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安全领域中纵深防御概念的产生、发展和存在的问题.pdf
《核安全领域中纵深防御概念的产生、发展和存在的问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安全领域中纵深防御概念的产生、发展和存在的问题.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核安全领域中纵深防御概念的产生、发展和存在的问题 汤搏【摘 要】This article briefly introduces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DefenseinDepth concept in nuclear safety area and discusses the existing issues and debates on the concept.%本文对核安全领域中纵深防御概念的产生和发展做了扼要介绍,并且对纵深防御概念存在的问题和争论进行了讨论。【期刊名称】核安全【年(卷),期】2016(015)003【总页数】7 页(P1
2、-7)【关键词】核安全;纵深防御;多道屏障【作 者】汤搏【作者单位】国家核安全局核电安全监管司,北京 100034【正文语种】中 文【中图分类】TL364+1 纵深防御概念是核安全领域中最耳熟能详的概念之一,是确定论安全要求的重要基础,一些出版物还将其上升到“纵深防御原则”、“纵深防御要求”或“纵深防御哲学”。日本福岛第一核电厂事故后,为了改进核电厂的安全,一些国家或组织提出“进一步加强纵深防御”。如 IAEA 在其新出版的核安全标准“Safety of Nuclear Power Plant:Design”SSR-2/1(Rev.1)中强调:“纵深防御的各个层次之间必须尽实际可能地相互独立”
3、,以及“纵深防御的各个层次必须尽实际可能地相互独立,避免一个层次的失效降低其他层次的有效性。特别是,用于设计扩展工况的安全设施(例如对于缓解燃料熔化事故后果的设施)应尽实际可能地与安全系统独立”。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做为纵深防御概念的创建者,美国人对纵深防御概念(应该注意的是在美国的许多文献表述中,经常不使用术语“纵深防御概念”,而仅仅使用“纵深防御”(defense-in depth),以及如何设置纵深防御层次和如何判断满足纵深防御概念等,迄今为止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和统一的官方定义和解释,而在其与核电安全直接相关的联邦法规中也很少提到纵深防御概念,如仅在 10CFR Part50 的 App
4、endix R 中提到:“在安全重要区域,防火大纲通过将纵深防御概念延伸到火灾防护来达到如下目标:(1)防止着火;(2)迅速探测、控制和及时扑灭火灾;(3)对安全重要的系统、构筑物和设备提供保护,以使未能及时扑灭的火灾不影响电厂的安全停堆”。日本福岛第一核电厂事故后,美国核管会原计划到 2015 年底能够出版一个文件,给出纵深防御的官方定义和纵深防御充分性的技术解释,但 2016 年 3 月 9 日,美国核管会批准了其工作人员在 SECY-15-0168“RECOMMENDATIONS ON ISSUES RELATED TOIMPLEMENTATION OF A RISK MANAGEMEN
5、TREGULATORYFRAMEWORK”中所提的建议,不再发展一个确定纵深防御充分性的正式官方定义和准则。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本文认为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是十分必要的。这种探讨不但能够加深对纵深防御概念的理解,而且可以加深对核安全基本概念的理解。詹姆斯马哈菲在其著作 原子的觉醒中生动描述了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芝加哥 1 号的首次临界过程:“下午 3:30,费米下令把镉棒再升高 6 英寸,韦尔照做了。扬声器里不断传来嗡嗡的碰撞声。费米透过喧嚣的声音喊到:再提高 1 英尺,于是韦尔又提高了 1 英尺。费米仍然非常自信,转过身来对康普顿说到:马上就要成功了。这个反应堆马上就要成为自持的了。中子读数将
6、要不断上升,不会再平延了。他打开计算尺开始计算。他快速地用计算尺计算,并把计算出的数据写在背面。中子的读数一直没有减少。3 分钟后,费米进行了另一项计算。人们争先恐后地想要看中子计数器的读数。威尔科克斯奥弗贝克离计数器最近,他开始大声地读出计数。扬声器里传出连续地嗡嗡声,已经很难根据声音判断中子的数量。在整个试验过程中,费米一直很平静,还显得有些神秘。但是他突然停下了计算,笑着说:现在这个反应堆已经自持了,现在的曲线已经是指数曲线了”。芝加哥 1 号首次临界的成功证明了反应堆原理的可行性,也似乎证明了核物理学家们理论掌握的准确性。顺理成章地,下一步应该是建设用于核材料生产的反应堆。但美国政府清
7、楚地认识到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的差异,所以生产性反应堆的建设和运行没有继续委托核物理学家们进行,而是承包给杜邦公司,一个从事化学工程的公司来完成。在汉福特 B 生产堆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杜邦公司的化学工程师们根据自己的工程经验,坚持在设计中留有裕度。而汉福特 B 在初期的运行中,确实发生了反应堆的意外自动停堆事件。后续调查表明,自动停堆的原因是当时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的现象,“氙中毒”所导致,即所谓反应堆掉入了“碘坑”。这进一步证明了留有设计裕度的重要性。许多文献认为,杜邦公司在汉福特 B 生产堆建设过程中坚持留设计裕度的做法是纵深防御概念的起源。我们从这个纵深防御概念产生的过程中也可以看出,采用纵
8、深防御概念,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弥补人类认知能力的有限性而导致的不确定性。但后续我们要讨论到,纵深防御概念的这个理论基础是不完备的。历史上描述纵深防御概念的文献有很多,这里仅选一些有代表性的典型例子。(1)1957 年,在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出版的 WASH-740 报告 大型核电厂重大事故的理论可能性和后果中,提到“多重防线”的概念。(2)最早对纵深防御概念作出系统阐述的是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的克里福德贝克,他在 1967 年对国会原子能联合委员会做陈述时描述:“为了安全,在反应堆设施的实体系统中建立了三道基本防线。在安全防护中第一道和最重要防线是在对安全重要的基本反应堆系统的设计、建造和运行中达到卓越
9、的质量,以保证很低的事故概率。这个目标的重点反映在:选择合适的材料、设备制造的质量控制、严格的检查和试验体系、合适的技术和工作质量的控制。在关键设备和系统上采用高标准的工作实践要求,如失效安全设计原则、冗余和后备、纵深防御、关键点额外的安全裕度。纵深防御原则通过防止裂变产物逃逸的系列屏障体现:有很高滞留能力的陶瓷氧化物燃料;燃料芯块被密封在紧密的不锈钢或锆包壳中;堆芯被密封在高度完整的、经过承压试验的主冷却剂系统中;反应堆被高度完整的、经过承压和泄漏率试验的安全壳构筑物完全包围。有计划的设备核查和维护大纲,异常事件、失效和功能失误的及时和全面的研究及纠正措施。优秀运行管理原则的有力要求和良好定
10、义,胜任和良好培训的人员,清晰的责任分配,纸面的程序,程序升版的审核和平衡,对运行的定期内部审查。第二道防线由设施设计的事故预防安全系统所组成:这些系统是为了防止差错和扰动升级为事故,包括冗余的控制和停堆装置,独立来源的应急动力,应急冷却系统。第三道防线由限制后果的安全系统组成,这些系统被设计成限制或减少事故情况下裂变产物向环境的释放,包括安全壳自身、安全壳喷淋和洗涤系统、安全壳冷却系统,和安全壳内部的过滤收集系统”。我们看到克里福德贝克的阐述已包括了今天纵深防御概念的许多要素,但克里福德贝克自己似乎把纵深防御定义为多道屏障。(3)1969 年,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的一个内部研究组在文件 原子能委
11、员会关于反应堆执照计划的报告中认可了纵深防御概念,但强调应该将纵深防御的重点放在第一道防御线,即通过设计、建造、试验和运行使核电厂以一个可靠的和可预计的方式完成正常和非正常运行。(4)1971 年,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在一个公众立法听证会的证言中用专门章节阐述了纵深防御。这个听证会是为了制定轻水堆应急堆芯冷却系统的临时验收准则召开的。证言中陈述:“因而,安全目标是防止放射性对公众的照射。这个安全目标能够通过应用纵深防御概念,达到尽管不完全,但高度的保证。主要的防线是事故的预防。全部安全重要的构筑物、系统和设备必须被设计、建造和运行为事故发生的概率很低。不管已经采取的预防措施,必须提供保护
12、系统以作为第二道防线,以纠正预计的偏差。尽管前两道防线已使事故的发生极不可能,必须通过安装工程安全设施来提供第三道防线,以减轻假想重大事故的后果”。(5)另一份比较重要的文件是 1972 年发布的 WASH-1250核动力反应堆(轻水冷却型)和相关设施的安全。在其中的第二章“保证安全的基本哲学和实践”中陈述:“支撑原子能委员会的程序和监管标准,以及支撑工业界实践的基本哲学,是经常称为 纵深防御的哲学”。它接着阐述:“前面的讨论已经涉及防止放射性外逸的多道屏障的应用,然而同等重要的是,必须保证这些屏障不被非正常瞬态所危害。在这个方面,工业界致力于在法规、程序、准则和标准等管理边界允许的变化范围内
13、,通过使用 纵深防御的设计哲学来保护电厂、运行人员,以及公众的健康和安全”。与克里福德贝克对纵深防御概念阐述的最大区别是,WASH-1250 将纵深防御概念确定为保护多道屏障,而不是多道屏障自身。(6)有趣的是,在美国联邦法规的其他章节中,如实体保卫、核材料、厂址选择等方面,倒是多处提到纵深防御。如在 10CFR73.54“数字化计算机及通信系统和网络的保护”中要求:“应用和维持纵深防御防护策略以保证对网络攻击的探测、响应和恢复能力”;10CFR73.55“在核动力反应堆执照活动中防止核破坏的实体保卫要求”中提到:“通过所需系统、技术、大纲、设备、支持过程和实施程序的一体化提供纵深防御,以保证
14、实体保卫大纲的有效性”;有关特种核材料要求的10CFR70.64 中提到:“设施、系统设计和设施布置必须基于纵深防御实践”。10CFR70.64 还给出了一个纵深防御实践的定义:“纵深防御实践意味着一种设计哲学,应用于从开始到整个设计过程,基于提供多层次的保护,以致健康和安全不完全依赖于设施设计、建造、维护和运行的任何单一因素。纵深防御实践的正效果是保守设计的设施和系统,将对故障和外部挑战具有较大的承受能力。通过完整安全分析得到的风险视角能够用于完善最终设计,以使注意力放在高风险潜在事故的预防和缓解上”;10CFR Part100 中提到:“对于反应堆厂址,核管会倾向于采用传统的纵深防御方法以
15、保护公众的安全。在评价厂址申请时,远离人口中心仍然是并且继续是一个重要的因素”。(7)纵深防御概念在其他的美国多份文件中也有表述,但这些表述经常是多样化的。如在先进核电厂监管的政策声明中表述:“设计通过防止放射性释放的多道屏障,以及减轻可能的严重事故后果来体现纵深防御哲学”。安全目标的政策声明中将纵深防御联系到补偿概率风险分析的不确定性。而有关概率风险分析技术的政策声明中又陈述:“通过定量化防护的水平,以及帮助识别和关注弱项或过度保守的监管要求,概率风险分析技术将继续支持核管会的纵深防御哲学”。(8)1988 年,国际原子能机构出版了 INSAG-3核电安全的基本原则,其中提到:“全部安全相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 领域 纵深 防御 概念 产生 发展 存在 问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