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汇总.pdf
《文言文翻译汇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翻译汇总.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8 2011 年高考文言文翻译、断句汇总 2011.11.28 一、(全国新课标卷)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答案:整理弓箭再次射中靶心,观看的人赞叹,皇上亲自赐酒犒劳他。解析:注意“整弓、中、诵叹、劳之”的翻译和整句句意。(2)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答案:何灌来到,请求入见,皇上不允许,而命令他把守西部边角。解析:注意“乞、控守、隅”的翻译,补充出“不许”的省略和整句句意。二、(全国大纲卷)11.把第一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译文:熊鼎到任,奏请罢免
2、不称职的官员数十人,各个部门安定清平。解析:译出大意给 1 分:“奏罢”、“有司”、“列部”三处,每译对一处给 1 分,定语后置 1 分。(2)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译文:皇帝派遣使者慰劳,赐给裘皮衣服和帽子,又派中使赵成宣召熊鼎。解析:译出大意给 3 分,“裘帽”、“复遣”两处,每译对一处给 1 分。三、(天津卷)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1)其人亦必自审其无可让而后为之。(3 分)(2)今与足下并生今世。(2 分)(3)皆汲汲于名,而唯恐人之不知吾也。(3 分)【译文】(1)那个人也一定要考虑(或审视)自己没有可以推让的人然后再作序。(
3、2)现在我和你共同生活在当今时代。(3)都急切地追求名声,而唯恐人们不知道我。【试题分析】(1)审、让;(2)足下、省略句式;(3)汲汲、不知吾【高考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易错提醒】倒装句 2/8【备考提示】文言文翻译要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审视句子特点,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四、(重庆卷
4、)1l.(1)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 7 分)此辈迫饥寒为盗,抚之甚易,迫即走楚壤藉寇耳。(3 分)答案:这些人是为饥寒所迫沦为盗贼的,安抚他们很容易,如果威逼,就会使他们跑到楚地去依靠强盗了。解析:注意“迫”、“抚”、“走”、“藉”的翻译。斥止验问得实,立缚送大帅斩以徇,由是兵卫肃然莫敢犯。(4 分)答案:(江皋)呵斥他们停下来,审问得到实情,立刻捆绑起来送到大帅那里斩首示众,从此驻军纪律严明,没有谁敢危害百姓了。解析:注意“验问”、“徇”“由是”“肃然”的翻译。五、(山东卷)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勿惧以罪,勿止以力。(“
5、惧、止”使动用法。)译文:(治理百姓的人)不要用刑罚让百姓害怕,不要用强力阻止百姓。(2)出令不改,则民正矣。(“正”,形容词做动词。)译文:(国君)发出的政令不随意更改,那么百姓就会走上正轨。(3)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本事”:古今异义)译文:国君您想要称霸诸侯成就大事吗?那么就一定要从它根本的事情做起。六、(广东卷)翻译下面的句子。(6 分)公募善泅者,持利锯匿上流水中。答案:罗提督招募善于游水(或:泅渡)的人(或:士兵/勇士),(让他们)拿着锋利的锯子隐藏(或:躲藏/藏匿)(在)上游的江水中。(3 分。泅、上流、句意,各 1 分)并请文人历叙其事,洵奇男子也。3/8
6、 答案:(罗提督)还(或:并且)邀请(或:延聘)文人(或:读书人)详细地(或:清晰地)记载他(做贼)的事情,(这种胸襟),确实是个非凡(或:异乎寻常/奇特/奇异)的男子汉啊。(3 分。历、洵、“洵奇男子也”句式,各 1 分)【补注】洵,诚然,确实。诗邶风静女:“洵美且异。”七、(江苏卷)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译文:(陈公弼)拆毁几百处惑乱人心的祠堂,强制巫师务农的人有七十多家。解析:翻译此句关键在于理解“淫”“勒”两词的意思,而且还不能一味依据词典的解释,而应依据上下文的语境对这些词进行合理的揣度,所以“淫”解释为“迷乱”“惑乱”比较好
7、。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译文:(陈公弼)亲自处在队伍的前列,命令士兵把弓箭拉满但不要射出。解析:此句的翻译,关键把握“前行”“居”“持满”,这些都得根据上下文语境来作出正确的译解。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译文:(陈公弼)饶恕并流放了他,把其余的士兵全部交给下属使唤,并且用他们来把守仓库。解析:此句的翻译,关键要把握“贷”(严惩不贷)“流”和句式以及语顺。八、(福建卷)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1)吾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3 分)(2)观其命亭之意,亦足以少见其为人矣。(3 分)答案:(1)我为你新修那座这亭子,并重新命名为“一柱”,
8、可以吗?(2)(我)体察李维肃给新亭命名的用意,也能据(此)约略看出他的为人。【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注意联系前后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文从句顺。【解析】第(1)题翻译时要注意“新”是形容词作动词“新修”;“更”是动词“重新”,“题”也是动词为“命名或题名”的意思;“可乎”表反问语气,也要体现出来。第(2)题翻译时应补出省略的主语“我”。本题的难点为虚词“以”字的用4/8 法。“以”在这里作介词,引出动作、行为的工具或凭借,可译为“凭、根据”等。“少”为通假字通“稍”,可译为“约略、大概”等。九、(安徽卷)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
9、伯兄骤闻而骇之,曰:“然则吾将试汝。”(2)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贿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答案:(1)长兄突然听到他这样说,感到很吃惊,说:“既然这样,那么我要考考你。”(2)有个押运粮饷的官员因为放弃押运逃跑,在路上死了,这个官员的孙子通过行贿请求把祖父列在因公事而死的人物中,先生训斥并且赶走了他。【试题解析】第(1)句中的关键词“骤”、“骇”、“然则”、“试”,分别翻译为“突然”、“感到吃惊”(意动用法,把当作惊讶的)、“既然这样,那么”、“考试、测试”。第(2)句中的关键词是“以(弃运走)”、“道”、“死事”、“退”,分别翻译为“因为”、“在路上”(名词作状语)、“为公事而
10、死”、“让退下”(使动用法)。十、(浙江卷)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 分)(1)若子才,无施不可,焉用赠?(3 分)答案:至于你的才华,没有什么不能干好的,哪里需用赠物(的方式来警策)?(2)臣愿抚之,无使劳而生怨。隋监未远,不可不察。(4 分)答案:我愿意去安抚他们,不要使(他们)因劳累而产生怨愤。隋朝的教训离今天不远,(我们)不能不省察。(“监”通“鉴”。)十一、(四川卷)11把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一日,携楮币谐富家易谷种,值大雪,立门下,人弗之顾。(5 分)答案:一天,(吕徽之)带上纸币到富人家买谷种,正遇大雪,站在门口,(那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言文 翻译 汇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