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学设计.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学设计.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三单元第 1 课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笔墨丹青 第一课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认识中国画是通过笔墨、色彩、章法等外在形式语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2)认识中国画将绘画、书法、诗词、篆刻等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其独特的形式美感。(3)运用对中国画的形式美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画整体的认识和理解,丰富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2、过程与方法:(1)通过中国与西方绘画技法比较,了解不同文化的审美追求。(2)运用形式美法则探究中国画的综合性,初步体验中国画“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艺术形式。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感
2、悟到中国画具有的丰富文化内涵并内化为热爱祖国的情怀。(2)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一、教学过程(一)引入 提问:还记得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吗?70 米的巨幅画卷徐徐拉开,一副中国水墨山水画映入眼帘,这幅山水画从开场到结尾,贯穿始终,它大气与独特的装裱形式,成为开幕式一大亮点,从此,让世界记住了中国,记住了中国画。中国画除了装裱形式的独特,还有什么地方与西方绘画不同呢?下面,我们在两组画的对比中一起寻找答案吧。比较中国画和西方油画,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得出结论。(1)材料不同 油画:画布、油画颜料、油
3、画笔。国画:宣纸、国画颜料、毛笔。(2)技法不同 油画:焦点透视法、写实。国画:散点透视法、写意、无背景。(3)画面不同 油画:只有绘画。国画:几乎每幅画面都有诗、书、画、印四个元素。(二)新课讲授 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画特有的表现形式。1、图片欣赏:清代郑燮的竹石图 现代齐白石不倒翁。学生思考:诗、书、画、印在作品中起到什么作用呢?诗文如下: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将汝忽然来打破,通身何处有心肝?2、学生讨论:赏析:荷花水鸟图(朱耷 清代)学生尝试从诗书画印结合的角度进行作品评价。生:画家借花鸟题材表达自己对失去祖国山水的无奈和无声的抗议。3、学生游戏体验体验:学生分为两组(小组进行合作、讨论、分别完成题诗与作画两份联系)一组题目:为画题诗。(图片)二组题目:为诗作画。“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4、题款知识:欣赏元代赵孟頫的二羊图据说二羊图是开提款先河的作品。中国画的题款常见的有横题、直题、多题、随形题、穿插题、满题等。题款的形式多样,如:长款、短款、穷款、双款等。5、印章知识:印章本来和绘画没有关系,它只是一种信物。到了宋代,有人开始吧印盖在画上。印章一般分三种:即姓名章、斋馆章、闲章。(三)小结 诗词、绘画、书法、篆刻的完美结合,是中国画独特的艺术表现,源于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对天地大美诗意的理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年级 美术 上册 第三 单元 诗书 完美 结合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