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资料归纳资料.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关于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资料归纳资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资料归纳资料.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资料 第五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 第十四章 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一、知识点归纳:第一节 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 1、植物的类群和特点 2、保护珍稀植物:珍稀植物是指由于 的变迁或 而处于灭绝边缘的植物。我国一级保护植物有_、_、_、_等;二级保护植物有 、_、_等。3、以上植物按照进化出现的先后顺序和结构的复杂程度排序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包含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第二节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 1、动物的类群和特点 动物类群 分布 种类 主要特征 代表动物 腔肠动物 多数生活在海水,少数在淡水 11000 种 有口无肛门,身体中央有消化腔,口的周围环生触手,进
2、行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包括出芽生殖、裂体生殖)水母、水螅、海葵、珊瑚 扁形动物 生活于淡水、15000 种 有口无肛门,身体扁平呈两侧对称,体血吸虫、猪植物类群 生活环境 主要特征 种类 代表植物 藻类植物 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潮湿的树皮、石头上 单细胞或者多细胞,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之分,大多采用孢子生殖 约 3万种 衣藻、海带、地衣(真菌和藻类的复合体)苔藓植物 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 植株矮小,有茎叶,没有根,且茎叶中没有输导组织,大多采用孢子生殖,生殖过程离不开水。植株矮小,是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23000种,我国有2800种 葫芦藓、地钱、蕨类植物 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 具有
3、真正的根茎叶之分,体内有输导组织,植株高大,叶片背面有产生孢子的孢子囊,采用孢子生殖。12000种,我国现有2600种 石松、肾蕨、桫椤、刺柏、满江红 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 适合于各种环境 根茎叶很发达,种子裸露,外面没有果皮包被。850种,我国现存250种 松树、柏树、银杏、苏铁 被子植物 适合于各种环境 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种器官,且种子外面有果皮的包被;是植物界进化程度最高的一个类群 25 万种 玉米、水稻、白菜、浮萍 海水或潮湿的土壤 前端有两个可感光的色素点。带绦虫、三角涡虫、华支睾吸虫。其中绦虫和吸虫是寄生虫 线形动物 大多寄生在人、家畜、家禽和农作物体内 250 种 有口有肛门,
4、身体细长呈线形,没有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 钩虫、蛔虫、丝虫 环节动物 海水、淡水、土壤 3500 种 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的 蚯蚓、蚂蝗、沙蚕 软体动物 海水、淡水、陆地 8000 余种 大多数身体腹面有块状肌肉足,体外被覆坚硬的贝壳 河蚌、珍珠贝、蜗牛、鲍鱼,乌贼、鱿鱼和章鱼等贝壳已退化 节肢动物 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 超过 100万种,占动物总数的 4/5 身体分节、体表有外骨骼和分节的附肢,头有眼、触角、口等器官 蟹(甲壳纲)、蜘蛛(蛛形纲)、蜈蚣(多足纲)、蝗虫(昆虫纲)2、总结:以上动物都属于无脊椎动物 它们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序是: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
5、环节动物、节肢动物 按照结构的复杂程度和进化等级的高低排序是: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3、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可以为人类提供 、_、_等;有的昆虫对农业有利或有害,例如瓢虫是_的天敌;有些昆虫可以传播_,保证农作物的好收成;蚯蚓可以_、_及_。4、总结脊椎动物|:动物类群 适应环境 种类 体表特征 呼吸器官 生殖方式 代表动物 其他 鱼类 水中 2 万种 身体呈梭型、两侧大多有侧线,能感知水流方向、被覆鳞片,体温不恒定 鳃 卵生 鲫鱼、鲨鱼、虾虎鱼 典型的水生脊椎动物 两栖类 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潮湿近2500种 皮肤裸露,体表湿润,体温不恒定 幼
6、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皮肤辅助卵生 青蛙、蟾蜍、大鲵、蝾螈 由水生过渡到陆生的类群,生殖过程离水的陆地 呼吸 不开水 爬行类 陆地 6000种 体表覆盖有鳞片或甲,体温不恒定 肺 卵生 蜥蜴、壁虎、蛇、玳瑁、鳄鱼、乌龟、甲鱼 真正生活在陆地的生物 鸟类 适于空中飞翔 9000种 身体大多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身体被覆羽毛,体温恒定 肺 卵生 鹦鹉、鸡、鸭、鸵鸟 哺乳类 各种环境 4000种 一般有体毛,体温恒定 肺 胎生哺乳 海牛、蝙蝠、江豚、鲸鱼 生物界最高等的类群 5、我国的珍稀动物,除了被誉为“活化石”的_外,还有_、_、_、_、_、_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第三节 神奇的微生物 1、微生
7、物的概念:指结构简单、形体很小,无法用肉眼观察到的生物。2、三大类微生物知识点归纳:微生物类群 观察 结构 生活方式 与人类的关系 代表生物 引起的疾病 病毒 须通过电子显微镜 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核酸。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 有利:寄生细菌体内(噬菌体)。有害:引起人或动物疾病 噬菌体、SARS 病毒 口蹄疫、狂犬病、麻疹、天花、水痘、烟草花叶病、肝炎、流行感冒 细菌 高倍显微镜观察,根据细菌的不同形态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 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物质 特殊结构:荚膜、鞭毛 寄生、腐生 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 有利:发酵产生
8、人所需的物质如酸奶,甲烷菌产生甲烷,黄色短杆菌制造味精。它们还是大地的清洁工;有害:使人患病 乳酸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幽门螺旋菌 痢疾、肺结核、胃溃疡、肺炎 真菌 少数个体微小,绝大多数个体较大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寄生、腐生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 有利:酵母菌有氧呼吸发酵产生二氧化碳使馒头疏松,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用来制作啤酒;有害:使植物或人患病或中毒,衣服长霉 酵母菌(典型的单细胞真菌)、灵芝、鬼笔鹅膏、霉菌 主要引起植物病害有:锈病、疫病、叶霉病等,动物病害有脚癣 第四节 生物的分类 1、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的相似程度如(形态结构、内部构造、亲缘
9、关系和生理功能),把生物划分成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2、现存的生物估计至少有_万种,但可以根据生物的_、_、_以及_等特征进行分类。3、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是_、_、_、_、_、_、_。其中种又叫_,是指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基本相似,生态分布基本相同的一类生物。它是生物界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在生物各类群之间,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_,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越_,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越_,反之,相似程度越_,则亲缘关系越_。腔肠动物门 扁形动物门 动物界 等 42 个门 头索动物亚门:无头动物,如文昌鱼 尾索动物亚门:又称被囊动物,脊索仅在尾部,如海鞘 软骨鱼纲:如鲨鱼 和脊索动物门
10、硬骨鱼纲:如海马、鲫鱼 两栖纲 脊椎动物亚门 爬行纲 鸟纲 哺乳纲 蓝藻门 褐藻门 等 8 个门 生物 植物界 苔藓植物门 蕨类植物门 裸子植物亚门 种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被子植物亚门 单子叶植物纲 黏菌门 真菌界:真菌门 原核生物界:无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原生生物界:由原核生物进化而来,一般是有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以上是目前比较常用的五界分类系统。4、在植物园或公园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植物的标牌,请仔细想一想除了植物的名称外,上面拉丁文的第一个词一定是表示哪一级分类单位?第十五章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指_及_的多样性。主要包括_、_、_三个层次。2、
11、我国丰富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表现在:_、_、_、_等。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_;第二:_,例如,在自然界的 、_及 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丰富多彩的_与_共同提供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第三:_,例如,未被开发的野生生物在_、_和_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4、被称为地球之肾。5、是生物多样性的直观体现。第二节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艰巨使命 一、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三大威胁:1、物种多样性加速灭绝 2、遗传多样性减少 3、生态系统多样性破坏 4、练习: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_。二、生物的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四大原因:1、栖息地的散失(主要原因)2、环境污染 3、掠夺式的开发利用
12、4、外来物种的入侵 5、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根本原因是人类的活动。6、练习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_是破坏或改变野生生物栖息地和过度利用生物资源的主要原因,此外,_也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 2、迁地保护 3、法律保护 4、科学研究保护 5、练习(1)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_和_等,同时,还应_和_,提高_。其中_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拯救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手段。_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主要场所。_、_、_和_是实施迁地保护的主要手段。(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是就地保护,也就是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3)请例举四个国家自然
13、保护区:第十六章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 第一节 生命的诞生 1、生命起源的学说:神创论、自然发生说、宇生说、热泉生态系统、化学起源说 2、化学起源说的理论依据是米勒实验 3、生命起源的三个阶段:一、无机小分子合成有机小分子 二、有机小分子合成有机大分子 有机大分子合成多分子体系(只作了解新教材省略了该步骤)三、有机大分子合成原始生命 原始生命最后转变为原始的单细胞生物 4、练习:(1)生命起源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原始大气成分(_、_、氮、氨、氢、_)在早期地球环境(高温、雷电、紫外线)条件下合成为_;第二,有机小分子合成有机大分子(_、_等);第三,有机大分子在_中逐渐积累,通过长期的互
14、相有氧呼吸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作用,最后逐步形成能够_、_、_的原始生命,并进一步形成_。(2)下图是美国学者米勒设计的一个模拟装置。抽真空后将甲烷、氨、氢气等以(a)处泵入玻璃仪器内,再把 B 中的水煮沸,使水蒸气驱动混合气体在玻璃管内流动,然后再 A 内放电 7 天,经(b)冷却后,产物沉淀在 C 中。请回答:(1)A 内为模拟 中发生 现象。(2)B、C 的液体相当于 。米勒在液体中发现了 等有机物。(3)这个实验表明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 1、化石是地层里古代生物的_、_等的总称。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_,它们有规律的出现在不同_的地层中,其中越简单、越_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_的地层
15、里;越_、越_的生物化石则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这说明生物是_的。同时科学家还通过_、_等方法找到了生物进化的其他证据。2、从始祖马到现代马的进化过程大约经历了 5000 万年,其进化趋势是:体型由_趋_,四肢越来越_,多趾足逐渐变成 发达并 。3、1861 年,在_国发现的_化石就是爬行类进化成鸟类的典型证据。1986 年,在我国辽宁省又发现_和_等化石,进一步显示了鸟类可能起源了_。根据现在已经发现的鸟及其祖先的化石,按进化顺序排列:_始祖鸟_。4、植物进化历程:最早的植物是 中_,它们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为_、_和 。原始苔藓植物进化为 ,该类植物再进化为 。原始种子植物包括 和
16、。5、无脊椎动物进化历程:最早出现的动物是生活在_中的_,它们经过漫长年代逐步进化为_、_、_、_、_和_等原始无脊椎动物。6、脊椎动物进化历程:由古代_进化为_,再进化为_,某些_进化为_和_等 7、生物进化规律:从_到_、从_到_、从_到_、从_到_。8、生物进化树是不完善的,因为在树上没有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9、可以证明生物是进化的证据除了直接证据化石以外,还有细胞色素 C、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等。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学说 1、物种一旦灭绝便不可再生,物种多样性的产生是生物进化的结果。2、生物为什么会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什么是自然选择?在生存斗争中,通过激烈的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
17、被淘汰的过程。3、自然选择和自然选择学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包含了自然选择。自然选择学说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1、过度繁殖 2、繁殖的个体产生各种不定向的普遍存在的变异。这些变异的产生不受环境的影响。其中的一部分变异相对于环境来说是有利变异,一部分相对环境来说是不利变异。3、生存斗争,由于食物和生存空间有限,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进行斗争。4、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定向选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生存下来的有利变异是可以 的,这些基因经过逐代的遗传和选择,最终产生了适应新的环境类型的物种。4、练习:(1)生物进化的内因是 ,动力是 ,进化的材料是 ,进化的方向是由 决
18、定的。(2)19 世纪_国博物学家_提出了生物进化的_学说,其主要内容是自然界中的生物在_中通过激烈的_,_、不适者被淘汰。生物进化是_的结果。达尔文对_进化发展的研究,对确立他的生物进化学说起了重要作用。第四节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1、人类起源于_。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是_、_、_和_。化石证据表明,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由于_的变迁,生活在数上的人类祖先被迫_,逐渐地用后肢_,用前肢_,并在长期使用工具的基础上学会了_等。而在进化过程中人的_是最显着的变化之一。2、最早开始直立行走的是南方古猿(400-500 万年间,脑容量 500),最早开始使用自然工具的是南方古猿,最早开始制造工具的是能人(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苏教版八 年级 生物 上册 复习资料 归纳 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