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氢技术方案.pdf
《制氢技术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氢技术方案.pdf(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前言 4 第二章 变压吸附的基本原理 17 2.1 吸附的概念 2.2 吸附剂 2.3 吸附平衡 第三章 工艺技术方案22 第一节 装置概况22 第二节 工艺技术方案23 2.1 工艺流程的选择 2.2 工艺流程简述 2.3 工艺操作参数 2.4 流程时序图 2.5 物料衡算表 2.6 装置公用工程消耗 第三节 装置技术特点29 第四节 工艺设备31 第五节 吸附剂33 第六节 控制系统及控制软件35 6.1 概述 6.2 基本控制功能 6.3 控制设备选型 6.4 生产装置安全措施和安全保护系统 6.5 控制软件及特点 第七节 程控阀与程控操纵机构44 第八节 装置占地面积与平
2、面布置46 第九节 装置定员47 第十节 技术保证48 第一章 前 言 公司具有丰富的总承包工程建设经验,拥有配备齐全的工艺专业、设备专业、机械专业、自动控制专业、电气专业、土建专业和环保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实力雄厚,职工 30 多人,高级工程师 8 人,从研究开发、工程设计、设备供货及施工安装到备品备件“一条龙”总承包服务。服务宗旨是全身心的投入并致力于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尽力为我们广大甲方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竭诚为甲方提供最先进、可靠的产品和优质、及时、周到的服务,高品质的技术和服务将是我们精诚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基石。变压吸附(PSA)变压吸附(PSA)技术是近 30 多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
3、新型气体分离与净化技术。其技术核心由工艺流程、吸附剂、吸附塔、程控阀门、控制技术等方面组成。在工艺流程上,变压吸附的五塔、六塔、七塔、八塔、九塔、十塔、十二塔流程都具有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的特点,可根据原料气组成、压力、产品质量、装置规模的不同,有机地将 TSA、PSA、VPSA 技术结合在一起,使气体分布效果更好、床层死空间更小的新型结构,并成功地实现了 3004800 的吸附塔的成功工业应用为甲方提供最合理、经济的工艺解决方案 第二章 变压吸附的基本原理 2.1 吸附的概念 变压吸附(PSA)技术是近 30 多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气体分离与净化技术。1942年德国发表了第一篇无热吸附净化空
4、气的专利文献。60 年代初,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首次实现了变压吸附四床工艺技术的工业化。由于变压吸附技术投资少、运行费用低、产品纯度高、操作简单、灵活、环境污染小、原料气源适应范围宽,因此,进入 70 年代后,这项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轻工及环保等领域。吸附是指:当两种相态不同的物质接触时,其中密度较低物质的分子在密度较高的物质表面被富集的现象和过程。具有吸附作用的物质(一般为密度相对较大的多孔固体)被称为吸附剂,被吸附的物质(一般为密度相对较小的气体或液体)称为吸附质。吸附按其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四大类,即:化学吸附、活性吸附、毛细管凝缩和物理吸附。变压吸附(PSA)气体分离装置中的吸附
5、主要为物理吸附。物理吸附是指依靠吸附剂与吸附质分子间的分子力(包括范德华力和电磁力)进行的吸附。其特点是:吸附过程中没有化学反应,吸附过程进行的极快,参与吸附的各相物质间的动态平衡在瞬间即可完成,并且这种吸附是完全可逆的。变压吸附气体分离工艺过程之所以得以实现是由于吸附剂在这种物理吸附中所具有的两个基本性质:一是对不同组分的吸附能力不同,二是吸附质在吸附剂上的吸附容量随吸附质的分压上升而增加,随吸附温度的上升而下降。利用吸附剂的第一个性质,可实现对混合气体中某些组分的优先吸附而使其它组分得以提纯;利用吸附剂的第二个性质,可实现吸附剂在低温、高压下吸附而在高温、低压下解吸再生,从而构成吸附剂的吸
6、附与再生循环,达到连续分离气体的目的。2.2 吸附剂 工业 PSA-H2装置所选用的吸附剂都是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固体颗粒,主要有:活性氧化铝类、活性炭类、硅胶类和分子筛类吸附剂;另外还有针对某种组分选择性吸附而研制的特殊吸附材料,如CO 专用吸附剂和碳分子筛等。吸附剂最重要的物理特征包括孔容积、孔径分布、表面积和表面性质等。不同的吸附剂由于有不同的孔隙大小分布、不同的比表面积和不同的表面性质,因而对混合气体中的各组分具有不同的吸附能力和吸附容量。吸附剂对各种气体的吸附性能主要是通过实验测定的吸附等温线和动态下的穿透曲线来评价的。优良的吸附性能和较大的吸附容量是实现吸附分离的基本条件。同时,要在
7、工业上实现有效的分离,还必须考虑吸附剂对各组分的分离系数应尽可能大。所谓分离系数是指:在达到吸附平衡时,(弱吸附组分在吸附床死空间中残余量/弱吸附组分在吸附床中的总量)与(强吸附组分在吸附床死空间中残余量/强吸附组分在吸附床中的总量)之比。分离系数越大,分离越容易。一般而言,变压吸附气体分离装置中的吸附剂分离系数不宜小于 3。另外,在工业变压吸附过程中还应考虑吸附与解吸间的矛盾。一般而言,吸附越容易则解吸越困难。如对于 C5、C6等强吸附质,就应选择吸附能力相对较弱的吸附剂如硅胶等,以使吸附容量适当而解吸较容易;而对于 N2、O2、CO 等弱吸附质,就应选择吸附能力相对较强的吸附剂如分子筛等,
8、以使吸附容量更大、分离系数更高。此外,在吸附过程中,由于吸附床内压力是周期性变化的,吸附剂要经受气流的频繁冲刷,因而吸附剂还应有足够的强度和抗磨性。在变压吸附气体分离装置常用的几种吸附剂中,活性氧化铝类属于对水有强亲和力的固体,一般采用三水合铝或三水铝矿的热脱水或热活化法制备,主要用于气体的干燥。硅胶类吸附剂属于一种合成的无定形二氧化硅,它是胶态二氧化硅球形粒子的刚性连续网络,一般是由硅酸钠溶液和无机酸混合来制备的,硅胶不仅对水有极强的亲和力,而且对烃类和 CO2等组分也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活性炭类吸附剂的特点是:其表面所具有的氧化物基团和无机物杂质使表面性质表现为弱极性或无极性,加上活性炭所具
9、有的特别大的内表面积,使得活性炭成为一种能大量吸附多种弱极性和非极性有机分子的广谱耐水型吸附剂。沸石分子筛类吸附剂是一种含碱土元素的结晶态偏硅铝酸盐,属于强极性吸附剂,有着非常一致的孔径结构和极强的吸附选择性,对 CO、CH4、N2、Ar、O2 等均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NA-CO专用吸附剂是由我公司和南京化工大学共同开发的一种专门用于吸附CO的吸附剂,其特点是通过在吸附剂载体上加入贵金属,使其对 CO 具有特别的选择性和吸附精度,从而大大提高 CO 的分离效果。碳分子筛是一种以碳为原料,经特殊的碳沉积工艺加工而成的专门用于提纯空气中的氮气的专用吸附剂,使其孔径分布非常集中,只比氧分子直径略大,
10、因此非常有利于对空气中氮氧的分离。对于组成复杂的气源,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需要多种吸附剂,按吸附性能依次分层装填组成复合吸附床,才能达到分离所需产品组分的目的。2.3 吸附平衡:吸附平衡是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吸附剂与吸附质充分接触,最后吸附质在两相中的分布达到平衡的过程,吸附分离过程实际上都是一个平衡吸附过程。在实际的吸附过程中,吸附质分子会不断地碰撞吸附剂表面并被吸附剂表面的分子引力束缚在吸附相中;同时吸附相中的吸附质分子又会不断地从吸附剂分子或其它吸附质分子得到能量,从而克服分子引力离开吸附相;当一定时间内进入吸附相的分子数和离开吸附相的分子数相等时,吸附过程就达到了平衡。在一定的温度和压
11、力下,对于相同的吸附剂和吸附质,该动态平衡吸附量是一个定值。在压力高时,由于单位时间内撞击到吸附剂表面的气体分子数多,因而压力越高动态平衡吸附容量也就越大;在温度高时,由于气体分子的动能大,能被吸附剂表面分子引力束缚的分子就少,因而温度越高平衡吸附容量也就越小。我们用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来描述这一关系,吸附等温线就是在一定的温度下,测定出各气体组份在吸附剂上的平衡吸附量,将不同压力下得到的平衡吸附量用曲线连接而成的曲线。下面给出的是吸附剂 YPBC-15B 对不同的气体组分在 38下的吸附曲线,从该曲线可以看出: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吸附剂对不同的气体组分的吸附容量是不同的,变压吸附氢提纯技
12、术正是利用吸附剂的这一特性,大量吸附强吸附组分而很少吸附弱吸附组分,从而使强吸附组分和弱吸附组分得以分离。不同气体组分 38下在活性炭类吸附剂上的吸附等温线图: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示意图:从上图的 BC 和 AD 可以看出:在压力一定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吸附容量逐渐减小。实际上,变温吸附过程正是利用上图中吸附剂在 A-D 段的特性来实现吸附与解吸的。吸附剂在常温(即 A 点)下大量吸附原料气中的某些杂质组分,然后升高温度(到 D 点)使杂质得以解吸。C B D T2 T1 Qtp 变压吸附 变温吸附 温度 T2T1 Qp P1 P2 吸 附 量 Qt 组分分压 A Adsorption Ist
13、hern(STATIC SORB AT 38C)1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吸附分压P/P0(KPa)Volume AdsorptionH2ArO2N2COCH4CO2C2C3从上图的 BA 可以看出:在温度一定时,随着杂质分压的升高吸附容量逐渐增大;变压吸附过程正是利用吸附剂在 A-B 段的特性来实现吸附与解吸的。吸附剂在常温高压(即 A 点)下大量吸附原料气中除的某些杂质组分,然后降低杂质的分压(到 B 点)使杂质得以解吸。吸附剂的这一特性也可以用 Langmuir 吸附等温方程来描述:PXiKPXiKAi211 (Ai:吸附质 i 的平衡吸附量,K1、K2:吸附常
14、数,P:吸附压力,Xi:吸附质 i 的摩尔组成)。在通常的工业变压吸附过程中,由于吸附-解吸循环的周期短(一般只有数分钟),吸附热来不及散失,恰好可供解吸之用,所以吸附热和解吸热引起的吸附床温度变化一般不大,吸附过程可近似看做等温过程,其特性基本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在实际应用中一般依据气源的组成、压力及产品要求的不同来选择PSA、TSA 或 PSA+TSA工艺。变温吸附(TSA)法的循环周期长、投资较大,但再生彻底,通常用于微量杂质或难解吸杂质的脱除;变压吸附(PSA)的循环周期短,吸附剂利用率高,吸附剂用量相对较少,不需要外加换热设备,被广泛用于大气量多组分气体的分离与纯化。在
15、变压吸附(PSA)工艺中,通常吸附剂床层压力即使降至常压,被吸附的组分也不能完全解吸,因此根据降压解吸方式的不同有可分为两种工艺:一种是用产品气或其他不易吸附的组分对床层进行“冲洗”,使被吸附组分的分压大大降低,将较难解吸的杂质冲洗出来,其优点是在常压下即可完成,不再增加任何设备,但缺点是会损失产品气体,降低产品气的收率。另一种是利用抽真空的办法降低被吸附组分的分压,使吸附的组分在负压下解吸出来,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真空变压吸附(Vacuum Pressure Swing Absorption,缩写为 VPSA)。VPSA 工艺的优点是再生效果好,产品收率高,但缺点是需要增加真空泵。在实际应用过程
16、中,究竟采用以上何种工艺,主要视原料气的组成性质、原料气压力、流量、产品的要求以及工厂的资金和场地等情况而决定。第三章 工艺技术方案 第一节 装置概况 1.1 设计规模 装置公称产氢能力:400 Nm3/h 处理焦炉煤气能力:1500Nm3/h 装置操作弹性:50150 操作时数:8400h/a 1.2 原料气条件 组成 H2 CO CO2 O2 CH4 N2 CnHm V%58.39 8.16 3.2 0.79 21.89 5.37 2.03 H2S HCN 萘 焦油 灰份 mg/Nm3 15 300 500 80 3.55 压力:22KPa 温度:40 流量:1500 Nm3/h 1.3
17、产品产量、规格 1.3.1 氢气 纯度:H299.9995 O22ppm CH41ppm 流量:400Nm3/h 出口压力:1.6MPa(G)出口温度:40 产品氢露点 -80 1.3.2 副产的解吸气 出口压力:40KPa(G)出口温度:100 1.4 装置界区:虚框内的内容为本投标范围 第二节 工艺技术方案 2.1 工艺流程简述 由于焦炉煤气组成复杂且产品氢纯度要求高,因而本装置工艺流程由压缩工序、预处理工序、变压吸附工序和净化工序组成。分别简述其流程如下:1)压缩工序 压缩工序:利用 1#制氢的 2 台三级往复式压缩机组成(1 开 1 备),(新增加一台三级往复式压缩机,排气量 2200
18、Nm3/h,提供给 1#制氢,三台压缩机互为备用)。然后进入预处理系统除去萘、焦油、NH3、H2S 及其它 C5 以上的重烃等化合物。处理后的焦炉煤气经压缩机第二、三级压缩至1.7MPa(G)后进入后续 PSA 氢提纯系统。2)预处理工序 预处理系统由 2 台预处理塔、1 台解吸气缓冲罐、1 台除油器、1 台解吸气加热器和 2台过滤器组成。来自压缩一段,压力为0.25MPa(G)的焦炉煤气进入预处理工序后,首先经过除油器分离掉其中夹带的油和水滴,然后自预处理塔底进入预处理塔,除去焦油和萘,硫化氢,氨及其它 C5 以上的重烃等化合物。系统由两台组成,其中一台处于吸附状态,而另一台处于再生状态。当
19、预处理塔吸附焦油,萘,硫化氢,氨及其它 C5 以上的重烃等化合物接近饱和时即转入再生过程。预处理塔的再生过程包括:12KPa 焦炉煤气 预处理 净化工序 PSA 工序 1.6MPa 产品氢 15-25KPa 解吸气 压缩 污水处理 压缩 a 降压过程 预处理塔逆着吸附方向,即朝着入口端卸压,气体排至煤气管网。b 加热脱附杂质 用 PSA 工序副产的解吸气经加热至 140后逆着吸附方向吹扫吸附床层,使萘、焦油、NH3、H2S 及其它在加温下得以解析的 C5 以上的重烃等化合物完全脱附,再生后的解吸气送回焦炉煤气管网。c 冷却吸附剂 脱附完毕后,停止加热再生气,继续用常温再生气逆着进气方向吹扫吸附
20、床层,使之冷却至吸附温度。吹冷后的解吸气也送回焦炉煤气管网。d 升压过程 用处理后的煤气逆着吸附方向将预处理塔加压至吸附压力,至此预处理塔就又可以进行下一次吸附了。3)变压吸附工序 变压吸附(PSA)系统由 1 台过滤器、1 台除油器、5 台吸附塔和 1 台顺放气缓冲罐组成。本装置变压吸附(PSA)工序采用 5-1-3 PSA 工艺,即装置由五个吸附塔组成,其中一个吸附塔始终处于进料吸附状态,其工艺过程由吸附、三次均压降压、顺放、逆放、冲洗、三次均压升压和产品最终升压等步骤组成,具体工艺过程如下:经过预处理后并经煤气压缩机压缩的净化煤气首先进入除油过滤器和除油塔除去气体中夹带的少量重烃及压缩过
21、程的润滑油,然后自塔底进入吸附塔中正处于吸附工况的吸附塔,在吸附剂选择吸附的条件下一次性除去氢以外的绝大部分杂质,获得纯度大于 99.9%的粗氢气,从塔顶排出送净化工序。当被吸附杂质的传质区前沿(称为吸附前沿)到达床层出口预留段某一位置时,停止吸附,转入再生过程。吸附剂的再生过程依次如下:a.均压降压过程 这是在吸附过程结束后,顺着吸附方向将塔内的较高压力的氢气放入其它已完成再生的较低压力吸附塔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是降压过程,更是回收床层死空间氢气的过程,本流程共包括了三次连续的均压降压过程,以保证氢气的充分回收。b.顺放过程 在均压回收氢气过程结束后,继续顺着吸附方向进行减压,顺放出来的氢气
22、放入顺放气缓冲罐中混合并储存起来,用作吸附塔冲洗的再生气源。c.逆放过程 在顺放结束、吸附前沿已达到床层出口后,逆着吸附方向将吸附塔压力降至接近常压,此时被吸附的杂质开始从吸附剂中大量解吸出来,解吸气送至解吸气缓冲罐用作预处理系统的再生气源。d.冲洗过程 逆放结束后,为使吸附剂得到彻底的再生,用顺放气缓冲罐中储存的氢气逆着吸附方向冲洗吸附床层,进一步降低杂质组分的分压,并将杂质冲洗出来。冲洗再生气也送至解吸气缓冲罐用作预处理系统的再生气源。e.均压升压过程 在冲洗再生过程完成后,用来自其它吸附塔的较高压力氢气依次对该吸附塔进行升压,这一过程与均压降压过程相对应,不仅是升压过程,而且也是回收其它
23、塔的床层死空间氢气的过程,本流程共包括了连续三次均压升压过程。f.产品气升压过程 在三次均压升压过程完成后,为了使吸附塔可以平稳地切换至下一次吸附并保证产品纯度在这一过程中不发生波动,需要通过升压调节阀缓慢而平稳地用产品氢气将吸附塔压力升至吸附压力。经这一过程后吸附塔便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吸附-再生”循环,又为下一次吸附做好了准备。五个吸附塔交替进行以上的吸附、再生操作(始终有一个吸附塔处于吸附状态)即可实现气体的连续分离与提纯。为了系统运行更加稳定,这次采用预升压工艺。4)净化工序 从变压吸附(PSA)工序来的氢气是含有少量氧气的粗氢气,纯度尚达不到要求,需要净化。粗氢气首先进入常温脱氧塔,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技术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