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诗词研究.pdf
《李清照诗词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清照诗词研究.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李清照诗词研究 李清照是我国南北宋之交的一位著名女词人,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特殊地位的女文学家。历代以来对其词作的艺术成就,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李清照把女性的柔情美、诗人的理想美和性格的阳刚美融为一体,形成自已独特的艺术个性:婉中见直,柔中有刚。李清照词的语言有着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她遣词造句,自出机杼,创造了自然率真的语言。正是由于词人的独具匠心,使词的语言通俗而又雅致,常见而又觉得新鲜。她的词作发臻于完美的艺术技巧,充分展示了其个性,揭示了女性生活中婉美、多情的一面,她的词作就是她的一部思想情感的发展史。她的“易安体”词对我国古典诗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地影响,被推为“婉约之宗”。本文试着
2、剖析易安词的艺术特征,易安其人的思想感情轨迹,来认识她,学习她。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今山东济南人,出身于书香味浓郁的上层士大夫家庭。良好的家庭环境,使李清照受到了很深的影响,父亲李格非对其的管理和教育宽松且开明。李清照从小能够博览群书,读经史、诸子百家、诗词歌赋、笔记小说,在知识的海洋里汲取了丰富的养料。李清照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反对以作诗之法作词,严分词与诗的区别,重视词自身的艺术特点,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艺术风格独特,形式上善用对比、白描手法,状物抒情,细腻精巧,曲折尽意,语言清新自然,音律和谐优美,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被称为“易安体”,把婉约词推向高峰,
3、对后世影响很大。其词现存七十多首,总体来看完整地反映了李清照一生的情感轨迹。前期作品多写其悠闲生活、闺房相思,内容缺乏深意,如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后期多抒发孤寂凄凉的身世之感,情调感伤,并寄寓了对中原故土的怀念之情,风格曲折深隐、哀婉凄凉,如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本文将从词作的艺术风格的独特性、语言运用的创新性和其词清晰地反映其思想情感的发展历程三个方面来论述 一、艺术风格的独特性(一)婉约中的丈夫之风。自明以来论词以婉约、豪放为限。所谓婉约,就是以委婉曲折的手法来抒发含蓄微约的感情,简言之即“曲径通幽”。然而同是婉约,易安词的个性化色彩更为明显和突出。李清照扬长避短,把女性的柔情美,诗
4、人的理想美和性格的阳刚美融为一体,形成自已独特的艺术个性:婉中见直,柔中有刚。即前人所云“李易安词无铅粉气”,醉花阳是词人向爱人倾吐重阳佳节深切思念之情的名篇:薄雾浓云愁永尽,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上片写白昼、夜间的孤独难熬,下片追忆从前夫妻同赏秋菊,而以“人比黄花瘦”作结,传达了自己因刻骨镂心的思念而面容憔悴的情形。全词无一字言及相思,而相思之深切又充溢字里行间,可谓委婉含蓄,“无一字不秀雅”,但意思却直率明白,“令人再三吟咀而有余味”。李清照词风韵之多样性,以及其“神骏之致”,最集中地体现在其词中所谓“倜
5、傥丈夫气”上,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易安词中激荡着大胆、强烈、真率的感情,易安词与传统的词有所不同。李清照为人,爱则热烈,愁则浓重,思之刻骨,怨之断肠,形诸笔墨,则是抒情大胆、强烈、真率。刻骨的相思和浓重的愁怨,本是易安词的重要内容之一。她词中所表现出的相思缠绵、离愁别绪,却于“话中有骨”,而不似一些婉约词人陷入姚鼐所言的“颓废而幽”的境地。如“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凤凰台上忆吹箫)同时,易安词反映了作者孤傲的性格和超旷的情怀,因而构成了高远的意境。李清照“才高学博,近代鲜伦”,处两宋交替之际,士大夫多沉溺苟安之中,常有众浊我清,众醉我醒之感。反
6、映在词作中,则是其弧傲的性格特征。“雪里已知春信至,此花不与群花比”(渔家傲寻里已知)、“屈平陶令,风韵正相直”(多丽小楼寒)。显然,在这些词句中,作者把自我注入了这些所咏的花木中,梅之超群,菊之高洁,桂花之脱俗,银杏之纯净,实际上都是词人自我写照。易安词所表现的情感,压抑而能自振,哀怨而能自拔,凄苦而能自强,显示了强烈的自我意识,顽强坚毅,其词中豪气正蕴于此。(二)多样性的创作手法。李清照词作表现手法绚丽多彩,千姿百态,充分表现了她高超的艺术造诣和创作才能。易安词表现手法新颖巧妙,主要表现在:1、善于移情于物。李清照喜欢将个人的主观感爱揉合于客观景象中,使景物成了感情的载体,既增强了词的含蓄
7、性,又丰富了词的意韵。如醉花阴中的起拍,作者把自己的主观感“愁”与“难熬”,分别揉进了客观的空间景物与时间中,巧妙地再现了自己的孤独寂寞,传达出对爱人的深切思念。2、善用对比。李清照一生的际遇就是一种强烈鲜明的对比,她把这种传统手法予以翻新,将对比运用于全篇的艺术构思中,如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天真单纯的佳女(卷帘人)与“浓睡不消残酒”的主人形成对比,突出了抒情主人公的多愁善感和细腻多情;永遇乐、落日熔全通过良辰佳节个人处境和情绪前后截然相反的对比,传达出作者思慕昔日家园与忧愤目前时局的心情。她又将虚实融为一体,进行对比,使时空高度浓缩。如南歌子、天上星河转词人将“天气”、“衣”、“情怀”与往
8、昔比较,目下为实,从前为虚,实虚参照,形成对比,完美地表达了作者的心境和情绪。3、善于熔铸典故和前人诗词。据统计,李清照现存诗词中,用典及点化前人诗句者近半。这既与秦观的“少故实”不同,也不象黄庭坚“尚故实而多疵病”,更无辛弃疾“掉书袋”的习气。其显著特点一是多用人们熟悉常道之典,为避生僻晦涩;二是由作者意旨流摄,创意新颖,拓深了词作内涵;三是把典故用通俗口语表现,明白晓畅,灵动自然。比如“鸿雁传书”,易安词中所用典故较多,且多出新意。如“云中谁寄绵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剪梅)、“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相识”(声声慢)。这既用典,又似触景生情,生动地反映出作者彼时彼地的复杂内心世界,率
9、真自然,明白易晓,典故与词境水乳交融,达到了“点铁成金”、脱胎换骨、以故为新的境地,构成完美的艺术整体。4、善用铺叙手法。李清照写词提倡抒情不可局促,要把感情展开,在凝炼中求得舒展。这种手法既能丰富人物形象,又能充分地表现作者的感情。在中,词人把自己的心情和节令、天气景象,等等结合在一起,融以对往事的追忆,过渡到眼前的伤感,既让它们纷沓而至,又让它们一排布阵,而且越写越细,越写越深,感情不断得到推进。当然作者在写作时铺叙手法的运用并非单一,为避免文章的呆板和感情的平淡,结尾警策语句,如一剪梅中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等等,都是步步推进,作者以铺叙的手法刻画
10、了抒情主人公的心理动态和行为动作,从而达到抒情的目的。5、她还常用白描手法,反衬手法,刻画人物渲染环境,将景与情自然巧妙地组织在一起,情因景而抒发得更加具体形象,景因情而充满了感情色彩,情景相生,韵味无穷。二、语言的创新性 李清照又是一个语言大师。她的词语独具风格,清新自然而又富有表现力。词不同于诗,词本身是用来歌唱的。这就要求词的语言大众化,口语化,既便于唱,又便于听。易安词的语言尤其注重了词的这一本色要求,这构成了易安词在艺术上的又一重要特色。(一)口语入词。她的语言明白家常,能“以寻常话度入音律”,推陈出新,化俗为雅。李清照能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如“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
11、雨、霎儿风”(行香子),全是口语,似信手拈来,全无雕饰斧凿痕迹。但细细品来,却又词蕴深意,言外有情。李清照对语言的锤炼正在于发掘生活中富有诗意的情感后,又能从口话中挑选最准确、最生动的语言来表达,所以能够在平易中显现功力,浅近中显现精美。(二)富有音乐之美。她本人对音律的造诣很高,懂得利用语言本身的自然音响和节奏来表达特定的情感,她特别善于运用双声迭韵来增强作品表达情感的效果。声声慢开拍连用十四个迭字,除了“觅觅”、“冷冷”之外,全是齿声字,读来齿牙敲击,短促轻细,造成了一种凄清的效果,用来表现词人孤寂、凄苦的复杂心理状态是再合适不过的。而最后几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李清照 诗词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