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pdf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pdf(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 一 隋末兵兴,魏先生隐梁、宋间。杨玄感战败,谋主李密亡命雁门,变姓名教授,与先生往来。先生因戏之曰:“观吾子气沮而目乱,心摇而语偷,今方捕蒲山党,得非长者乎?”李公惊起,捉先生手曰:“既能知我,岂不能救我与?”先生曰:“吾子无帝王规模,非将帅才略,乃乱世之雄杰耳。”因极陈帝王将帅与乱世雄杰所以兴废成败,曰:“吾尝望气汾晋有圣人生能往事之富贵可取。”李公拂衣而言曰:“竖儒不足与计!”事后脱身西走,所在收兵,终见败覆,降唐复叛,竟以诛夷。魏先生高人,更胜严子陵一倍。【注释】竖儒:即没有见识的儒生。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隐梁、宋间隐:隐居 B.
2、因戏之曰戏:戏弄 C.心摇而语偷偷:苟且 D.更胜严子陵胜:胜过 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吾尝望气汾晋有圣人生能往事之富贵可取 A.吾尝望气/汾晋有圣人生/能往事之/富贵可取 B.吾尝望/气汾晋有圣人/生能往事之/富贵可取 C.吾尝望/气汾晋有圣人生/能往事之富贵/可取 D.吾尝望气/汾晋有圣人/生能往事之富贵/可取 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亡命雁门关的李密改名换姓教书,和魏先生有往来。B.魏先生认为李密不过是乱世豪杰罢了,所以没有帮他。C.后来李密向西逃走,虽投降又反叛,但最终还是被杀。D.从李密后来的经历可以看出魏先生是学识卓越的人。4.将上面
3、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李公拂衣而言曰:“竖儒不足与计。”二 辛幼安流寓江南,而豪侠之气未除。一日,陈同甫来访,近有小桥,同甫引马三跃而马三却。同甫怒,拔剑斩马首。幼安适倚楼而见之,大惊异,即遣人询访,而陈已及门,遂与定交。后十数年,幼安帅淮,同甫尚落落贫甚,乃访幼安于治所,相与谈天下事。幼安酒酣,因言南北利害,云:南之可以并北者如此,北之可以并南者如此,“钱塘非帝王居断牛头山天下无援兵决西湖水满城皆鱼鳖。”饮罢,宿同甫斋中。同甫夜思:幼安沉重寡言,因酒误发,若醒而悟,必杀我灭口!遂中夜盗其骏马而逃。幼安大惊。后同甫致书,微露其意,为假十万缗以济乏。幼安如数与焉。1.下列对句中
4、加点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辛幼安流寓江南寓:寄居 B.同甫引马三跃引:引导 C.幼安酒酣酣:畅快 D.为假十万缗以济乏假:宽容 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钱塘非帝王居断牛头山天下无援兵决西湖水满城皆鱼鳖 A.钱塘非帝王/居断牛头山/天下无援兵/决西湖水/满城皆鱼鳖 B.钱塘非帝王居/断牛头山/天下无援兵/决西湖水/满城皆鱼鳖 C.钱塘非帝王居/断牛头山/天下无援/兵决西湖/水满城/皆鱼鳖 D.钱塘非帝王/居断牛头山/天下无援兵决/西湖水满/城皆鱼鳖 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同甫斩下马头是因为马不听他的话。B.辛弃疾惊叹于陈同甫的豪气,所以想
5、和他交朋友。C.辛弃疾要杀陈同甫灭口,所以陈同甫逃走了。D.陈同甫后来写信用辛弃疾酒后的言论要挟他。4.请把上面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幼安沉重寡言,因酒误发,若醒而悟,必杀我灭口!三 孙策既尽有江东,转斗千里,闻曹公与袁绍相持官渡,将议袭许。众闻之,皆惧。郭嘉独曰:“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众,无异于独行中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虞翻字仲翔亦以策好驰骋游猎,谏曰:“明府用乌集之众驱散附之士皆能得其死力此汉高之略也。至于轻出微行,吏卒尝忧之。夫白龙鱼服,困于豫且;白蛇自放,刘季害之。愿少留意!”策曰:“君言是也
6、。”然终不能悛,至是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家客所杀。孙伯符不死,曹瞒不安枕矣。天意三分,何预人事!【注释】悛(qun):改。1.对下面词语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策新并江东并:一起 B.至于轻出微行微:轻微 C.吏卒尝忧之尝:曾经 D.愿少留意少:稍微 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明府用乌集之众驱散附之士皆能得其死力此汉高之略也 A.明府用乌集之众/驱散附之士/皆能得其死力/此汉高之略也 B.明府用乌/集之众/驱散附之士/皆能得其死/力此汉高之略也 C.明府用乌集之众/驱散附之士皆能得/其死力此/汉高之略也 D.明府用乌集之众/驱散附之士/皆能得其死/力此汉高之略也
7、 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策听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相持不下,打算攻打许都。B.郭嘉认为虽然孙策有百万大军,但会死于性格轻率无防备。C.孙策因为虞翻也爱好驰骋打猎,所以经常私下外出。D.孙策认为虞翻说的有道理,但是毛病还是改不掉,最终被杀。4.请把上面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然终不能悛,至是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家客所杀。四 盛文肃度为尚书右丞,知扬州,简重,少所许可。时夏有章自建州司户参军授郑州推官,过扬州,盛公骤称其才雅,置酒召之。夏荷其意,为一诗谢别。公先是诗不发使人还之谢不见。夏殊不意,往见通判刁绎,具言所以。绎疑将命者有忤,诣公问故。公曰:“无他也。吾
8、始见其气韵清秀,谓必远器;今封诗,乃自称新圃田从事。得一幕官,遂尔轻脱。君但观之,必止于此官,志已满矣。”明年,除馆阁校勘,坐旧事寝夺,改差国子监主簿,仍带原官。未几卒于京。【注释】圃田:即田园。馆阁校勘:官名,即史馆校勘。国子监:古代的教育管理机构和最高学府。1.对下面词语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少所许可许:赞许,称赞 B.盛公骤称其才骤:骤然,突然 C.夏殊不意殊:很,非常 D.诣公问故诣:到去 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公先是诗不发使人还之谢不见 A.公先是/诗不发/使人还之/谢不见 B.公先是诗/不发使人/还之/谢不见 C.公先是/诗不发使/人还之/谢
9、不见 D.公先是诗/不发/使人还之/谢不见 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夏有章感念自己转任经过扬州时设酒宴请了他的盛文肃。B.夏有章写了一首诗向盛文肃道别,盛文肃却派人退回诗信。C.刁绛怀疑夏有章得罪过盛文肃,就让手下的人去问盛文肃。D.盛文肃认为夏有章行为处事轻率,前途也一定不会远大。4.请把上面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明年,除馆阁校勘,坐旧事寝夺,改差国子监主簿,仍带原官。五 初,蔡确之相也,神宗崩,哲宗立。邢恕自襄州移河阳,诣确,谋造定策事。及司马光子康诣阙,恕召康诣河阳。伯温谓康曰:“公休除丧未见君,不宜枉道先见朋友。”康曰:“已诺之。”伯温曰:“恕倾
10、巧,或以事要公休,若从之,必为异日之悔。”康竟往。恕果劝康作书称确,以为他日全身保家计。康、恕同年登科,恕又出光门下,康遂作书如恕言。恕盖以康为光子,言确有定策功,世必见信。既而梁焘与刘安世共请诛确且论述罪亦命康分析康始悔之。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谋造定策事谋:商议 B.已诺之诺:答应 C.康遂作书如恕言如:如同 D.且论赎罪论:追究 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既而梁焘与刘安世共请诛确且论述罪亦命康分析康始悔之 A.既而梁焘与刘安世共请诛确/且论述罪/亦命康分析/康始悔之 B.既而梁焘与刘安世共请/诛确且论述罪/亦命康分析/康始悔之 C.既而梁焘
11、与刘安世共请诛确/且论述/罪亦命康分析/康始悔之 D.既而梁焘与刘安世共请/诛确且论述/罪亦命康分析/康始悔之 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邵伯温认为司马康应先去晋见新天子,再去见朋友。B.司马康依邢恕的话上书是为往后自己保全身家打算。C.邢恕为了自身安全,让司马康上书称赞蔡确。D.等到蔡确被诛杀,司马康才后悔,可为时已晚。4.请把上面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恕盖以康为光子,言确有定策功,世必见信。六 戚贤初授归安县。县有“萧总管”,此淫祠也。豪右欲诅有司,辄先赛庙,庙壮丽特甚。一日过之,值赛期,入庙中,列赛者阶下,谕之曰:“天久不雨若能祷神得雨则善不尔庙且毁
12、罪不赦也。”舁木偶道桥上,竟不雨,遂沉木偶,如言。又数日,舟行,忽木偶自水跃入舟中,侍人失色走,曰:“萧总管来,萧总管来!”贤笑曰:“是未之焚也!”命系之,顾岸傍有社祠,别遣黠隶易服入祠,戒之曰:“伺水中人出,械以来。”已而果然,盖策诸赛者心,且贿没人为之也。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辄先赛庙辄:立即 B.谕之曰谕:告诉 C.易服入祠易:告诫 D.伺水中人出伺:窥察 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天久不雨若能祷神得雨则善不尔庙且毁罪不赦也 A.天久不雨/若能祷神/得雨则善/不尔庙/且毁罪不赦也 B.天久不雨/若能祷神得雨/则善不尔/庙且毁罪/不赦也 C.
13、天久不雨/若能祷神得雨则善/不尔/庙且毁/罪不赦也 D.天久不雨/若能祷神得雨则善/不尔庙且毁/罪不赦也 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归安县有一座不法的萧总管庙,可以来诅咒官吏。B.戚贤见仍没有下雨,就把神偶沉入溪流里。C.侍从大惊失色是因为神偶从水里跳入船中。D.戚贤让小吏藏在祠中是因为装神弄鬼的人藏在那里。4.请把上面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已而果然,盖策诸赛者心,且贿没人为之也。七 叶石林梦得在颍昌,岁值水灾,京西尤甚,浮殍自唐、邓入境,不可胜计,令尽发常平所储以赈。唯遗弃小儿,无由得之。一日询左右曰民间无子者何不收畜曰患既长或来识认。叶阅法例:凡伤灾遗
14、弃小儿,父母不得复取。遂作空券数千,具载本法,即给内外厢界保伍。凡得儿者,皆使自明所从来,书券给之,官为籍记,凡全活三千八百人。【注释】浮殍(pio):饿死的人。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岁值水灾值:正当 B.不可胜计胜:尽 C.何不收畜畜:牲畜 D.书券给之书:记载 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一日询左右曰民间无子者何不收畜曰患既长或来识认 A.一日/询左右曰/民间无子者/何不收畜/曰/患既长/或来识认 B.一日/询左右曰/民间无子者/何不收畜/曰/患既长或来识认 C.一日询左右曰/民间无子者/何不收畜/曰/患既长/或来识认 D.一日询左右曰/民间无
15、子者/何不收畜/曰/患既长或来识认 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叶石林在武昌时,恰逢水灾,京师西边受损严重。B.叶石林命令以库存的常平米来救济灾民,但遗弃的小孩却不知该如何处理。C.新法例规定凡是因为灾害而被遗弃的小孩,亲生父母可以再认领回去。D.叶石林一共救活了三千八百个失去双亲小孩。4.请把上面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遂作空劵数千,具载本法,即给为外厢界保伍。八 曹玮在泰州时,环庆属羌,田多为边人所市,单弱不能自存,因没彼中。玮尽令还其故,以后有犯者,迁其家内地。所募弓箭手,使驰射较强弱,胜者与田二顷。再更秋获课市一马马必胜甲然后官籍之则加五十亩。至三百人
16、以上,因为一指挥,要害处为筑堡,使自堑其地为方田环之。立马社,一马死,众皆出钱市马。后开边壕,悉令深广丈五尺,山险不可堑者,因其峭绝治之,使足以限敌。后皆以为法。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田多为边人所市市:市场 B.因设彼中中:侵占 C.所募弓箭手募:招募 D.山险不可堑者堑:挖掘 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再更秋获课市一马马必胜甲然后官籍之则加五十亩 A.再更秋获/课市一马/马必胜/甲然后官籍之/则加五十亩 B.再更秋获/课市一马/马必胜甲/然后官籍之/则加五十亩 C.再更秋/获课市一马/马必胜/甲然后官籍之/则加五十亩 D.再更秋/获课市一马/马
17、必胜甲/然后官籍之/则加五十亩 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人因势力单薄而往往被羌人侵占领地。B.比赛骑马射箭中,技术好的人可以获得二顷田地和一匹马。C.箭手每累积到三百个人,就会从中设置一个指挥。D.曹玮在边境利用峭壁修建防御工事,挖掘一丈五尺的壕沟,引各州效仿。4.请把上面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立马社,一马死,众皆出钱市马。九 孙莘老知福州时民有欠市易钱者系狱甚众。适有富人出钱五百万葺佛殿,请于莘老。莘老徐曰:“汝辈所以施钱,何也?”众曰:“愿得福耳。”莘老曰:“佛殿未甚坏,又无露坐者,孰若以钱为狱囚偿官。使数百人释枷锁之苦,其获福岂不多乎?”富人不得
18、已,诺之,即日输官,囹圄遂空。【注释】孙莘老:即孙觉,北宋高邮县人。欠市易钱:欠债无力偿还。输:缴纳。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适有富人出钱适:恰好 B.释枷锁之苦释:释放 C.系狱甚众系:但是 D.囹圄遂空遂:于是 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孙莘老知福州时民有欠市易钱者系狱甚众 A.孙莘老知福州时/民有欠市易钱者/系狱甚众 B.孙莘老/知福州时/民有欠市易钱者系/狱甚众 C.孙莘老知福州/时民有欠市易钱者/系狱甚众 D.孙莘老知福州/时民有欠市易钱者系/狱甚众 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富人认为自己捐钱给寺庙修缮佛殿需要向莘老
19、请示。B.富人向莘老请求出钱五百万为囚犯们偿还官府的债务。C.富人希望自己修缮佛殿的行为可以得到佛祖的赐福。D.富人不得已答应了莘老的要求,以致福州监狱空了不少。4.请把上面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佛殿未甚坏,又无露坐者,孰若以钱为狱囚偿官。十 季本,初仕为建宁府推官,值宸濠反江西,王文成公方发兵讨之。而建有分水关,自江入闽道也。本请于所司,身往守之。会巡按御史某以科场事,檄郡守与本并入。守以书趣本,本复书曰:“建宁所恃者,唯吾两人。兵家事在呼吸,而科场往返动计四旬。今江西胜负未可知,土寇生发叵测。微吾二人,其谁与守?即幸而无事,当此之际,使试录列吾两人名,传播远迩,将以为不知所
20、重,贻笑多矣。拒违按院之命,孰与误国家事哉!”守深服其言,竟不往。科场美事人方争而得之谁肯舍甘就苦?选事避难,睹此当愧汗矣!【注释】推官:官名,明时各府置一名推官,专管一府刑狱,俗称刑厅。王文成公:即王阳明,又名王守仁,余姚人,创致良知、知行合一之说。试录:古代会试时,纪录举子籍贯、名次及文章雅俗,以呈报朝廷的官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值宸濠反江西值:恰逢 B.守以书趣本趣:同“促”,催促 C.建宁所恃者恃:倚仗 D.竟不住竟:竟然 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科场美事人方争而得之谁肯舍甘就苦 A.科场美/事人方争而得之/谁肯舍甘就苦 B.科场美
21、事/人方争而得之/谁肯舍甘就苦 C.科场美事/人方争/而得之谁肯舍/甘就苦 D.科场美/事人方争/而得之谁肯舍/甘就苦 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季本刚担任建宁府推官就遇到宸濠在江西叛变。B.季本向建宁的长官请求亲自前往防守叛军。C.郡守写信邀请巡按御使和季本一起协办科考之事。D.季本认为当下防守叛军比协办科举考场更重要。4.请把上面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微吾二人,其谁与守?十一 宋太祖推戴之初,陈桥守门者拒而不纳,遂如封丘门,抱关吏望风启钥。及即位,斩封丘吏而官陈桥者,以旌其忠。至正间,广东王成、陈仲玉作乱。东莞人何真请于行省,举义兵,擒仲玉以献。成筑砦
22、自守,围之,久不下。真募人能缚成者,予钱十千,于是成奴缚之以出。真笑谓成曰公奈何养虎为害成惭谢奴求赏真如数与之。使人具汤镬,驾诸转轮车上。成惧,谓将烹己。真乃缚奴于上,促烹之;使数人鸣鼓推车,号于众曰:“四境有奴缚主者,视此!”人服其赏罚有章,岭表悉归心焉。高祖戮丁公而封项伯,赏罚为不均矣。光武封苍头子密为不义侯,尤不可训。当以何真为正。【注释】行省:元代地方最高行政区划的名称。砦(zhi):通“寨”。汤镬(hu):古时的一种酷刑,用以烹人者。岭表:即岭南,指五岭以南的地区,范围约相当于今广东、广西大部和越南北部的地区。苍头:奴仆。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举义兵举:率
23、领 B.能缚成者缚:绳索 C.真如数与之如:依照 D.使人具汤镬具:准备 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真笑谓成曰公奈何养虎为害成惭谢奴求赏真如数与之 A.真笑谓/成曰/公奈何养虎为害/成惭谢奴/求赏真/如数与之 B.真笑谓成曰/公奈何养虎为害/成惭谢/奴求赏/真如数与之 C.真笑谓成曰/公奈何养虎为害/成惭谢奴/求赏/真如数与之 D.真笑谓/成曰/公奈何养虎为害/成惭谢奴/求赏/真如数与之 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桥守门者拒绝赵匡胤进城是因为他刚被拥立为王。B.何真向行省请命捉拿作乱的王成和张仲玉二人。C.何真因无法攻克王成的防守,无奈悬赏捉拿王成。
24、D.何真给了王成的侍从赏钱并催促其将王成烹煮。4.请把上面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及即位,斩封丘吏而官陈桥者,以旌其忠。十二 李继迁扰西鄙。保安军奏获其母,太宗欲诛之,以寇准居枢密,独召与谋。准退,过相幕,吕端谓准曰:“上戒君勿言于端乎?”准曰:“否。”告之故。端曰:“何以处之?”准曰:“欲斩于保安军北门外,以戒凶逆。”端曰:“必若此,非计之得也!”即入奏曰:“昔项羽欲烹太公,高祖愿分一杯羹。夫举大事不顾其亲,况继迁悖逆之人乎!陛下今日杀之,明日继迁可擒乎?若其不然,徒结怨,益坚其叛耳。”太宗曰:“然则如何?”端曰:“以臣之愚,宜置于延州,使善视之,以招来继迁。即不即降终可以系其
25、心而母生死之命在我矣。”太宗拊髀称善,曰:“微卿,几误我事!”其后母终于延州,继迁死,子竟纳款。【注释】拊髀(f b):用手拍股,表示内心激动。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寇准居枢密居:任职 B.独召与谋谋:谋划 C.况继迁悖逆之人悖:惑乱 D.徒结怨徒:徒然 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即不即降终可以系其心而母生死之命在我矣 A.即不/即降/终可以系其心/而母生/死之命在我矣 B.即不即降/终可以系其心/而母生死之命在我矣 C.即不即降/终可以系/其心而母/生死之命在我矣 D.即不/即降终可以系/其心而母/生死之命在我矣 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课外 文言文 阅读 专题 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