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检测题(含答案解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检测题(含答案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检测题(含答案解析).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一束光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发生折射的光路图,其中所用透镜属于凸透镜的是()A B C D 2下列图中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A甲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乙图中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C丙图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 D丁图中漫反射的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3在模拟“老花眼”的实验中,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近的位置,如图所示,给凸透镜“戴”上老花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老花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光屏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蜡烛()A远离透镜 B靠近透镜 C靠近透镜和远离透镜都
2、可以 D保持在原来的位置 4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焦距为 10cm 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 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如图,此时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像未画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屏上的像是虚像 B光屏上的像是缩小的 C光屏上的像是正立的 D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在光屏上能呈现清晰的像 5如图所示,图甲是“测凸透镜焦距”的装置图。图乙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图,在图乙所示的位置烛焰能在光屏上成完整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 40cm B图乙的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的成像特点相同 C图乙中若用遮光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
3、部分,光屏上只出现烛焰下半部分的像 D图乙中若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光屏上仍能成清晰的像 6在眼睛在视网膜上成像;国家大剧院的倒影;用放大镜观察邮票;照相机成像;投影仪成像中,正确归纳的是()A一定成放大像的是 B成正立像的是 C成实像的是 D属于反射成像的是 7小何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光屏中心正好出现清晰的像(未画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20cm B当蜡烛向透镜焦点移动的过程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C随着蜡烛的燃烧蜡烛会变短,蜡烛在光屏上像的位置会上升 D当蜡烛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要在光屏上得到
4、清晰的像,光屏应远离透镜 8如图所示,购物支付已进人“刷脸”时代,消费者结账时站在摄像头(相当一个凸透镜)前约 1m 的位置,面对镜头,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信息后,即可进行后续工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摄像头的焦距可能是 40cm B“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人脸通过摄像头成像是利用了光的反射 D“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 9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 手影 B 用放大镜看字 C 水中筷子“弯折”D湖中倒影 10微信支付从密码支付到指纹支付再到刷脸支付,关于手机刷脸支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手机镜头和近视眼镜的镜片都对光
5、有会聚作用 B刷脸时,人脸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C人脸远离摄像头时,通过摄像头成的像变大 D手机屏上成的是正立的虚像 11如图,用硬纸板做两个粗细相差很少的纸筒 A 和 B,使一个纸筒刚好能套入另一个纸筒内,并能前后滑动。在一个纸筒的一端嵌上一个焦距为 510cm 的凸透镜。这样就做成了模型照相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取材时,胶片使用的材料是半透明膜;观察时,小明应选择暗的物体做观察对象 B胶片上所成的像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C照相时,镜头离景物的距离要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才能在胶片上看到清晰的像 D先拍摄远处的物体,再拍摄近处物体时,应将透镜和胶片间的距离变大 1
6、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及光屏处于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关于屏幕上所成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屏幕上成放大的、倒立的虛像 B屏幕上成缩小的、倒立的实像 C屏幕上成放大的、倒立的实像 D屏幕上成放大的、正立的实像 二、填空题 13小亮手中有三个直径相同、厚度不同的凸透镜 A、B、C,分别由玻璃、塑料制成,小亮用正确的方法分别测出了它们的焦距,如下表所示,由此可以得出初步的结论: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凸透镜的材料和_有关,其中会聚能力最强的是_(选填“A”、“B”或“C”)。如果把 A、B两个透镜并排放在一起,这一组合体的焦距会变得更小,这一现
7、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是_。凸透镜 A B C 材料 玻璃 玻璃 塑料 形状 焦距 10cm 5cm 7cm 14如图所示,这是西安某住宅小区内的情景。(1)图中 A 是禁止鸣笛标志,禁止鸣笛是在_(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控制噪声;(2)图中 B 是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的含义是小区内汽车行驶速度不允许超过 5_(填单位符号);按此规定,汽车在小区内行驶50m至少需要_s;(3)图中 C 是监控摄像头,它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选填“凸面”、“凹面”、“凸透”或“凹透”)镜,景物在镜头所成的像是_(选填“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或“正立、放大的虚像”)。15手机“自拍
8、神器”给旅行者拍照带来更多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着手机拍相比,拍摄的物距_(选填“增大”或“减小”),拍出来的旅行者自己像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6如图所示,光电鼠标是利用发光二极管照亮鼠标垫,鼠标垫通过成像透镜在光学感应器(相当于光屏)上成像。当鼠标移动时,感应器会连续拍摄鼠标垫表面所成的像,产生的结果会传回计算机,电脑屏幕上的光标根据这些结果来回移动,图中光学感应器、透镜、发光二极管等元件固定在鼠标内。(1)为了使被照亮的鼠标垫在光学感应器上成像,鼠标垫应选用 _(填“粗糙”或“光滑”)的材料,使光在其表面上发生 _(填“镜面”或“漫”)反射。如图所示中聚光透镜对二极管
9、发出的光线有 _(填“发散”或“会聚”)作用;(2)当鼠标平放在鼠标垫上,成像透镜距鼠标垫 7mm,光学感应器距成像透镜 3mm,则在光学感应器上成 _(填“正立、放大的虚”、“倒立、缩小的实”或“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生活中 _(填“投影仪”、“照相机”或“放大镜”)的成像原理;(3)当鼠标向前推移时,所成的像相对于光学感应器在向 _(填“前”或“后”)。(4)当鼠标离开鼠标垫一定高度后悬空向前移动时,电脑显示器上的光标并不移动,是因为像成在光学感应器的 _(填“上”或“下”)方,而且所成的像 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7如图是交通岗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的
10、汽车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镜。A、B 是一辆汽车经过交通岗时,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可以看出汽车_(填靠近/远离)摄像头。观察照片可以发现,几乎看不见车内的人,但车的外表却很清晰,是因为车内的人反射的光很_(填强/弱),摄像头几乎无法成像。夜晚,为了不影响司机开车,车内的灯应_(填打开/关闭)。18为了加强管理,鞍钢用人工智能技术刷脸考勤,如图所示。当人脸到摄像头的距离_时,人脸通过摄像头成一个倒立、_的实像,与录入信息进行对比,从而记录考勤。当人脸靠近摄像头,人脸较暗时,闪光灯会自动打开,照亮_(选填“人脸”或“显示屏”),画面会清晰些。19为了监控取款机前的实时情况,银行 ATM自动
11、取款机上方安装有摄像头。人站在摄像头前所成的像是倒立、_(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当取款人逐渐靠近取款机时,他所成的像会逐渐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0如图所示,将凸透镜镜面正对着太阳、再将一张白纸平行地放在透镜的下方,当白纸与透镜间距为 L 时,白纸上呈现并非最小的圆形光斑,则透镜的焦距 f_(可能/不可能)大于 L;以白色墙壁为光屏,移动透镜,找到较远的窗户在墙壁上成清晰的像,此时透镜到墙壁的距离为 9cm,透镜的焦距比 9cm_(稍大/稍小),此时若在凸透镜上用记号笔点一个直径为 1mm 的圆形黑点,则在光屏上_(会/不会)出现黑点。三、解答题 21请在图中完成光路
12、图。22如图所示,S为一点光源,S为其像点:(1)请作图确定凸透镜左侧焦点 F的位置;(2)画出 S 发出的光线 SA 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图。(表示凸透镜,作图时请保留必要的辅助光线,只画出折射光线的不给分)23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主光轴与水面重合,即:上半部分在空气中,下半部分在水中,请在图中作出已知光线的入射光线,以及入水后的折射光线。24如图甲所示,AB通过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请利用所学在图中画出凸透镜及其焦点 F 的位置。25如图所示,凹透镜光路中,分别作出 AO 的出射光线和 BC 的入射光线。26如图所示,请在图中完成物体 AB 经凸透镜成像的光路图。(_)【参考答案】*试卷处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透镜及其应用 初中 物理 年级 上册 第五 透镜 及其 应用 检测 答案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