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pdf
《初中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龙源期刊网 http:/ 初中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朱冉洁 来源:疯狂英语教学版2016 年第 07 期 摘 要:在英语阅读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提问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方式进行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本文基于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理论,将教师的课堂提问类型分为展示型问题、参阅型问题和评估型问题。以 2015年“江、浙、沪”名师英语阅读课有效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中,金华外国语学校某教师的莫泊桑短篇小说 The Beggar 阅读课为例进行案例分析,解读不同的课堂提问类型对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作用。关键词:批判性思维能力;课堂提问类型;问题设计;阅读教学 1.批判性思
2、维能力 批判性思维能力(critical thinking)又称思辨能力,指高级或第二层次思维,其内涵是运用恰当的评价标准,进行有意识的思考,最终做出有理据的判断(文秋芳 2009)。在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可以通过预测、分析、质疑、推断、总结、评判等批判性思维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张淳 2009)。在中小学英语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有效的提问(Clasen 1990)。通过教师有效的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方式进行思考,从而提高其批判性思维能力。由此看来,教师课堂问题的有效设计对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至关重要。2.课堂提问类型 多层次、多角度、有思维
3、含量的问题设置是批判性阅读教学的重要特征。合理有效的问题设置能激发思考,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贵丽萍 2011)。在英语阅读课堂中,教师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问题的类型在教学中有不同的划分方法,本文基于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分类法,将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分为展示型问题、参阅型问题和评估型问题(梁美珍 2011),此三类问题的思维层次大体可以跟布鲁姆的认知目标的 6个层次进行两两配对,其关系如下表所示。龙源期刊网 http:/ 展示型问题一般出现在文本阅读的初始阶段,教师对文本中的词句、细节信息或篇章结构进行提问,学生可以通过表层理解、快速查
4、找文本便能回答该类问题,其答案一般是唯一的;参阅型问题是在学生理解文本的基础上,为进一步理解挖掘文本信息而设计的问题,学生回答该类问题需要参阅文本信息,并结合自身的认知和经验,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推理和总结后得出结论;评估型问题一般用于文本处理的最后阶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总结和运用。3.案例分析 本文以 2015年“江、浙、沪”名师英语阅读课有效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中金华外国语学校某教师的莫泊桑短篇小说 The Beggar阅读课为例进行案例分析。3.1 展示型问题:理清文本脉络,活化文本信息 展示型问题是教师为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而设计的主要问题类型。教师可以按照一定的逻辑线索或发展关系将文
5、字形式的阅读内容灵活转化成其他形式:如流程图、表格、网络图、时间线等。在本案例中,教师要求学生阅读文本,并根据文本信息完成乞丐的基本信息表格,此类问题均为展示型问题,表格中的问题有:“Whats the name of the beggar?”“Why did he become a beggar?”“How was his health condition?”“Whats the attitude of villagers attitude towards him?”等。这些问题都是典型的展示型问题,能够帮助学生梳理文本,形成对文本理解的基本框架。同时,这些展示型问题紧密联系,层层递进,符合
6、学生的思维,并为下文对学生进一步的思维训练做好了铺垫。本案例中有一个巧妙的展示型问题,符合梁美珍提出的“活”的展示型问题的设计策略:即拓宽文本信息转换的角度,增加文本信息转换的维度,提高思维含量(梁美珍 2011)。该教师对第 5段中的一个句子进行了挖空处理,该句子为:For three hours he continued his_ journey but received not a half penny for his pains.教师提问:Can you find a proper word to fill the blank?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给出了合适的词
7、汇,教师进一步追问,让学生给出相应的理由。这样的展示型问题通过巧妙的设计,能帮助学生仔细阅读文本,龙源期刊网 http:/ 并根据上下文进行分析推理,做出有理据的判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邀请几位学生给出自己的词汇和相应的理由后,引导学生关注该句子的最后一个词 pains,并向学生展示了原作者使用的词汇:painful。在此基础上,该教师进一步提问:Why was it a painful journey?该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对文本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和深入思考,体会主人公艰难而又痛苦的处境。这样的展示型问题不仅能帮助学生理清文章信息和行文脉络,且能引导学生根据文本信息进行有理据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生 批判性 思维能力 培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