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泄漏给我们哪些启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本核泄漏给我们哪些启示?.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日本“核泄漏”给我们哪些启示?作者:谭敦民 来源:祝您健康 2011 年第 5 期 谭敦民 3 月 11 日,9 级大地震袭击日本,强烈地震引发了巨大的海啸,威力无比的海啸横扫地震灾区,福岛第一核电站等被海啸横扫之后相继发生了起火、接连爆炸、核泄漏,核污染已经飘散到周边地区,对居民以及临近国家居民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地震、海啸怎么会轻易摧毁发达国家日本的核电站呢?核电站就这么脆弱吗?我们国家的核电站安全性又如何呢?核泄露事故带来的危险可以规避吗?应该怎样规避呢?笔者就此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黑龙江石化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于霁厚和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教授谭晓筠等专家。福岛核电站爆炸是怎样产生的?据两位专家
2、介绍,福岛核电站的核燃料在燃烧发电过程中,需要制冷系统降温才能够维持正常运转,而这个重要的制冷系统需要外来的动力驱动,如柴油发电机或者蓄电池。核电站被海啸冲击以后,这些动力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因而引发核电的制冷系统陷入停滞,导致冷却水温持续升高,达到沸点,逐渐蒸发。日本当局说,核反应堆芯附近蒸汽外泄以后,产生的氢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引发爆炸。就是说,还不是核爆炸。但是,东京空气中已经检验出核污染超标。这些超标的核污染是哪里来的呢?据了解,贮藏核燃料的金属罐可能发生了破裂,使核燃料泄露出来,泄漏的核燃料含有铯和碘,都是堆芯燃料铀核裂变的产物,具有一定的放射性。不过,碘对人类威胁不太大,在三个
3、月内就会全部挥发。日本当局决定向福岛核电站灌注海水,是希望海水能够把核反应堆的堆芯温度降下来,消除核爆炸的危险;同时,这样做也意味着放弃了这个核反应堆,不准备今后再使用了。这次核污染,令人想起当年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的悲惨事件。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原苏联在乌克兰境内修建的第一座核电站,位于乌克兰北部。1986 年 4 月 26 日,核电站的第 4 号核反应堆在进行半烘烤实验中突然失火,引起剧烈爆炸。爆炸使 8 吨多强辐射物质泄露,尘埃随风飘散,使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许多地区遭到核辐射的污染。据估算,核泄漏事故后产生的放射污染相当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产生的放射污染的 100 倍。因事故而
4、直接或间接死亡人数难以估算,事故后的长期影响至今仍是个未知数。绿色和平组织基于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的数据研究发现,在过去 20 年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受害者总计达 900 多万人,已经死亡 9.3 万多人,还有 27 万严重受辐射者,这些人随时可能发生死亡。不过,日本福岛核电站陆续发生的都是氢气爆炸,还不是切尔诺贝利那种可怕的核爆炸。就这样,已经造成了核泄漏,美国施援的“罗纳德里根”号航空母舰途中有十几名士兵受到核辐射,立即向后撤退。德、法、意等国爆发了大规模的民众抗议示威,要求停止使用核电。我国核电设施安全性如何?核电是一种清洁、高效和相对安全的能源。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核电。我国目前
5、有 13 座核电站在运行,还有若干座在建,从未发生过重大核辐射事故。核电厂所在地的大气、地表水、地下水的放射水平维持在自然范围内,安全状况总体良好。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对国内核电站的安全性十分关注。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总经理陆启洲特地做了说明,他说,我国在建核电站采用的是第三代核电技术,比福岛的第二代技术更进步,安全系统属于“非能动”,不存在启用备用电源带动冷却水循环散热问题。为了增加安全性,我国核电站还在放射性物质和环境之间设置了三道坚固的屏障:第一道是燃料包壳,第二道是反应堆压力容器,第三道是核岛安全壳,比日本福岛核电站安全性能更高。据专家介绍,日本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核
6、心位置,每年大小地震发生 3000 多次,平均每天 3 次左右,远远高于我国。由于岛屿相隔,能够传人我国近海的海啸能量有限,环渤海海域、东海海域、东南海域等形成的海啸波浪一般都比较小,破坏性也相对较小。不过,我国对此并没有放松警惕。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提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率先发展,工业和人口密度大,要抓紧当地的海啸灾害危险评估和区划工作,把海啸应急预案上升为国家政府预案。怎祥规避核泄露事故带来的危险?随着核电以及核设施的快速发展,一些安全隐患还是客观存在的,如放射源使用不当、医用或工业用放射性物质丢失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这次发生在日本的核泄漏事件也告诫我们,无法抗御的自然灾害对核电厂的破
7、坏不容忽视,居民有必要掌握一点应对核泄漏的知识。据了解,放射性物质以波或微粒形式发射出的一种能量就叫核辐射,核爆炸和核事故都有核辐射。核辐射有 a、b 和 v 三种形式。a 辐射只要用一张纸就能挡住,但吸人体内危害大;b辐射是高速电子,皮肤粘上后烧伤明显;v 辐射和 X 射线相似,能穿透人体和建筑物,危害距离远。放射性物质可通过呼吸吸人,皮肤伤口及消化道吸收进入体内,引起内辐射,v 辐射可穿透一定距离被机体吸收,使人员受到外照射伤害。内外照射形成放射病的症状有:疲劳、头昏、失眠、皮肤发红、溃疡、出血、脱发、白血病、呕吐、腹泻等。有时还会增加癌症、畸变、遗传性病变发生率,影响几代人的健康。一般来
8、讲,身体接受的辐射能量越多,其放射病症状越严重,致癌、致畸风险越大。目前,用“当量剂量”来反映各种射线或粒子的辐射量。其国际标准单位是“西弗”,1西弗的定义是每千克人体组织吸收为 1 焦耳。西弗的单位量比较大,因此通常使用毫西弗、微西弗来计算,1 毫西弗=1000 微西弗。对日常不接触辐射性工作的人来说,每年正常的天然辐射主要是因为空气中的氡辐射,为 10002000 微西弗。一次小于 100 微西弗的辐射,对人体无影响。普通人一次性遭受 4000 毫西弗会致死。当发生核泄漏事故、有放射性物质释放时,要尽可能远离放射源,缩短被照射时间,注意屏蔽,可以利用铅板、钢板、墙壁挡住或减少照射强度。在户
9、外的应尽快进入室内,关好门窗和通风系统,避开门窗等屏蔽性较差的部位隐蔽。避免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和水,以减少对放射性物质的吸收,减少体内污染的机会。如果核事故释放出放射性碘,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稳定性碘片,成人的量为 100 毫克。但有甲状腺病史者和碘过敏者应该慎服。不要轻信谣传,可在家中收听、收看当地的官方广播、电视新闻,以政府发布的信息为准;要服从职能部门的统一指挥,不盲目行动、自行其是;需要撤离时,应服从职能部门的安排,携带适量必需品(保暖衣裤、雨衣雨伞、干粮和饮水等),镇静、有序地撤离到指定地点。撤出的人员应及时洗涤去污,并积极配合卫生部门进行体检;为防止放射性灰尘被吸人体内和粘上皮肤,污染区内人员尽可能及时戴好防毒面具或口罩,扎好裤口、袖口、领口,用雨衣塑料布、床单等把暴露皮肤遮盖住;不在露天吃东西,不在地上坐卧,不接触受染物体;尽量避免扬起灰尘,服装粘染放射性物质后可以利用扫帚或树枝,站在上风或侧风方向,按从上到下、先外后里的顺序进行拍打扫除,也可以用水冲洗,洗涤时加入少量洗涤剂可提高消除效果。(编辑汤知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