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家乡文化主题阅读训练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上册部编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单元家乡文化主题阅读训练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上册部编版.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单元 家乡文化生活 主题阅读(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各题。真州当东南之水会,故为江淮、两浙、荆湖发运使之治所。龙图阁直学士施君正臣,侍御史许君子春之为使也,得监察御史里行马君仲涂为其判官。三人者,乐其相得之欢,而因其暇日,得州之监军废营以作东园,而日往游焉。岁秋八月,子春以其职事走京师,图其所谓东园者来以示予曰:“园之广百亩,而流水横其前,清池浸其右,高台起其北。台,吾望以拂云之亭;池,吾俯以澄虚之阁;水,吾泛以画舫之舟。敞其中以为清宴之堂,辟其后以为射宾之圃。芙渠芰荷之的历,幽兰白芷之芬芳,与夫佳花美木列植而交阴,此前日之苍烟白露而荆棘也;高甍巨桷,水光日景,动摇而上下,其宽闲深靓,
2、可以答远响而生清风,此前日之颓垣断堑而荒墟也;嘉时令节,州人士女啸歌而管弦,此前日之晦冥风雨、胜鼯鸟兽之嗥音也。吾于是信有力焉。凡图之所载,皆其一二之略也。若乃升于高以望江山之远近,嬉于水以逐鱼鸟之浮沉,其物象意趣、登临之乐,览者各自得焉。凡工之所不能画者,吾亦不能言也。其为吾书其大概焉!”又曰:“真,天下之冲也。四方之宾客往来者,吾与之共乐于此,岂独私吾三人者哉?然而池台日益以新,草木日益以茂,四方之士无日而不来。而吾三人者,有时而皆去也,岂不眷眷于是哉?不为之记,则后孰知其自吾三人者始也?”予以为三君子之材贤足以相济,而又协于其职,知所后先,使上下给足,而东南六路之人无辛苦愁怨之声;然后休
3、其余闲,又与四方之贤士大夫共乐于此。是皆可嘉也,乃为之书。(取材于欧阳修真州东园记)【注】的历:明亮鲜明。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真州当东南之水会 当:应当 B.图其所谓东园者来以示予 示:指示 C.吾于是信有力焉 信:相信 D.而又协于其职 协:共同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而因其暇日 不如因而厚遇之 B.凡图之所载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其为吾书其大概焉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D.乃为之书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3.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东园吸引着四方人士天天前来游览,而施正臣等人却是有空才能去,所以流连忘
4、返。B.作者欧阳修从昔日的废营地变为美丽的东园这事实中认识到有能力可以改变环境。C.东园是施正臣、许子春和马仲涂三人于闲暇之时用监军荒废的营地建造的一座园子。D.作者面对东园艳丽典雅的景致和游人游玩的欢乐激动不已,欣然命笔,为园作记。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敞其中以为清宴之堂,辟其后以为射宾之圃。译文:_(2)四方之宾客往来者,吾与之共乐于此,岂独私吾三人者哉?译文:_(3)不为之记,则后孰知其自吾三人者始也?译文:_(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四堡雕版 心里一团如花似锦的猜想,在四堡灰飞烟灭。在宋代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中,福建的建阳一直承担着那片大地上文明的传播。其他
5、几个雕版中心如汴梁、杭州等,总是随着战乱与京都变迁或兴或衰,唯有这“天高皇帝远”的建阳从中古一直走到近代。我喜欢建安图书的民间感。它自始就服务于平民大众,也就将先民们的阅读兴趣与审美融入坊间。明代以来,杭州、苏州,以及相继崛起的金陵派和徽派刻印的图书,一窝蜂地趋向文人之雅致,建安图书却始终执拗地固守着它的平民性。大众日常消遣的故事、笑话、野史,农家应用的医书、药书、占卜、以及专供孩童启蒙的读物,都是建安版常年热销的图书。今天看来,这种由民间印坊养育出来的纯朴的气质便是建安版特有的审美品格了。然而,建安图书真正的福气,是它至今还保存着一个雕版印刷之乡四堡。中国古代雕版基地大都空无一物,只剩下建安
6、这个“活化石”。它犹然散发着书香墨香文明之香吗?四堡身在闽西,肩倚武夷山脉,地远天偏,人少车稀,这种地方正是历史的藏身之处。但现代化法力无边,近几年古镇热闹起来了。不过令我吃惊的是,这里居然还完整地保留着二百年来声震闽西的印书世家邹氏的坊间与宅第。大大小小一百四十间房子,组成客家人典型的民“九厅十八井”。在四堡,这种房子都是一半用于生活,一半用于印书。可是,无论陪同我的主人,怎样指指点点地讲述,我也无法生出往日那种奇异又儒雅的景象来。俏若留意,那又细又弯高高翘起的檐角,鸟儿一样轻灵的木雕斗拱,敷彩的砖雕,带着画痕的粉墙,还残存一些历史的优雅。但挤在这老宅子里生活的人们,对此早已视而不见。历史走
7、得太远了,连背影也看不到。高大的墙体全都糟朽,表面剥落,砖块粉化;地面的砖板至少在半个世纪前就全被踩碎了;门窗支离破碎,或者早已不伦不类地更换一新;杂物堆满所有角落,荒草野蔓纠缠其间。唯一可以见证这里曾是印坊的,是一些院子中央摆着的一种沉重的石缸。它是由整块青石雕出,岁月把它磨光。当年的印房用它来贮墨,如今里边堆着煤块或菜,上边盖着木板;有的弃而不用,积着半缸发黑和泛臭的雨水。生活在这拥挤的黏湿的腐朽的空间里,是一种煎熬。特别是电视屏幕上闪现着各种华屋和豪宅的时候,人们会巴望着逃脱出去,切盼现代化早日来到,把它们作为垃圾处理掉。这就是发明了印刷术的古国最后一个“活化石”必然的命运么?应该说当地
8、还是有些有心人的。他们将邹氏家族的祠堂改造为一座小型博物馆,展示着从四堡收集来的古版古书,以及裁纸、印书、切书、装订等种种工具。还将此地雕版的源起、沿革、历代作坊与相关人物,都做了调查和梳理,并在这小展馆中略述大概。可是当我问及现存书版的状况时,回答竟使我十分震惊只有一套完整的书版!难道这块生育出千千万万图书的沃土已然资源耗尽,贫瘠得连几套书版也找不出来?其实并非如此。直到今天,无孔不入的古董贩子还在闽北和闽西各地进村入乡、走街串巷去搜罗古书古版。四堡人穷,自然就拿它们换钱。文化受到自己主人的轻视才是真正的悲哀。四堡的雕版印刷肇始何时,仍是个谜。但它作为建安版的一个产地,自然属于中华雕版印刷史
9、源头的范畴。特别是宋代汴京沦落,文化中心南移,印刷业便在福建西北这一片南国纸张的产地如鱼得水遍地开花。明清两代,建安图书覆盖江南大地,这也正是四堡的极盛时代。可是到了 19 世纪,西方的石印与铅印技术相继传入,四堡的雕版便走向衰落。从大文明的系统上说,中华文明传承未断;但再许许多多具体的文化脉络上,我们却常常感受到一种失落!在龙岩、泉州和厦门,我都刻意去古董店考查建安书版的流散状况。在四堡见不到的书版,在这些商店里很容易见到。不过一位贩子对我说:“你出大价钱也买不到明代的贩子了。”我相信他的话。受制于经费的拮据,在这些文化沃土上,到处是古董贩子,反倒很少看到专家的身影。四堡现有的书坊不会坚持太
10、久,残剩在民间的古版又会很快灭绝。照此说来,最终的结果是,我们这个曾经发明了印刷术的古国就不再有“活态的见证”可言了?那么谁救四堡呢?(节选自冯骥才癸未手记,有删改)【注】历史上建安、建阳二县多次分合。印刷兴业盛时,建阳等地的印坊多沿用建安之名。5.简析第 2 段在文中的作用。_ _ 6.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1)心里一团如花似锦的猜想,在四堡灰飞烟灭。_ _(2)历史走得太远了,连背影都看不到。_ _ 7.请根据本文概括四堡雕版及其文化衰落的原因。_ _(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各题。漆家山 50 年村史 我的家乡位于中国甘肃省定西市漳县马泉乡紫石村漆家山社,在祖国西北边
11、陲,是黄土高原上一个贫寒闭塞的小山村。村子处陡峻高岭,接近山顶,自东至西有五十来户农家院落,呈环形散落在山弯里。背山向阳,南亩绕村;桃梨杏柳,绿荫傍屋;青瓦白茅,炊烟袅袅;居民往还,守望相助;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就风光而言,如果你只是暂歇一晌,小住半日,那可真算得上是世外桃源。但亘古以来,村民度日艰迫,生计为难,雨雪寒冻,靠天吃饭,绝非长安久居之地矣。记得在北京获得 2008 年奥运会主办资格的当晚,正好是暑假我回到老家,半夜一个人滋啦滋啦像偷听敌台似的听收音机。北京获胜,兴奋莫名,毫无睡意,我坐在大门外的土埂子上吸烟,静夜无声,劳累了一天的乡亲已沉沉睡去。此时甘肃台传出高调激越的呼喊“两千多
12、万陇原儿女欢欣鼓舞,沉浸在无比的幸福之中”。我不觉苦笑:好吧,漆家山村民不是甘肃人!那么,漆家山人是什么人?他们还算中国人吗?他们对国家有贡献吗?是国家的负累吗?他们活在世上就只为吃苦吗?这是我从上小学时起,就一直萦绕于心而历久弥炽的疑惑,至今纠结于胸。我从会看地图的时候,就经常站在一幅中国地图或者世界地图前边看边想,小小的漆家山在什么位置呢?地图放大到什么程度才能看到我的家乡呢?我还常常异想天开,如果把漆家山像变魔术一样从中国大地上切掉,会有什么影响?大概就像从年轻人头上掉了一根本该脱落的头发,丝毫没有影响吧。让我们给漆家山人算笔账,他们忙忙叨叨,碌碌矻矻,四季所为,究为何事!农村免粮税前,
13、漆家山队每年都给国家交猪羊和公粮,可是他们交的远不如吃掉的国家救济粮多。生产队所产粮食,交公之外,硕鼠偷耗,年底分到农民手中的没有几粒。劳力少孩子多的家庭,有的年底还欠着生产队的钱粮,还有除夕晚上竟不能给娃娃烙一张油饼者。所幸那时家家尚有自留地,我的父母竭力耕种,苦死苦活,所产粮食比他家为多,也就勉强支撑到夏间青黄不接之时。最贫困之家周年都吃供应粮,有的吃半年至七八个月,我家要吃三个月左右。再划拉一下漆家山“穿制服的公家人”,他们为国家做了多大贡献?村里先后吃公家饭的不足 20 人,一般上班族而已。要说给国家贡献最大的,当属太爷老师漆润江。他在村里教书十余年,给两代三四十名男男女女扫了盲,教会
14、了他们认自己的姓名,不至于在火车站找不到站台,在城里找不到厕所。他是我心目中的孔夫子!今日漆家山的劳动力,都在大小城市打工,搭架送砖,和沙堆泥,砌墙抹面,架桥铺路,端盘送碗,捡拾棉花。活脏活累,也就罢了,苦到年根,还拿不到工钱,甚至有被打伤致残命殒黄泉者。由此可见,漆家山人真是对这个国家贡献无多,真是愧对“中国人”这三个字儿。可是,话又说回来,正是和他们一样的无数农民工,用卑微的身份和低贱的身价,在各地修桥、铺路、盖楼、拾棉花、端盘子,才有了城市的霓虹彩桥、宽敞街路、高楼大厦、杯盘狼藉、暖衣柔服,城里人才有可能坐在写字楼里喝着咖啡,开着宝马狂按着喇叭,手掐酒杯狂饮大嚼,然后痛斥鄙视乡下人。由此
15、看来,从地球上将一个漆家山抹掉并不可怕,一根残发而已。但问题是,中国北京的王府井和上海的外滩,都仅仅只有一个,而大江南北遍布的山区,处处都有漆家山,如将其全部割去,那一头浓密的秀发就只剩下了稀疏的几缕,中国将不能称其为中国。所以,漆家山恰恰就是甘肃,就是中国,漆家山人就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漆家山人欢乐,就是中国欢乐;漆家山人苦焦,就是中国苦焦。如果说中国是座宝塔,那么像漆家山这样的农村就是塔基,任你玲珑琮璜,巍巍插天,然塔基不稳,终将崩塌;如果中国是一辆豪华的大车,那么农村就是车轮,任你锃亮流美,高速飞驰,但车胎爆裂,将车毁人亡;如果中国是一件棉衣,那么农村就是里子和棉花,如果失去里子和棉花,
16、任你面子绸缎绫绡,龙纹豹绘,仍将冰冷似铁,周身不暖;如果中国是一部书,那么农村就是劣纸,任你字字珠玑,玉签缥带,然翻页则碎,触手即裂。如果山区农村人过不上人样的生活,没有做人的尊严,他们的子女仍然过着同样轮回的生活,那么这个国家将毫无中兴之望,“中国梦”将永远是长夜漫漫,视天梦梦!有研究者说像漆家山这样的村落,终究会灭亡。但在我的父辈百年之后,同辈打工者力弱年衰之时,仍将回到那里度过晚年,子侄辈中的绝大部分也会如此;因为他们的文化水平和从事的工作,无法让其在大城市或中小城市落脚,即便他们想逃,也无处可逃,在失去劳动能力后,必然要回到故土,化为归魂。韩国 20 世纪 70 年代大规模开展的“新村
17、运动”,就是将部分山顶交通不便环境恶劣的村落,强制拆迁,将百姓赶往低处,以为生息。当时民怨沸腾,但后来取得成功,因此朴正熙成了今日韩国人最怀念的总统。我走遍了韩国,韩国农村与城市的饮食起居,并无太大区别,只不过没有首尔那样时髦发达而已。我也去过日本的小山村,凡有村落人居的地方,基本都有小火车延伸进去。藏富于民,村居舒适,交通便利,纤尘不染,这才是真正的田园生活。那么,在尘世轮回中,一代凋零,一代又起,草枯草青,年尽年来,漆家山的未来,究竟路在何方呢?(节选自漆永祥依稀识得故乡痕,有删改)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作者描写自己“半夜一个人像偷听敌台似的”,是为了突
18、显了北京申奥成功的兴奋心情。B.漆家山偏僻闭塞,村人却都已沉沉睡去,所以作者才苦笑“漆家山村民不是甘肃人”。C.文章第三段连用八个问句,表达了作者对漆家山及漆家山人之于中国有何意义的思考。D.作者认为漆家山人对国家贡献无多,即使从地球上将漆家山抹掉也不会有什么影响。E.“如果说中国是座宝塔”一段采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感染力较强。9.根据文意,概括漆家山村民的生活现状有哪些特点。_ _ 10.全文来看,作者在第 7、8 两段记叙“韩国和日本的乡村”有何作用?_ _ 11.文章写到“有研究者说像漆家山这样的村落,终究会灭亡”;冯骥才也在四堡雕版中发出了“谁来救四堡”的呼声;而欧阳修的
19、真州东园记中,许子春等三人将昔日破败的监军废营修建成一座景色秀美的园林。那么,你又是如何看待传统乡村未来命运的?请结合三篇文章的内容并联系社会现实,谈谈你的认识。_ _ 参考答案(一)1.C 2.A 3.C 4.(1)敞开正中央,建了宴会用的大厅,开辟后面,筑成客人射箭比赛用的场圃。(2)各地来往的贵宾过客,我们都可以和他们在这里同乐;又岂止是我们三个人自己享受呢?(3)如果不为它写篇记,以后有谁知道是我们三个人开辟的呢?参考译文:真州这个地方,正是东南各股水路交会的枢纽,所以便成了江、淮、两浙、荆湖发运使的衙门所在地。龙图阁直学士施正臣、侍御史许子春两君担任发运副使的时候,得着监察御史里行马
20、仲涂君做他们的判官。三个人因为意气相投,处得十分融洽,便乘着公余之暇,找到州里监军荒废的营房,建造了一座东园,天天去那儿游览。那年秋天八月,子春因公来京,把他们所谓的“东园”画成一张图,拿给我看,他说:“园的面积有一百亩,有条河流横在前面,右边泛着一泓清池,北边筑起了一座高台。在台上,我可以登临高可拂云的亭子远眺;在池中,我可以凭靠宁静空明的阁楼俯瞰;在河里,我可以乘着装饰华丽的游艇浮泛:敞开正中央,建了宴会用的大厅,开辟后面,筑成客人射箭比赛用的场圃。如今那些荷花、菱芡明丽的花朵,幽兰、白芷扑鼻的芬芳,以及那些种得整整齐齐的娇花美树交互蔽荫着的,就是过去荒烟残露,荆棘丛生的地方。如今那些高耸
21、的屋脊,粗大的方椽,水波反映着日光,上下摇动,那一派宽敞悠闲宁静的气氛,好像能够听到远山的回响,生出清快的凉风的,就是过去破败的墙头、壅塞的沟渠和荒凉的废墟。如今每逢佳时良节,州里的男男女女,聚到一块儿弹弹唱唱的,便是过去阴阴沉沉,风风雨雨,鼬鼠、蝙蝠以及飞禽走兽嚎叫的场所。我们在这些地方确实尽了不少力。凡是这图中所画的,还只是概略的一小部分而已。如果你去登高,眺望一下江山的远近;你去游水,追逐一下鱼鸟的浮沉;那种登山临水,观察自然物象,体会人生情趣的快乐,游览的人们无不各自得到很大的满足。凡是画工画不出来的,我也说不上来,就请您帮我们写出它的大概吧!”又说:“真州,是中国的要冲,各地来往的贵
22、宾过客,我们都可以和他们在这里同乐;又岂止是我们三个人自己享受呢?然而清池凉台,一天比一天增多,芳草碧树,一日比一日茂盛,每天都有很多四方的嘉宾来游览;倒是我们三个人,终究有一天都会离开,怎不叫人对这地方恋恋不舍呢?如果不为它写篇记,以后有谁知道是我们三个人开辟的呢?”我觉得三位先生贤能的才干,正是理想的搭配,而又能在职务上分工合作,懂得事情的先后缓急,使得上上下下的人都能自给自足,没有听说东南六路的百姓发出辛苦怨愁声音的;然后再利用公余之暇从事休闲活动,并且与各地来的贤士大夫在这座园里同乐。这都可以说是好事情,所以便为他们写下来。(二)5.通过介绍建阳及建安图书,表达了作者热衷于传统文化,解
23、释了作者热衷于雕版印刷的原因。总领全文,为下文描写四堡雕版印刷作铺垫,交代文化背景,与下文的文化衰落形成鲜明对比。增加文章的历史色彩,引起读者阅读兴趣。6.(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把猜想的内容比喻成花和锦,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寄托在传统文化上的热爱的落空之感。(2)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无生命的历史人格化,生动逼真地表达了作者对于四堡雕版文化衰落的叹惋。7.当地人缺乏对于古代建筑的维护,导致建筑衰败不堪,拥挤潮湿。在现代化的生活中,人们渴望从这种拥挤潮湿的环境中挣脱出去。因为贫穷,四堡人无法保存好祖先留下来的东西,只能拿来换钱,文化受到自己主人的轻视。由于缺乏经费,专家们也无法做深入的探索研究,导致文化的没落。到了 19 世纪西方石印和铅印技术的传入,四宝雕版走向衰落。(三)8.A D 9.偏僻闭塞,与世隔绝;居民往还,守望相助。日出而耕,日落而息,靠天吃饭,贫困艰辛。(依靠国家救济粮勉强度日)外出打工,终年劳苦,或有伤残,薪无保障。10.韩国经过“新村运动”,改变百姓的生活环境;日本乡村交通方便,藏富于民。这两个国家的乡村百姓一个因“走出来”而获新生,一个因“延伸进去”而享有真正的田园生活,两国的乡村与漆家山村的生存状态形成对比,引发了作者对漆家山未来之路何去何从的思考,以及对同漆家山一样的中国乡村基层发展的忧虑。11.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