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尖创新人才国际化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pdf
《拔尖创新人才国际化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拔尖创新人才国际化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拔尖创新人才”国际化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作者:刘成柏,关树文,胡鑫,吴永革,赵国安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8 年第 5 期 刘成柏,关树文,胡 鑫,吴永革,赵国安 (吉林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摘要:知识经济时代对生命科学领域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而国际化培养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对于决定人才培养的效果至关重要。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通过一系列改革实践,构建了两种拔尖创新人才国际化培养模式,营造了国际化教育环境,探索并实现了多种国际化培养通道,极大地提高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目前已取得良好的效果。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国际化培
2、养;国际竞赛;国际交流 doi:10.16083/ki.16711580.2018.05.044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8)0501360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高,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2009 年教育部实施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简称“拔尖计划”)教育改革项目,其目的即为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宽厚的学科基础、宽广的国际视野和长远发展潜力的理科大师级学科后备人才。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建立和探索的过程中,国际化培养作为一种重要手段及途径在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提
3、升高等教育水平进而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以满足经济全球化的要求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吉林大学于 2009 年首批入选“拔尖计划”,并成立以吉林大学前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化学家唐敖庆教授命名的试验班 “唐敖庆班”。生命科学作为“拔尖计划”的五个基础学科之一,在我校实施开展,以其强大的发展势头及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愿景吸引着优秀的英才不断投入其中。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针对拔尖创新人才国际化培养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研究及改革实践,通过建立海外联合培养基地、开展各类国际联合培养项目、参加国际高水平学术竞赛、引进国外优秀教师进而引进海外优质课程资源、开设国际前沿讲座带动国际性学术交流常
4、态化等改革措施,构建了“长、中、短”三位一体的国际化联合培养以及基于国际高水平学术竞赛的自主创新性培养两种拔尖创新人才国际化培养模式,同时探索并实现了多种国际化培养的通道,为学院营造了良好的国际化培养环境,推进了学院国际化教育的进程,提高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目前已取得良好的效果。一、构建“长、中、短”三位一体的国际化联合培养模式 拔尖创新人才的国际流动是国际化培养的重要形式和体现,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载体以及高校国际化程度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生命科学学院构建了“长、中、短”三位一体的国际化联合培养模式,“长”是指学院以“2+2”“3+2”等形式与国际一流大学开展联合培养;“中”是指拔
5、尖学生培养过程中实施至少一学期的境外研修培养;“短”是指选派学生参与国外一流大学的短期科研训练项目。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与交流,满足学生国际化培养的不同需要。(一)建立拔尖学生海外教育基地,开展阶段性国际化培养。自 2013 年以来,学院已建立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等海外合作培养基地,先后选派数十名唐敖庆班学生赴国际高水平大学开展为期半年的境外培养。此外,利用校内优质资源,选派部分优秀学生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拿大女王大学、丹麦奥胡斯大学开展境外联合培养,并进一步开拓和打造新的海外教育基地。(二)深入开展短期境外研修项目,拓宽拔尖学生国际交流渠道。几年来,充分利用学校开展的
6、UCLA-CSST 留学项目、“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生命科学暑期交流研修项目”以及学院新开辟的瑞典乌普萨拉大学暑期学校等短期研修项目,分批选派了数名拔尖学生赴国外一流大学参加教学及科研实践活动,接触和了解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和动态,拓宽国际视野的同时也融入国际化的教学科研环境之中。(三)打造“2+2”“3+2”等联合培养项目,构建长周期国际化培养模式。学院于2014 年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签订联合培养本科学生的协议,通过“2+2”“3+2”的方式,选派优秀学生赴国外高校开展联合培养,通过国内和国际的衔接,扩展、深化和拓宽学生在生命科学以及化学等其他领域的认知和理解,学习新技能,掌握新能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拔尖 创新 人才 国际化 培养 模式 研究 实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