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声声慢》教学设计(赛课一等奖).pdf





《李清照《声声慢》教学设计(赛课一等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清照《声声慢》教学设计(赛课一等奖).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李清照声声慢教学设计(赛课一等奖)一代词人有旧居,半生漂泊憾何如。冷清今日成轰烈,传诵千古是著书。李清照声声慢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李清照前期的代表作,如如梦令、一剪梅等,也接触过其它抒写“愁绪”的作品,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进行比较,更好地体会李清照词的妙处。【教材分析】本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代表作,被后人誉为“千古绝唱”。在这首词中,作者的情绪虽然比较低沉,但却显示了她过人的艺术才华。词围绕“愁”展开,运用各种各样的手法来加强愁绪的渲染。【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 了解李清照后期的人生际遇对其词作风格的影响,体会其前后期作品的不同风格。2、技能目标 学习李清照是如何写愁的,学
2、会抓住诗歌意象去品味诗歌情感。3、情感目标 体会李清照夫亡家破、饱经忧患和乱离的哀愁,感悟李清照坚韧、孤高的灵魂。【教学重难点】1、深入研读诗歌,抓住意象,体验愁情,渗透对学生诗歌诵读的指导。2、让学生由词及人,突破文本的显性层面,进入到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感悟词作愁的深刻意蕴和李清照孤高的灵魂。【教学方法】诵读品悟法、情感体验法、探究学习法、对比阅读法【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一、课前预习 熟读声声慢这首词,力求能背诵,回顾李清照的生平事迹和所学的其前期的作品。二、课前五分钟 播放安雯演唱的月满西楼MTV(这首歌化用了李清照前期的词作一剪梅)至上课,意在激发学生兴
3、趣,营造诗情画意气氛,让生更易融入到词的意境当中。(幻灯片 1)三、课文导入以如梦令导入 出示幻灯片 1:(师)画中这位娴静清秀的女子端坐于舟中。天色暗了,人沉醉了,小舟“误入藕花深处”,不远处有一群水鸟惊飞四散。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当你看到这幅画时,你会想起哪句诗句?(“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出自李清照的如梦令)问:此词写了词人怎样的感情?(乐。写的是李清照早年在家乡溪亭游玩时的情景。通过这首词,我们看到了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无忧无虑的生活和闲适的心情。然而,这样的心情是否贯穿她生命的终始呢?)四、整体感知 1 读罢此词,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愁 2、作者两首词表达的情感怎么会有如此
4、的不同?她在写声声慢时怎会有如此浓重的愁呢?联系其生平运用知人论世法去理解。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南宋杰出的女词人。父亲李格非很有学问,母亲王氏知书能文,文学气氛浓厚的士大夫家庭造就了李清照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成就。公元 1101 年,李清照 18 岁时和太学生赵明诚结婚。生活优裕,与丈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1125 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1127 年)1 北宋灭亡。宋高宗赵构南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从此,李清照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夫妻二人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仓皇南渡到建康。二年后,(公元 1129 年 8 月 18 日)在赵明诚奉诏赴湖州太守任的途中,因
5、中暑不治身亡。此后,李清照孤身一人,同南渡流亡的难民一样,漂泊在杭州、绍兴、台州、温州、金华一带,始终无安身之所,过着动荡无定,孤苦伶仃的寡居生活,最后在颠沛流离中死于杭州。前期悠闲的少女和少妇生活使她前期的词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后期的词一改其前期清新明快的词风而充满了哀婉凄凉,多写其悼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3、生齐读。4、听录音朗读。五 全词赏析 1作者怎样传达她那沉重的愁苦的?声声慢 被称为千古第一悲情词,写愁写悲写得最深.我们知道,抒情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抒情,二是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事抒情等。本文是借景抒情。有那些景物)淡酒 急风 过雁
6、黄花 细雨 梧桐 2 大家找一下,文章中有没有直接写愁的地方?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3 开篇十四个叠字,非常富于层次感,分别写的是什么?(寻寻觅觅明显是李清照的一个动作。她在寻觅什么呢?寻觅的结果如何呢?)逐句分析 寻寻觅觅 (老师点拨:当时的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她在寻觅什么呢?是往日欢笑的岁月,流亡前的太平生活,丈夫在世时的爱情?是其它心爱之物?是国家民族的前途?但却又不知道该到哪里去找。)板书:动作茫然(应该读出一种缓慢、迷茫的感觉。)冷冷清清:(老师点拨:寻觅无果,不但没有减轻内心的伤痛,反而在这冷清的环境中更生一种
7、凄凉、惨淡、悲戚。处境的冷清更衬托出人心境的清冷)板书:环境清冷(应是轻读、降调。)凄凄惨惨戚戚 板书:心理沉痛凄厉 内容上:奠定全词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从意思上讲,叠词和单个词表达意思是一样:寻寻觅觅的意思是寻觅,冷冷清清的意思是冷清,凄凄惨惨的意思就是凄惨。但一旦叠加在一起,情感意义就显得更加突出。结构上:回环往复,一唱三叹,音乐美 所以,清照起笔就给我们定下了一个什么样的基调?悲苦愁绝凄厉(应该读的一字一顿,字字泣血)开篇奠定了哀婉凄凉的感情基调 生:是冷冷清清。师:这里的冷清是描写什么的?生:环境。师:有层次吗?生:我觉得这里的冷清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周围的环境的确冷清,二是还反
8、应出内心的冷清。生:如果说中间的“冷清”还只是暗示出作者的心境,那么最后的“凄凄惨惨戚戚“,就纯粹是写心情,这时作者的心理纯粹的是一种悲伤。后人对于这句话的评价:“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简直成了她个人的专有品牌,彪炳于 2 文学史,空前绝后,没有任何人敢于企及。_梁衡 乱世中的美神 4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1)、大意?2)、“最难将息”的原因是什么?(不仅仅是由于乍暖还寒的天气,更重要的是内心无边的孤独和寂寞。)六 赏意象 品愁情(幻灯片 7)同学们都知道,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事抒情等。本文是借景抒情。中国古典诗词主要是通过意象来传情达意。什么是意象呢,就是融入
9、了作者主观感情的物象。清照在写作愁情的时候,同样是借助一些意象来抒写。所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赏意象,品愁情。1、清照在词中选取了哪些意象?(请一位同学配乐朗读,其他同学勾画出意象)(学生:淡酒 秋风 过雁 黄花 梧桐 细雨)2、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这些意象的诗句?总结出这些意象所代表的感情。3 假如你是李清照你看到这些景物你会想到些什么?(四)找出意向并完成表格 意象 淡酒 秋风 过雁 黄花 梧桐 例句 含义(1)、三杯两盏淡酒 列出有关“酒”诗句:1、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北宋-范仲淹苏幕遮 2、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北宋-晏殊浣溪沙 3、劝君更尽一杯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声声慢 李清照 声声 教学 设计 一等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