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当代摄影家系列访谈之六视觉感知.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国当代摄影家系列访谈之六视觉感知.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 1 页 共 6 页 德国当代摄影家系列访谈之六 视觉感知 所有的摄影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虚构。即使我们号称客观真实地记录世界,但不可避免地镜头中也还会有透视、色彩等视觉偏差存在。而即使是被认为现实主义大师的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也在论摄影中提到,摄影师训练最重要的第一步是对要拍摄物体首先完成最终画面的想象,哪怕甚至是在滤镜的帮助下。就此方面而言,德国摄影师安德烈亚斯格菲勒的作品都是通过摄影从多方面讨论我们对视觉的各种感知并以此作为他全部审美的基础。格菲勒第一次将视觉效果和摄影作品的意义联系起来是通过他创作于学生时代的成名作“半衰期”(Halbwertszeiten)。“半衰
2、期”一词是指放射性物质的原子有半数发生衰变时所需要的时间。1986年 4 月 26 日,世界上最严重的核事故在苏联乌克兰首都基辅市以北130 公里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灾难性大火造成的放射性物质泄漏,污染了欧洲的大部分地区。1992 年乌克兰官方公布,已有 7000多人死于本次事故的核污染。10 年后,放射性污染仍在继续危胁着白俄罗斯、乌克兰和俄罗斯约 800 万人的生命和健康。事故后 6 万人被迫离开家园,伴随着核电站新生的城市普里皮亚季瞬间成为全世界最有名的“鬼城”,而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的影响可能要延续百年以上。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后的 10 年,当时还是学生的格菲勒和另一个德国
3、女摄影师克尔斯丁布劳恩(Kerstin Braun)一 第 2 页 共 6 页 同前往核事故发生地,拍摄了一组作品记录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和核辐射的影响。这个系列其实是一组纪实摄影,但在拍摄的过程中格菲勒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拍摄那些空气中无所不在却肉眼不可见的射线。它们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显现出来,但却无法简单地用影像去直接记录。所以格菲勒没有像那些“贝歇流派”的摄影师一样在灰冷的阴天拍摄,而是选择了明媚晴朗的阳光,尽管那种灰冷的色调可能更加适合这样的题材。他在晴天拍摄的画面通透得让人难以置信,所有的人物和场景在阳光下都显得清晰锐利,透过这一道道日光,我们似乎感受到空气中强烈的紫外线以及那些肉眼不可见
4、的放射性射线四处发散,尽管晴空万里却使人不寒而栗。衰败废弃的游乐设施、大片无人居住的区域、破损的房屋和明朗的阳光产生了不和谐的强烈对比。人类对环境的伤害和自食其果的苦涩在画面中展露无遗。由这个系列格菲勒也意识到色彩和光线作为人们观看作品时最直观的视觉经验和刺激,可能不仅仅从美学意义上作用于画面,更可能是和题材场景相结合而赋予内容更多的意义。然而,我们的视觉经验是否一直准确?或是我们司空见惯的场景其实是错误的视觉经验?人眼在夜晚只能将物体分辨为不同种类的灰色,但物体本身的颜色是已经存在的。安德烈亚斯格菲勒将人眼的这一功能形容为一种“应急机制”。只有在灯光的帮助下我们才能分辨这些颜色,而不同的灯光
5、也可能导致固有颜色出现变化。格菲勒在西班牙的旅游圣地大加那利岛(Gran Canaria)注 1 拍摄了一 第 3 页 共 6 页 个夜晚空无一人的场景系列“索玛”(Soma)。这个系列中格菲勒用长时间曝光记录了物体和它们本身的色彩,这种黑夜中的色彩一定程度上超出了我们原有的视觉经验,使整个场景都变得陌生。格菲勒将这种“技术使现实世界变得陌生”理解为一种“控制”。这一想法来源于英国著名作家奥尔德斯赫胥黎(Aldous Leonard Huxley)的反乌托邦小说 美丽新世界。小说中虚构的未来理想社会叫世界国,其表面是一个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看起来就是我们现代人所向往的最完美
6、的社会。而在这种完美的表面现象的背后,却是极权主义社会利用高科技的力量控制下的人性的丧失。注2 所以在这个系列中,那些空无一人的场景显得黑暗、阴冷、超现实甚至危险,但它们的表面看起来似乎又还有些美丽。安德烈亚斯格菲勒通过摄影将旅游天堂比喻成小说中控制人的消极情绪,让人产生幻觉,使人的欲望在昏睡中得到满足以保持社会稳定和谐的药物“索玛”在旅游天堂中人们即是通过完美的视觉幻觉得到的对日常生活的逃离。格菲勒的另一个系列“超级监控”(Supervisions)看起来更像一场视觉游戏。他把相机通过脚架和自己的身体固定在一起,控制在离地面 2-3 米的高度,使相机垂直拍摄地面。他带着相机不断地移动,每走四
7、五步就拍摄一张高清的数码图片,最后通过计算机将所有图片合成在一起。通过这一并不复杂的数码技术,他创造了一种“不可能”的视角,类似于间谍卫星俯拍地图。当人们观察他这个系列的作品时,总是不能确定那种不可能的视角是否就是真实。我们总想离他的作品 第 4 页 共 6 页 更近一些,再近一些,看得更清楚,然后仔细地观察、比对和猜测,又不断地退远并再次走近。他用这种方法拍摄了空无一人的体育场座椅、散落在地上的废弃彩票、艺术学院的地板、满地的高尔夫球等等。城市与自然的边界在他这种视角的“监控”下变得模糊,画面上虽然一个人都没有但却都是人类活动后的痕迹,它提示了我们与自然、人群与隐私的关系。其后安德列亚斯格菲
8、勒不断地通过改变视觉经验带给观众新的体验。2010 年作为欧洲年度摄影师受邀前往日本参加“欧洲眼光看日本”的项目拍摄。在“日本”(The Japan Series)系列中他选用了从下往上的视角拍摄电线杆,同样通过后期合成完成了最终抽象的图像,让人不禁联想到美国摄影师詹姆斯威灵(James Welling)注 3那些纯粹抽象的黑色线条。格菲勒的作品虽然相较而言具体一些,但隐喻了现代社会的诸多现实问题:庞大的地铁计划、复杂的高速公路网、现代社会的线缆网络和巨大的信息流量,都通过电线杆的聚合和发散联系在一起。在“空白”(Blank)系列中那些好像在太空中拍摄的图像虽然让人联想到他的“超级监控”系列,
9、但更像一个关于星球殖民的想象。灯火通明的城市处于一片巨大的黑暗的中心,似乎一个无限空间中漂浮的原始微生物,道路像触手般往周围的黑暗中延生出去。似乎是为了让人们明白这些灯光源来自哪里,又或者是想象中太空里一个巨大的长焦镜头不断拉近。格菲勒拍摄了夜间城市中大量的工业场景:建筑外墙、十字路口、集装箱码头、炼油厂。大量人造的光线消解了黑 第 5 页 共 6 页 暗,使这些人类工业文明的景象融于一片刺眼的白色灯光之中。工业化的场景变得像一幅幅草图,填补了画面的空白,那是人类文明产生的让人目眩的光线,是快速生活的符号,也是现代社会过度刺激的标志和象征。摄影作为一种媒介,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才第一次作为艺术的
10、表达方式被普遍接受。作为 80 年代以来绘画艺术的补充,以贝歇流派为代表的德国大尺幅摄影作品掩盖了 90 年代市场经济危机以后造型艺术的危机。而互联网、数码技术和全新的打印技术不断的快速进步又迅速瓦解了这种摄影才刚刚巩固起来的地位。在数码摄影技术出现并颠覆传统摄影优势领域的年代,虽然安德列亚斯格菲勒在数码摄影出现的早期就接触和使用了数码技术来进行创作,但他并没有将显示新技术作为自己创作的核心,而是始终立足于以艺术家的主观观念出发进行创作,这使他和他的作品在艺术与技术之间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他的作品始终都和人的视觉经验有关,关于现实是什么样的,视觉如何被感知以及摄影如何虚构一个现实。通过这种感
11、知和虚构,他将人类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一一传达出来,并表现为一种哲学式的分析。通过摄影他刺激了我们的视觉,提醒我们注意并正视这些问题。(All works:Courtesy Thomas Rehbein Gallery Cologne,Hasted Kraeutler New York,Baton Gallery,Seoul 感谢科隆Thomas Rehbein 画廊,纽约 Hasted Kraeutler 画廊和首尔的 Baton画廊提供作品。)安德列亚斯格菲勒(Andreas Gefeller)1970 年生于杜塞尔 第 6 页 共 6 页 多夫,2000 年毕业于埃森大学摄影专业。曾获“欧洲视角看日本”奖学金(European Eyes on Japan by EU-Japan Fest:Stipendium 2010),汉堡前卫摄影奖(Leadaward,Hamburg:Auszeichnung 2012)等。在柏林,纽约,科隆,阿姆斯特丹等地均举办过个展,德国著名的摄影类图书出版社 Hatje Cantz 为他出过四本摄影集,其中日本系列获 2012 德国摄影图书大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