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堂作业)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df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堂作业)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堂作业)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堂作业)1关于原始社会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始社会是一个没有贫富差别的幸福社会 B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历时最长的社会阶段 C原始人类过着氏族社会的生活 D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类面对自然无能为力 2西周统治者为了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每年到郊外祭祀土地神和谷物神,即祭祀社稷。这反映了西周时期()A宗法观念淡化 B铁犁牛耕普及 C重视农业生产 D倡导重农抑商 3春秋以前,平民经济的基本单位主要是家族村社,贵族经济的基本单位是父系大家族而不是个体家庭。这反映出()A贵族生活被全社会效仿 B奴隶制经济停滞不前 C宗法制对社会影响深刻 D分封制缺乏坚实基础 4下
2、图为春秋时期秦公簋(古代食器,也作礼器)铭文,内容显示秦公先祖追随大禹,为大禹治水建立功勋,“虩事蛮夏”,为夏王朝鞠躬尽瘁。该文物()A证明夏朝已有成熟文字 B是秦统一六国的历史依据 C可用以论证夏朝的存在 D反映出秦国谨遵礼乐制度 5 下图是 1954 年出土于江苏丹徒烟墩山的宜侯夨(ce)簋,其上铭文记录了西周康王时期,宜侯夨由虞侯改封为宜侯的册命过程。宜侯夨簋和铭文可用于说明()A禅让制的出现 B内外服制的完善 C分封制的实行 D中外朝制的产生 6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洛阳 B江苏南京
3、C陕西西安 D山东临沂 7上世纪 70 年代至 90 年代,良渚文化遗址出土了不少珍贵文物。其中最令人注目的是标志身份的玉礼器-玉琮,其雕刻纹饰,繁密细致,和谐工整,尤其是那些细线阴刻,堪称微雕杰作。这表明良渚社会()A已初步具备国家形态 B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C能够使用铁制的工具 D出现农耕和定居生活 8先秦时期歌谣盛行,相传为尧世民语的歌谣:“青鸐鸣,时太平”,相传为夏代的民谣夏人歌:“江水沛兮,舟楫败兮,我王废兮。趣归薄兮,薄亦大兮!”据此可知先秦歌谣具有()A世俗性 B政治性 C大众性 D讽刺性 9周灭商后进行了大规模的分封,一些大诸侯不断向周围的蛮、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进而兼并
4、其土地,进行文化渗透。这说明西周的分封制()A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B推动了中原文化的传播 C导致地方势力不断膨胀 D奠定了中国的疆域版图 10 夏商周三代宗法制度的最重要特点是将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这反映了宗法制度()A家国一体化的典型特征 B原始宗教的内隐特征 C把神权与王权结合起来 D以血缘为衡量的标准 11在良渚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较多带有神微的玉琮;殷商帝王墓中也出土了与良渚文化遗址中形状相似的玉琮,但没有神徽;四川三屋堆遗址也发掘出与商王朝时期一致的玉琮。以上现象说明当时()A南北文化区交流频繁 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C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华文明 起源 早期 国家 课堂 作业 高中历史 统编 必修 中外 历史 纲要 上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