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研究.pdf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研究.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如何有效防范信贷风险正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对信贷风险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介绍,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能对未来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提供帮助。关键词:银行;信贷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4000293-02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潜在风险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从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双升的现象表明,信贷潜在风险仍应当引起关注。1。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的不良贷款率上升。很长时间以来,在
2、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工作中,信贷结构不合理和资金配给过于集中这两个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造成信贷资源配置不平衡现象愈发严重。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行业结构调整更为频繁.一方面部分行业在调整过程中受到剧烈冲击,造成资金链断裂,使企业利润大幅萎缩甚至破产.另一方面在化解产生过剩的总体方案也在客观上造成一些产能过剩的企业出现经营困难。在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加剧和宏观调控政策力度加强的双重作用下,行业不良贷款反弹压力大幅上升。2.地方融资平台管理不规范。银行贷款是地方融资平台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地方融资平台的管理工作中,频繁出现权责不清、主体不分等问题.同时多头举债与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屡禁不止,
3、从而在加重地方财政负担的同时,对整个社会的宏观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3。房地产金融风险。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房地产金融成为造成银行信贷潜在风险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楼市价格的波动、房地产投资回报率下降等情况接踵而至。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剧烈变化直接造成银行贷款紧缩。银行收紧银根对社会经济造成一系列连锁反应,间接提高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4.部分地区企业债务率较高。过去我国经济长期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近年来增速逐渐调整至 7%左右的水平。面对经济发展速度下行压力,实体经济的风险逐渐扩散至金融领域。前几年投资扩张速度过快,加上欠缺直接融资渠道,造成部分地区企业债务率大幅上升。从行业角度而言,不良贷款集中在
4、小微企业和钢贸企业,从地域角度而言,不良贷款集中在长三角与珠三角等经济较为发达地区。5。高收益理财产品兑付违约风险居高不下。投资银行、对冲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债券、保险公司、结构性投资工具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活跃度大幅上升,这些影子银行在满足不同金融需求的同时,其业务、管理不规范等现象也逐渐显露出来.影子银行的大量高收益理财产品存在严重夸大预期收益率,隐瞒投资风险等现象,部分理财产品为了追求高收益甚至无视风险,将资金投向限制性行业和领域。高收益理财产品兑付违约风险上升,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银行信贷的潜在风险。6.金融业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存在严重漏洞.“互联网+金融”是未来金融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互联网支
5、付、P2P 借贷等互联网金融是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成果并展现出惊人的创造力。然而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包括:(1)相关法律规范尚不完善。我国互联网金融门槛低、监督机制不健全,部分理财产品很可能涉及“非法融资”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2)资金存管机制缺失。P2P 借贷等挪用资金或卷款潜逃的风险短时间内无法规避。(3)风险控制制度不完善。大量互联网金融企业为提高利润率进行高风险交易。(4)公民个人信息盗用、滥用现象普遍,信息不对称、信息透明度不足的问题大量发生。这些问题极易催生互联网金融泡沫,引发金融风险。二、银行在信贷风险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1.银行内部道德风险 在现
6、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委托人不再具有经营管理权。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委托人对代理人的经营策略一无所知,而经营者则能够准确把握经营行为可能造成的风险。此时若代理人擅自将委托人的资金投放到高风险领域,便会造成银行内部道德风险。作为委托人的银行内部员工如果为了追求一己私利,很可能通过内部身份将客户资金投向民间借贷或与为企业提供虚假信息骗取银行信贷资金。2。借款方的道德风险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难以解决,造成商业银行无法准确掌握借款方的经营状况、利润率等信息.部分经营状况较差的企业通过正常渠道无法获得银行贷款,便利用信息不对称通过编制虚假财务报表、提供虚假担保等途径,将自己包装为优质企业以获得银行
7、贷款。具体包括:(1)在申请贷款前,作为借款方的企业对资金实力、盈利能力等方面具有信息优势.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能通过隐藏自身缺陷,降低贷款成本.这就造成银行贷款实际风险远高于表面风险。(2)在申请贷款时,商业银行为了控制信贷风险,通常会要求企业提供抵押或第三方担保.然而从企业角度而言,依旧可以通过提供虚假验资报告等方式骗取银行信任.在企业无力偿还贷款时,银行很可能因抵押物价值虚高遭受损失。(3)在银行放款后,银行无法准确掌握信贷资金流向。一旦企业为了获取高回报违规使用信贷资金,甚至作为高利贷投放至民间借贷市场。3.信贷风险集中 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为了追求利润,将信贷资产集中投放到个别行业或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商业银行 信贷风险 控制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