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pdf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pdf(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总揽 本单元所选的几篇山水游记文,都是历来传诵的名家名篇,很能代表中国山水文学情景交融的特点。所记景色不同,写作心境也不同。有的表达旷达胸襟,有的流露自得之乐,有的抒发闲适之情。此外,入选的五首古诗形式不同,风格各异,脍炙人口。(一)小石潭记本文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保持了永州八记一贯的行文风格,观察入微,揣摩细致。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石潭及周围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全篇充满了诗情画意,表现了作者杰出的写作技巧。文章中所使用的那些描绘景物细致入微的手法和巧妙形象的比喻,都值得我
2、们借鉴。(二)岳阳楼记这是范仲淹应老友滕子京之请,为新翻修的岳阳楼写的记文。作者描述了洞庭湖的大观胜概以及迁客骚人的物喜人悲,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理想。教学本文,应引导学生探究作品的意境,理解作者的心志,体会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三)醉翁亭记 这篇游记写于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的第二年。文章不过四百多字,却写出了复杂多变的景物和情境。作者寄情山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更在乎“乐民之乐”,与民同乐又自得其乐,表现出随遇而安的旷达情怀和美好理想。(四)满井游记明代文学家袁宏道攫取最具典型性的事物,只用山、水、田野三个点,与“一望空阔”的面结
3、合,便勾勒出初春满井的秀丽风光,揭示出人们游山玩水的愉悦心情。景物描写生动形象,内心感受细腻别致,是一篇令人百读不厌的山水小品。(五)诗五首这五首古诗都是传统名篇佳作。陶渊明在饮酒中感慨世事人生,李白在行路难中抒发怀才不遇的情怀,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吟出了身处漏屋而心系天下的情怀,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唱出了边塞送行的豪迈,龚自珍的己亥杂诗道出了崇高的献身精神。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特点,理解作者精巧的构思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歌的能力。二、单元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2、借助提示、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能将散文译成现代汉语。3、
4、掌握文言文中“记”的文体特点。4、把握文章景与情的依存关系,体会课文构思的精妙,领悟文中深刻的思想内涵。5、掌握一些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和常见的文言句式。(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使用常见工具书的方法。2、注重诵读,在诵读中体会语感,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3、注重比较阅读,通过对课文的比较阅读,得出异同处,在比较阅读中增强理解。4、品味不同文章的语言特色,品味古诗文名句的思想感情,并结合亲身体验加深理解。(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多读文言诗文,开阔视野,更深地感受锦绣河山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加深对祖国自然风光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一)重
5、点 1、诵读古诗文。2、积累文言实词、虚词、文言特定句式。3、学习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揣摩作者运用联想、想象等表现手法,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技巧,学会选择准确鲜明的词语传情达意。(二)难点 1、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2、体会文章在语言艺术方面骈散结合、简洁凝练、抑扬顿挫、富于韵律之美的特点。四、教学设想 文言诗文的教学,须先疏通文字,再根据本单元课文的特点,或侧重朗读背诵,在诵读中体会语感;或侧重合作探究,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还要让学生了解作者概况、时代背景和文言词语、句式等方面的知识,以达到能阅读浅易文言诗文的目的。阅读教学要点 1、粗读:浏览教材
6、一遍,扫除字词障碍。读后能把主要内容的梗概、大意复述出来。2、细读:逐字逐句地读。读后能理解字里行间的意思,能把重点、关键词语、佳句圈、点、勾、划出来,并能给以透彻解释。3、精读:反复朗读课文。读后明确教材特点,并掌握阅读内容的思想和方法,解决有关问题。4、深读:阅读有关参考资料,将所学内容进行提炼、归类、整理。教学流程 激发学趣 指点学路 讨论研究 点拨归真 实施训练 思考线路 引起思考 进行思考 交流思考 矫正思考 形成智能 课时安排 本单元共安排 11 课时,其中小石潭记2 课时,岳阳楼记2 课时,醉翁亭记2 课时,满井游记1 课时,诗五首2 课时,综合性学习活动 2课时。26 小石潭记
7、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了解作者有关情况以及文体特征。2、了解“如”“若”“似”的不同用法及“以”“为”在文中的用法。3、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4、朗诵课文,增强语感。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引导学生学会用审美的眼光看待自然景物,从平凡中发现美,从而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 1、体会文章景物描写中融注的思想感情。2、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树、石、水、鱼的特点以及它们的准确描写。教学方法 诵读法、情景教学法、讨论点拨法、品读教学法、
8、延伸拓展法 课前准备 1、查找相关资料。2、朗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借助工具书通译全文。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走进作者 1、导语:美丽的大自然是改变我们心境的好地方,如果我们感觉有些疲倦,如果我们感觉心情有些烦闷,我们不妨到大自然中走一走,大自然是我们人类最好的朋友。(图片背景音乐)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永州的小石潭看看,那儿曾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去过的地方。2、学生自由谈对作家作品的了解,教师酌情补充。3、简介“记”这一文体特点。二、读文疏意,积累词语 1、朗读课文 范读(学生听)自由放声朗读学生个别读互读(找自己喜欢的读)齐声读 要求:采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注意读准字音,把握
9、节奏,读出韵味。2、疏通文意 (1)自主学习: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2)合作探究:四人小组合作探究不能解决的疑难词句。(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时强调重点词句。3、积累词语 积累文中富有表现力的四字词语,如“青树翠蔓”、“斗折蛇行”、“佁然不动”等。三、佳境导游 配上优美的音乐,选择一处或几处景点,以美的语言导游“小石潭”。四、疑难探究 1、讨论:(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文中用哪些动词来描述?(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3)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5)跟作者同游的有好几个人,为什么篇末才将他们的姓名一一列出来?明确:第一段:发现
10、小石潭及小石潭的景物。第二段:潭水清澈,游鱼活泼。第三段:作者探究到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的景物。第四段:作者对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第五段:记下与作者同游小石潭的人。2、学生自主质疑,师生合作探究,课后练习宏观调控。五、品读赏析、品词语 学生找出精妙之词,以“我认为 词(字)用得好,写出了 ”为话题发言。、品句子 学生找出精彩之句,以“我认为 句美,写出了 ”为话题发言。、品情感 学生以“我从文中 处,领会出作者 的心情”为话题发言。、品写法 学生从写景的角度、方法方面自由发言,老师可先作示范。六、拓展迁移 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2、摘录描写山水的名句。3、选择家乡一处景物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11、要求写出景物特征和人物心境,二三百字。板书设计 水:清 发现小石潭隔、闻、伐、取、见 石:怪 树:青 潭中景物 游鱼、潭水 小石潭 记 溪身:斗折蛇行 小潭源流 抒发在寂寞处境中 岸势:犬牙差互 悲凉凄苦的情感 气氛:幽深冷寂 潭边氛围 感受:孤凄悲凉 记录同游者 27 岳阳楼记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2、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逐步加强文言词汇的积累。3、体会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特点。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组织学生在平等、自主、合作的氛围中诵读文本,探究文理。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走出自我,胸怀天下,做一个精彩的人,做
12、一个大写的人。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课文。2、学习文章的写法,品味意境,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理解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体现的作者的政治抱负。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 1、高吟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等唐代诗人的名作引出课题。2、播放岳阳楼的风景画,引发学生的观赏兴趣。3、简介作者以及时代背景。二、检查预习(多媒体出示词句练习)三、品读课文 通过分层次多种方式的朗读,课堂内完成背诵的任务,让学生受到崇高的“忧乐”观的熏陶,领悟借景表现阔大胸襟的写法。1、读顺:先自主朗读两遍,将课文读通顺,其间,教师巡行于行间,随时解决误读。再放录音,
13、无须对书,只需专心听。然后或前后或左右两人合作,轮流朗读。继而,师生二重通读全文。2、读懂:(1)逐段分别独自朗读,要求流利顺畅。(注意:关键词义的解说、成语的提示、句子大意和段落概述)疏通大意后,全文脉络也应当板书完成。叙事 作记缘由 佳境 概述(实)状景 因己而悲:记洞庭湖水 因物而喜(虚):念天下忧乐 抒怀 天下己任 记录 写作时间(2)分组或选择朗读能力强的学生朗读,要求读出语调、节奏和情感。重新播放录音,倾心而听,将自己想象为作者,带着这种情绪,在录音示范朗读后,自主朗读课文。3、读悟:(引导学生感悟、探究和陈说自我的独特体验)从思想内容方面设问,让学生领悟到本文巨大的感人魅力在于作
14、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洒脱胸怀和“先忧后乐”、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志向。从表现手法方面设问,让学生领悟到本文名为记楼,实是借题发挥,写景不过是纵论情怀的铺垫。从语言方面设问,让学生搜集并整理本文哪些成语和短语至今还有活力,成为我们语言精华的组成部分。4、读背(1)指导背诵:a.全文结构:叙事写景即景生情议论抒怀 b.抓住关键词句:谪守观夫然则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则有者矣至若则有 者矣嗟夫然则噫(2)学生尝试背诵。四、教师小结 同学们,岳阳楼记这篇文章,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赏析,去探究。比如还有文中的对偶句,凝练优美的四字句等等,千古流传,脍炙人口,常读常新。阅读这样的文章,不但给予我们
15、美的享受,而且先生那博大的胸怀、崇高的思想境界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五、布置作业 1、熟练地背诵全文。2、从网上或图书馆查阅搜集有关岳阳楼的诗文和对联,汇总张贴。28 醉翁亭记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及其积极意义。3、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4、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鉴赏本文的意境美、结构美、手法美、语言美,逐步提高鉴赏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理解文中所表现的作者的济世情怀和美好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肩负民族、胸怀天下”的远大理想。教学重难点 1、重点:在朗读中疏通文意,推究文理,品味意境
16、。2、难点: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教学准备 1、准备课文的朗读录音带。2、将本课知识点制作成课堂使用的幻灯片。3、学生准备汉语词典、文言文词典等工具书。设计思路 本文教学拟从让学生熟读课文起始,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对课文大意有初步感知;然 后,指导学生以二人小组和全班讨论的形式,疏通全文大意。教学策略拟化繁为简,抓住贯穿全文的主线“乐”字,体会作者文中蕴含着的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最后通过迁移、比较,提高朗读、背诵和阅读分析能力。本文语言骈散结合,读起来琅琅上口。因此,将朗读、背诵确定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背诵一定量的名篇,对学生是终生有益的,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拟用 2课时进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六 单元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