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军民大生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pdf
《初中音乐《军民大生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音乐《军民大生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军民大生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军民大生产,表现歌曲的劳动节奏特点及乐观精神。2.通过本课的演唱、欣赏和创编,能够理解、掌握劳动号子。教学重点:通过演唱、欣赏和创编,能够理解、掌握劳动号子。教学难点:切分节奏;升 4 的音准。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示“劳动号子”(动作一致,协调、统一发力)1.设置问题:(1)老师想要移动桌子,请几位男同学帮忙。(学生尝试)(2)我们应该怎样抬,才能把钢琴平稳地抬起来?(学生讨论)(3)引导学生喊口令“1,2,3”,喊口令的作用是什么?(统一发力)2.揭示:我们中国民歌三大体裁是什么?二、学唱军民大生产,感受“
2、劳动号子”(调动情绪、一领众和)1.引入音乐,体会号子的情绪作用。师:经过不断地发展,在相同的节奏中加入丰富的语言,甚至旋律,劳动号子就成为了歌曲。请欣赏歌曲军民大生产。(军民大生产)2.聆听军民大生产,学生交流。(1)设问:在这样的劳动号子下劳动的心情和在单纯的喊口令下劳动的心情有什么不一样?(调动情绪)(2)作品简介 3.复听 师:哪一句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这些句子加在歌曲里有什么作用?(衬词句,“西里里里 察拉拉拉 嗦啰啰啰 太”的作用、并解决拗口衬词的念唱)(1)讨论作用:这些具有劳动特色的衬词渲染了歌曲热烈、欢腾的气氛。(多用衬衫词 即兴创作)(2)按节奏读一读 5.师生合作念第一、
3、二段歌词。6.学唱第一、二段歌词。师领,生唱衬词部分。再交换。自学后三段歌词。8.完整唱歌曲军民大生产。9.讨论歌曲的演唱形式:(一领众和)10.分角色,跟音乐唱。11.小结劳动号子 三、拓展,了解本土“劳动号子”师:刚刚我们唱的歌曲军民大生产是甘肃著名的劳动号子。在我们嘉兴海盐,也有我们特有的劳动号子海盐塘工号子。四、创编,掌握“劳动号子”(即兴创作)师:“劳动是生活,生活中的很多有意义的事情我们都可以当做音乐的素材来歌唱,就如我们学校生活中有大扫除就可以歌唱呀?”1.学生分组创编 2.以师生大扫除为题,用军民大生产的旋律,唱一唱自己创编的劳动号子。五、小结下课 师:“音乐源于生活。我们的生
4、活处处充满了音乐,让我们热爱音乐、热爱生活。只要你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生活的眼睛,那么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创作出非同凡响的音乐。”板书设计:军民大生产劳动号子 统一发力 一领众和 调动情绪 多用衬词 即兴创作 学情分析 我认为,分析学生状况应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尽可能从学生的“已知”、“未知”、“能知”、“想知”和“怎么知”等五个方面全面分析学生情况。刚开始上课学生不能马上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学生对基本的音高、节奏、拍、调的掌握缺少系统 学习,如果按教材的课程安排上,学生接受起来就会感到困难。所以在刚接手的时候,开始的几堂课我没有上新课而是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普及,从后来的结果看确实起到了磨刀不误砍柴工
5、的效果。音乐课如果单单只是教唱几首歌曲是不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的,要通过唱、练、赏、游的方式让学生能对音乐产生兴趣,特别是能学会欣赏不同国家、民族及不同风格的音乐,通过音乐来起到美育的作用。由于我校学生来自农村,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别,对于有特长的学生,我会尽量给予他们展示的机会,在教学中,有些学生能通过点拨就可以学会,而有些学生则要进行反复的训练。学习乐理知识有时让学生感到枯燥,甚至个别学生会感到厌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上课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的方式进行。我的竞赛中每次都设有奖励分和处罚分,奖励分主要是奖励给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小组,个别能抢答出老师提出的问题的个人也可以为小组获得奖励分;处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军民大生产 初中 音乐 军民 生产 教学 设计 情分 教材 分析 课后 反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