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真题汇编.pdf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真题汇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真题汇编.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真题汇编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真题汇编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是选修中的必修,可想而知这一块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这类题目考生该如何解答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真题汇编,仅供大家参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真题汇编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1.(2008 年上海高考 25 题)19 世纪 70 年代有个日本人对来访的德国友人说:“我们的历史自今日始!”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一时期的日本()A.正开始建设现代国家 B.刚准备抵制西方文化 C.才决定学习儒家经典 D.已成为世界重要强国【答案】A【点拨】B项日本明治维新时,实行的是“文明开化”政策
2、,学习西方文化;C 项早在唐朝时日本就派遣唐使到中国学习,就涉及到儒家经典;D 项不符合史实,因为日本刚刚摆脱民族危机,算不上世界重要强国。答案选 A 项。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近代化道路。2.(2008 年上海高考 A12 题)有首上海的旧民谣,讲述了清朝 260多年的大事,其中与戊戌政变有关的句子是()A.昊三桂要去借清兵,顺治帝登基享现成 B.林则徐严禁吸洋烟,忠心报国无人识 C.曾国藩团练起湘乡,淮军还有李鸿章 D.好头颅六个凭空送,菜市街夜夜叫冤魂【答案】D【点拨】A 项是指清军入关;B 项是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禁烟;C 项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汉族地主势力提升;D 项中指的是戊戌政变
3、被镇压时在菜市口慷慨就义的“戊戌六君子”。选 D 项。3.(2010 高考安徽文综 20 题)19 世纪 80 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 C.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答案】D【点拨】本题关键在于读懂材料,本题主要考查明治维新殖产兴业政策,国营企业转让私人,发挥企业的自主独立的积极性。4.(2010 年高考重庆文综 16 题)近代重庆总商会会所楹联曰:“登高一呼,直召唤四百兆同胞共兴商战;
4、纵目环球,好凭此数千年创局力挽利权。”该楹联所反映的主张,最早提出的是 A.洋务派 B.早期维新派 C.康梁维新派 D.民主革命派【答案】B【点拨】阅读材料,号召商战,争夺利权,主张商战,挽回利权的主张是早期郑观应的主张。5.(2011年高考安徽文综17题)奥利维尔克里斯汀说:法国的宗教改革迈出了犹豫不决的步子。这时,对福音的向往、路德教的影响、激进派的诱惑等都交错在一起。”与之相关的正确史实是 A.法国由镇压胡格诺派最终转为宗教宽容 B.法国因笃信上帝在新旧教之间摇摆不定 C.法王因尊重教皇权威而不愿改革天主教 D.胡格诺战争后新教在法国占据主导地位【答案】A【点拨】本题考查宗教宽容的相关内
5、容,1598 年,法国国王颁布了南特赦令,宣布在法国全境有信仰新教的自由,法国由镇压胡格诺派最终转为宗教宽容,这与题干“迈出了犹豫不决的步子”的信息吻合。所以选 A。法国因笃信上帝在新旧教之间摇摆不定的提法与题干“迈出了犹豫不决的步子”的信息不吻合。排除B。法王因尊重教皇权威而不愿改革天主教。与题干“法国的宗教改革迈出了犹豫不决的步子”的信息不吻合,排除 C。1598 年,法国国王颁布了南特赦令,宣布在法国全境有信仰新教的自由,但仍然把天主教作为法国国教,可见胡格诺战争后新教在法国并不占据主导地位,排除 D。所以选 A。6.(2008 年高考全国文综卷 20 题)在 1878 年的日本,儿童玩
6、拍球游戏时,用 10 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 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 B.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 C.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 D.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答案】D【点拨】1878 年的日本正处于明治维新的时代,儿童拍球游戏用的新事物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对日本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表明日本推行文明开化政策,用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全面改造封建文化,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题中涉及 10 种新事物的出现是在日本明治维新过程中向西方学习的结果。10 个新事物,大多和社会文化息息相
7、关,例如照相机、电报、报纸、学校、信箱等等,不是简单的经济,而这些内容又不足以确定全盘西化。富国强兵固然是明治维新的目的,但和这份材料还有些距离。文明开化指的是明治维新时期,西洋的文明传入至日本,引致在制度及文化上出现巨大转变的现象,其实质反映的是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对日本封建文化的改造。10 个新事物,大多和社会文化息息相关,例如照相机、电报、报纸、学校、信箱等等,不是简单的经济,而这些内容又不足以确定全盘西化。富国强兵固然是明治维新的目的,但和这份材料还有些距离。文明开化指的是明治时代,西洋的文明传入至日本,引致在制度及文化上出现巨大转变的现象。答案:D。不过,10 种新事物的一一列举,并不
8、能彻底否定 A 和完全吻合 D。存疑。只能说题干问的是“主要”反映了,比较而言,D 比 A 要更为贴切一些,而且材料本身体现的也是儿童广泛地接受新事物,这也属于文明开化。7.(2008 年高考天津文综 14 题)王安石变法解决“积贫”的指导思想是,“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此他制定的新法是()青苗法 募役法 免役收庸法 方田均税法 A.B.C.D.【答案】D【点拨】纳庸代役是唐代实行的政策,和王安石变法无关。8.(2010 年海南高考历史 15 题)1864 年,有人称:“当今光气大开,远方毕至”,欧洲诸邦“胥聚于我一中国之中,此古今之创事,天地之变局,所谓不世
9、出之机也”。这一“变局论”A.奠定了戊戌变法的理论基础 B.基本沿袭了传统的夷夏观念 C.反映了对西方文明的抵制态度 D.反映了变法自强思想的出现【答案】D【点拨】戊戌变法的理论基础是康有为的文章,排除 A,材料中撑西方列强为欧洲诸邦,不是沿袭传统的夷夏观念,排除 B,从材料中无法看出对西方文明的抵制,排除 C.“变局论”是王韬在 1864 年代上苏抚李宫保书中提出。主张同外国进行商战,进行变法。9.(2011 年高考上海单科 17 题)在现代化进程中,各国对土地所有制的处置方式不一,有的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有的废除土地私有制。以下分别对应这两种方式的是 A.圈地运动/明治维新 B.明治维新/十
10、月革命 C.十月革命/1861 年改革 D.1861 年改革/圈地运动【答案】B【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各国土地政策。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日本明治维新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没收地主、皇室、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废除土地私有制的只能是十月革命,因此只有 B 项对应正确。10.(2010 高考广东文综 13 题)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 A.井田制得以恢复 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D.庄园由中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上 重大 改革 回眸 高考 汇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