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乎.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乎.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乎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几寒乎?欲食乎?(归有光项脊轩志)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欲安所归乎?(司马光赤壁之战)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司马光赤壁之战)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司马迁陈涉世家)无
2、以,则王乎?(孟子齐桓晋文之事)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屈原离骚)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苏轼赤壁赋)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于是乎书。(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乎:于)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柳宗元捕蛇者说)(乎:在)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吾尝疑乎是。(乎:对。)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乎:对
3、。)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以吾一日长乎尔。(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尔:比。)(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送东阳马生序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送东阳马生序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
4、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_,_,_,_。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佩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勤且艰若此。课文下面注释:1、节选自宋学士文集,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浦江(浙江义乌)人。明初文学家。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序,文体名,这是
5、一篇赠序。2、致:得到。3、假借:借。4、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读书。弗,不。之,指代抄书。5、走:跑。6、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7、以是:因此。8、既加冠():加冠之后,指已成年。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9、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硕,大。10、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叩,请教。11、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12、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辞色,言语和脸色。13、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14、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表示尊敬
6、而专心)。15、叱()咄():训斥,呵责。16、至:周到。17、俟():等待。18、负箧()曳屣():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19、穷冬:隆冬。20、皲()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21、舍:这里指学舍,书馆。22、支:通“肢”。23、媵()人:这里指服侍的人。24、汤:热水。25、沃灌:浇洗。26、衾():被子。27:寓逆旅:住在旅店。逆旅,旅店。28、被: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29、缨:帽带。30、腰:腰佩。用作动词。31、容臭():香袋。臭,气味,这里指香气。32、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33、緼()袍敝衣:破旧的衣服。緼,旧絮。敝,破。34、略无慕艳意:毫无羡慕的意思。慕
7、艳,羡慕。35、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口体之奉,指吃的穿的。高一语文文言文鸿门宴知识梳理总结 高一语文文言文鸿门宴知识梳理总结 鸿门宴 【通假字】1.距拒,把守:距关,毋内诸侯。2.内纳,接纳:距关,毋内诸侯。交戟之士欲止不内。3.要邀,邀请:张良出,要项伯。4.倍背,背叛: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5.蚤早,早些: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6.郤隙,隔阂: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7.坐座,座位:置之坐上。因击沛公鱼坐。8.不否,不者,若属将为所虏。【成语】秋毫无犯:原指任何细小的东西都不侵犯,现多形容兵营纪律严明,丝毫
8、不侵犯群众利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表面上有一个堂皇的名目,实际上却另有所图。劳苦功高:做事勤劳,功劳很大。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做大事不必注意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必讲究小的谦让。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生杀之权掌握在他人手里,自己处于被人宰割的地位。【古今异义词】1.山东古:指崤山以东地区。今:指太行山东边的一个省。2.非常古:意外的变故。今:程度副词,很不一般。3.河北古:黄河以北地区。今:黄河北部的一个省。4.河南古:黄河以南地区。今:黄河南部的一个省。6.细说古:小人的谗言。今:详细地讲述。5.婚姻古:儿女亲家今:结婚的事或者说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一词多义】1.谢 谢罪、
9、道歉: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感谢:哙拜谢,起,立而饮之。辞谢:乃令张良留谢。2.辞 推辞: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告别: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讲究、计较:大礼不辞小让 3.故 故旧、交情:君安与项伯有故?因此:故听之 特意: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4.且 将:且为之奈何?况且: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5.胜 尽:刑人如恐不胜 禁得起:沛公不胜杯杓 6.之 到: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代词,这:为之奈何?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结构助词,的:今者有小人之言。7.去 距离:相去四十里。离去,离开:脱身独去。8.于 向,对: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比:长于臣。在
10、:复得见将军子此。11.间 抄小路:道芷阳间行 暗中: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语文文言文阅读的技巧 语文文言文阅读的技巧 文言文阅读因为文言的特点学生阅读障碍较大,但只要掌握所要求的知识点和规律,得高分也不难。首先,要清楚考什么。文言文阅读的考查一般包括以下几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关于两点,常见的文言实词与虚词具体指考试大纲及教材要求掌握的 120 个文言实词与 18 个文言虚词;在文中要求联系语境理解,不要孤立死记。关于第
11、点,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具体指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这些知识点课本有知识短文系统总结,课后练习中有具体练习,需要重视知识短文的复习与练习的处理。关于第点,重在理解,因为能读懂理解自然能够翻译;但理解不能只满足于理解句子大意,而要对特殊词语与句式等准确理解,翻译时要有关键点(特殊词语与句式等)意识,因为翻译出句子大意只得 1、2 分,翻译出关键点每点 1 分;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其余三点,涉及对全文内容要点及情感态度等的综合理解,读懂全文,就不难正确判断。其次,文言文学习功夫在课内,要重视课本。文言文阅读需要记忆的东西很多,需分散难点,减轻记忆负担,因此,平时要注重积累,注重对课本的学习与复习。当然,专项复习资料是对各知识点的系统总结,阅读专项复习资料便于系统掌握知识,构建知识系统,弥补课本学习的不足,也要重视,但绝不能本末倒置,重资料复习而轻课本学习。我认为宜采取课本学习与专项复习相结合、平时积累与集中复习相结合的方式。再次,文言文阅读要读背译写相结合。读指朗读与默读,朗读可培养语感,激发兴趣;默读可静思默想,有助理解。背是指背诵,可以促进理解,强化记忆。译指翻译,是文言文学习的重中之重,因为能翻译也就能理解,能解决文言文学习的很多问题。写指默写,能检查理解,促进记忆,因为只有正确理解与记忆,才能正确默写。读背译写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是文言文学习的四字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