货币是非中性的,货币在经济体系中是重要的,认为古典二分法(注)失效,重视短期分析;强调市场的不完全性(不完全竞争);赞成政府干预经济活动。新凯恩斯坚持了凯恩斯主义的工资、价格黏性(刚性),市场不出清、斟酌使用经济政策的观点。但同时也吸收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性预期和微观基础,例如个人利益最大化等。关于经济波动 整个宏观经济问题被归结为两个问题:总需求是否等于总供给,如果不相等会引起经济波动;用什么经济政策对付经济波动。不同的经济学派
2、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根据萨伊定律,图中的投资口和储蓄口总是连在一起的,投资恒等与储蓄,总供给总是等于总需求,不需要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干预。凯恩斯主义认为,由于工资和价格刚性或其他原因,投资口和储蓄口之间没有管道相连,投资未必等于充分就业状态的储蓄,总供给未必等于总需求,所以管道中流动的国民收入会因此而上下波动。为稳定宏观经济,国家必须干预。新古典综合的观点也是如此。随着新古典综合的衰落,以货币主义为先驱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出现。货币主义认为,凯恩斯主义的错误在于忽视了货币发行过多的消极作用,凯恩斯主义认为增发货币可以解决就业问题,没有顾及通货膨胀的后果。在凯恩斯主义影响下,西方
3、国家通过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投资。货币主义认为,这不过是用政府投资替代了私人投资。政府投资往往用于非生产投资,而私人投资的用途总是生产性。生产性投资减少,企业雇工人数减少,部分地造成失业;生产性投资减少,社会生产量减少,部分地导致通胀。可以说,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都认为经济运行的问题出现在需求方面。凯恩斯主义强调财政政策,而货币主义则反对财政政策,主张着重货币政策。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否定了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理论,用企业的不完全信息来解释宏观经济学中波动问题。为了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个人力图对经济变量做最准确的预期,避免行动盲目性。但是,在短期内,由于信息不充分,预期未必准确,随着时间的拉长,信息会越
4、来越多,在长期,人们能够正确预期到充分就业条件下的总供给量,根据预期到的总供给量决定自己的行动。市场机制会是实际产量达到充分就业水平。凯恩斯主义的政策改变了总需求,而总供给不变,后果是价格上涨,而产量不变。即,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在长期是无效的。在短期,由于人们的信息不充分,人们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会使总供给量变动,就业量、产量可能会偏离充分就业水平。即使这样,凯恩斯的经济政策也难以奏效,因为,政府的信息也不充分,无法做出正确的预期。新凯恩斯主义,他们坚持凯恩斯主义的工资、价格刚性,认为两者的刚性根源于资本主义体制和行事通则,完全符合理性预期和个人利益最大化等原则,为它的宏观经济学找到
5、了微观基础。在外界力量冲击下,产量和就业量会偏离充分就业水平,由于工资和价格刚性,使社会难以在短期内恢复到充分就业状态,有必要采用斟酌使用的经济政策。一方面,可以低于外来冲击,另一方面,可以使经济在受到冲击后迅速恢复,避免长期的偏离。可见,新凯恩斯主义认为,投资口和储蓄口之间存在着一个连接的管道,但外来冲击下,工资和价格的刚性的泥沙把管道给堵上了,如果听其自然,需要水流长时间冲刷恢复;有必要采用斟酌使用的经济政策,来疏通管道,达到充分就业水平。古典二分法是古典经济学家把经济分为两个互不相关部分的研究方法。当时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分为实际经济与货币,相应地经济学分为经济理论和货币理论。经济理论研究实
6、际经济中产量的决定,即产量是由制度,资源,技术等实际因素决定的,与货币无关。货币理论说明物价水平的决定,即我们所公认的货币数量论。宏观经济学中认为是名义变量和真实变量的理论区分。2 2、比较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政策主张的异同点?3、如何认识和评价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西方的宏观经济学主要沿三条道路发展: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新增长理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渊源是货币主义,20 世纪 50 年代出现的以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为创始人的学派。货币主义的理论基础是新货币数量论和自然率假说。在前人的基础上(费雪尔、庇古的剑桥方程,凯恩斯的货币需求方程),弗里德曼推演出了新货币数量
7、论。自然率假说:任何一个资本主义社会都存在一个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的大小取决于技术水平、资源数量和文化传统,在长期中,给社会经济会趋于自然失业率。长期不会存在非自愿失业。货币主义的主要观点:1、货币供给对名义收入变动具有决定作用,即货币数量是货币收入波动的主要原因。货币供给完全取决于货币当局和银行制度,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因素完全无关。2、在长期中,货币数量的作用主要是影响价格以及其他用货币表示的量,不能影响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3、在短期,货币供给量可以影响实际变量。4、私人经济具有自身内在的稳定性,国家经济政策会破坏这种稳定性。政策建议: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反对斟酌使用的货币政策;
8、主张实行单一政策规则:以货币供给量为货币政策的唯一控制指标。在没有通货膨胀情况下,按(平均国民收入的增长率+人口增长率)来规定并公开宣布一个长期不变的货币增长率。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20 世纪 70 年代,凯恩斯主义无法解决严重的滞胀问题。此时,作为货币主义的延续,理性预期学派出现。该学派采用、发展了穆思的理性预期观点,创立于凯恩斯主义相反的学说。代表人物:卢卡斯、萨金特、华莱士、巴罗。四个假设条件:个体利益最大化、理性预期、市场出清(每一个市场都处于或者趋向于供求相等的一般均衡状态)、自然率假说。观点:1、宏观经济政策无效论:经济长期会处于自然率状态,宏观经济政策使经济脱离这一状态,
9、理性预期也使宏观经济政策达不到目的。2、适应性预期错误论。适应性预期是人们根据过去预测未来。凯恩斯主义者常用。3、反对凯恩斯主义的斟酌使用的政策,理论基础卢卡斯批判。卢卡斯批判:由于人们在对将来做出预期时,不仅要考虑过去,还要考虑现在事件对未来的影响,根据预期结果改变行为,而行为的变动会导致经济模型的参数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难以预测的。斟酌使用的政策,其制定者不知道经济模型中的参数数值的变化,从而无力决定政策的力度大小以及效果。所以,斟酌使用的政策使靠不住的。4、经济波动主要是由意料之外的原因造成,当然,宏观经济经常受到一些实际因素冲击,但是引起波动的途径是有限的,要么影响人们的偏好,要么改变
10、技术、要么使可利用资源变动。5、对财政政策提出反对意见。凯恩斯主义者把发行公债来弥补财政赤字,看作是经济萧条时期刺激总需求的重要途径。认为公债是非中性的,是有益的(公债非中性理论)。巴罗等利用理性人假设,复兴了李嘉图的观点,即征税和公债等价,征税的效果是中性的,不会带来益处(李嘉图等价定理:在某些条件下,政府无论是用税收还是债权筹资,3 效果是等价的。)评价:其沿袭了货币主义的道路,大踏步回到凯恩斯主义之前的传统的“古典学派”,与传统思想不同的地方,提出了不同的理由和论证方法,也提出了许多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见解。面对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责难,一部分信仰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家形成了新凯恩斯主义,代表人
11、有斯蒂格利茨、曼昆、泰勒等。新凯恩斯主义的特点:一种新的综合,一方面,继承了凯恩斯主义的传统,又吸收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有用成果;另一方面,为价格和工资刚性寻找微观基础。新凯恩斯主义一方面从新古典学派中吸收了理性预期和微观基础,特别是个人利益最大化条件。另一方面,坚持了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工资和价格的刚性、不出清的市场以及斟酌使用的经济政策等观点。1、工资和价格的刚性;2、市场的非出清。由于工资和价格的刚性,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未必相等,所以处于非出清。3、卢卡斯批判不适用于“斟酌使用”的政策。新凯恩斯主义认为,卢卡斯批判适用于政策发生巨大变动的情况。而斟酌使用政策是政策的微小变动,参数的变动是微不足道的,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不能根据卢卡斯批判完全否定斟酌使用的政策。4、对李嘉图等价理论的非难提出辩解。5、挤出效应的影响受条件限制。挤出效应在 LM 完全垂直的时候,政府投资会完全挤掉私人投资,但是,LM 垂直的情况是一种特殊状态,在国民收入达到充分就业水平才发生,这时政府投资已经没有必要。在没有达到充分就业之前,政府投资是部分地挤掉私人投资,政府可以适当地放开银根来配合,利率不会上升很多。6、经济萧条对自然率有永久性作用。经济萧条不仅会导致暂时性失业,而且会扩大长期失业大军,必须要采取治疗萧条的政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