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的故事精选汇总.pdf





《梅兰芳的故事精选汇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梅兰芳的故事精选汇总.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梅兰芳的故事精选汇总 梅兰芳(1894 年 10 月 22 日-1961 年 8 月 8 日),名澜,又名鹤鸣,乳名裙姊,字畹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清光绪二十年(1894 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泰州。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梅兰芳的故事,方便大家学习。梅兰芳的故事 1 他是卓越的戏曲家,京剧表演艺术家,我国传统戏曲的代表。青年时代从艺在京剧表演艺术上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后来又勇于革新,编演新戏,使京剧在各方面都出现了新面貌。他所创立的“梅派”艺术,继往开来,影响深远。他还是让京剧世界的先行者,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大师。梅兰芳具有崇高的民族气节,品德,演技精堪,在艺术界和
2、人民群众中享有极高声望。刻苦学艺梅兰芳出生在一个京剧世家。他的祖父梅巧玲是早期京剧的名演员,是演旦角的。父亲梅竹芬也是京剧演员,在梅兰芳四岁那年就去世了。伯父梅雨田是有名的琴师和笛师,为京剧、昆曲伴奏,会戏很多。梅兰芳在长辈的熏陶下,从小就喜欢看戏、听戏。八岁的时候,他开始学戏了,学的也是旦角。男孩子学旦角,扮演女角色,唱、念、做,都要模仿女性,用假嗓唱、假嗓说。这就需要刻苦。一开始他的天赋条件并不好。有时候一出戏,老师教了多时,他还没有学会。有一次,一位老师见他学得慢,生气地说:“不行,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梅兰芳脸红了。他下决心一定要学出样子来,就用心琢磨、反复学。一段唱,一般唱六七遍就
3、会了,他却要唱二三十遍。渐渐地,他练出了一条又宽又亮又圆润甜美的好嗓子,唱出来让人特别爱听。成名之后,他有一次又见到最早教过他的老师。老师不好意思地说:“我那时候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您别这么说。”梅兰芳说,“我受您的益处太多了,当初要不是挨您一顿骂,我还不懂得奋发上进呢!”梅兰芳小时候,眼睛有点近视,眼皮下垂,眼珠也缺少神气。而旦角在台上的眼神特别重要。怎么办呢?后来他养了几只鸽子。每当鸽子飞起来后,他就用眼睛随着鸽子飞翔而转动,越望越远。这样天长日久,他的眼睛,毛病没有了,变得特别有神,直到老年,在舞台上演出,还是光彩照人。有些人总以为梅兰芳的艺术成就是天赋条件好,其实应主要归功于他的刻
4、苦学习,努力钻研。唱红了梅兰芳从十岁起就登台演戏了。十四岁那年,他搭喜连成的戏班,正式参加演出。“喜连成”后来改名叫“富连成”,是我国最有名的京剧科班,培养了许多京剧名演员,像侯喜瑞、马连良、谭富英等。梅兰芳和这个戏班一起演戏,又学了不少戏,丰富了自己的表演经验。刚开始演戏,梅兰芳主要是演唱工戏,就是在舞台上以唱为主,像二进宫、三娘教子、祭江、玉堂春等。这些戏,只要嗓子好,唱得字正腔圆,都能受欢迎。可是后来,随着清朝,社会进步了,群众对京剧的要求也高了,不再满足只听唱,而要求看那些有内容、有表演的戏。梅兰芳心想:“看来,只演重唱的青衣戏,不能满足要求了。我要把戏子放宽才好。”于是,他又向老师们
5、学了不少偏重身段、表情和武工的戏,像穆柯寨、樊江关、虹霓关等,果然受到欢迎。梅兰芳经常观看同行们的演出,从他们身上学习人家的长处,化为自己所有。昆曲,是一种古老又典雅的剧种,具有丰富的表演技巧。梅兰芳就又和前辈艺人学习昆曲,演出思凡、春香闹学、游园惊梦等名剧,这样,他的演技大大提高。还不到二十岁的时候,梅兰芳就在唱红了。后来,他到上海演出,也一炮打响。他那甜润大方的唱腔、俊美的扮相和细致的表演,受到观众的赞扬。本来,京剧的旦角戏不如老生戏“吃香”。旦角演员一般唱不了“大轴”戏,就是每场最后的一出。可自从梅兰芳出现之后,旦角戏能唱大轴了。许多人到戏园子看戏,就是为着他来的。梅兰芳的声望超过了前辈
6、人,连当时的“京剧大王”谭鑫培也说:“如今胡子(老生带胡子)唱不过旦角啦!”创造“梅派”梅兰芳打下了深厚的艺术功底,把传统剧目演得十分出色,得到了观众的承认。但是他并不满足。“我们要创新,演新戏。”他说,“我看了新兴的话剧,话剧的剧目很多是反映现实的。我想京剧也可以这样做。”“对。咱们也编些时装戏演。”大家都赞同。时装戏,就是描写现实生活的戏。因为演员要穿现实生活中的服装上场,京剧传统的表演方法用不上了,需要用新的方法演。而且在化装、道具上,男演女的困难更大了。梅兰芳知难而进,很快排练出孽海波澜、邓霞姑、一缕麻、童女斩蛇等戏,上演了。“京戏也演时装戏啦!”观众们互相传说着,“演得还真不错。”梅
7、兰芳为京剧演现代戏开出了一条。他又集中精力编演古装戏。传统京剧在旦角化妆上存在许多问题,因为大都是男扮女,在发式、服装、扮相上缺乏女性特点,而且缺少舞蹈,舞台效果差。梅兰芳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排练了大批新戏。在这些新戏中,他扮演的古代妇女,头饰变了,服装变了,扮相也十分美观。不仅如此,梅兰芳还为许多角色设计了舞蹈。如天女散花中的长绸舞,霸王别姬中的剑舞,西施里的羽舞,太真里的盘舞,嫦娥奔月里的花镰舞,廉锦枫里的刺蚌舞,等等。从此,载歌载舞,声情并茂,绚丽多彩,成了梅兰芳演戏的突出特点。梅兰芳还努力学习古典文学。他读过曹植的洛神赋以后想:“这个故事虽然情节简单,但是很有色彩。如果编一出有诗意的歌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梅兰芳 故事 精选 汇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