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戏曲的两大系统.pdf
《古代戏曲的两大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戏曲的两大系统.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1 古代戏曲的两大系统 中国戏曲产生以后,到了十三世纪的元代就形成了两个系统。一个在宋朝早就有了,产生于南方,唱的是南曲(又称南戏)。另一个产生较晚,产生于北方。唱的是北曲(又叫北杂剧)。这两种曲合成一个大系统,叫南北曲系统。南北曲系统的戏都是“联曲体”,唱句的字数长短不齐,同词差不多。后来的“板腔体”却不同,板腔基本上是七字唱或十字唱。南曲与北曲在音乐方面的区别主要有两点:一是音阶上的区别。南曲音乐只有五个音。那就是、,没有、两个半音。北曲有七个音、。()音调上的区别。南曲比较柔和,北曲雄壮,南曲的韵味、风格与北曲是不同的。南曲系统的“南戏”产生于温州。从十
2、二世纪到十九世纪共流传了约七百多年。温州这个地方在十二世纪初,是八个重要的通商口岸之一,当时商业相当发达,南戏就是在这商业城市中兴起和发展的。它产生于民间的歌曲,又继承了宋代的各种杂技,加以改革而成的。它在温州的情况,现在还不十分清楚。当时南戏产生有四个条件:()城市工商业经济发展;()政治地理的环境,南宋以临安(即杭州)为中心,离温州很近;()喜闻乐见的艺术欣赏的需要;()艺人们的不断努力。这就使南戏发展起来了。不久南戏就传到杭州,杭州是南宋的都城,手工业和商业都很发达,市民和城市劳动人民都需要娱乐,促成了南戏的成熟。在元朝,由于北杂剧的繁荣,虽然曾使南曲一度衰落,但它很快又复兴了。南戏每一
3、本戏有长有短,少的约十出,长的有三、四十出,每一出中,曲子又多少不等。曲子有宫调,演唱的时候,后台要帮腔(行话叫“合头”),当时台下观众也可以“打和”(合唱),台上台下打成一片。可见南戏确实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南戏的乐器很简单,是以鼓、笛为主,音调较低。元朝人创作的南戏剧本,现在还保存十二部,其它就只有些零零碎碎的曲词留存下来(详见钱南扬编宋元戏文辑佚)。其中最有名的四部是: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记、蔡伯喈琵琶记。这十二部中有好的一面,但也有糟粕。如岳飞破虎东窗记,写岳飞镇压杨么领导的农民起义,这是不该肯定的,但是这本戏也暴露了秦桧谋害岳飞、卖国求荣,以及宋代统治者对敌求和,出卖民族利益
4、的罪恶,赞美了岳飞抵抗外族侵略,这方面的内容还值得肯定。又如琵琶记,它暴露了牛太师家的奢侈的生活,另一方面又写出了蔡家的贫苦生活,这是很明显的两种生活的对照,但极力为蔡伯喈背信弃义的行径作开脱,就不可取了。南戏到了明代嘉靖年间更加发达了,但它的名字也改称传奇。传奇和南戏基本上是一样的。它的变化是在唱腔方面。明代唱腔有很多种,最主要的有两种:()弋阳腔:产生于江西。腔调是高腔,很快,有帮唱。因为只有打击乐器,没有管弦乐,显得很单调,但唱词通俗,咬字清楚,又特别注重武工,为大众所喜爱。到了清代又有种种变化,以至不再独立存在,只是残存于地方戏中,至今川剧、湘剧等剧种中都还有高腔曲牌。()昆腔:产生于
5、江苏昆山。旋律慢,音律细,悠扬婉转。它用管弦乐伴奏,配以许多古代舞蹈,载歌载舞,很是优美。因为唱得慢,一个字分成几个音节,文句又深奥,一般人民不易了解,这是缺点,所以到清季也衰落了。但它对皮簧戏影响很大。北曲系统的叫杂剧,又称为元人杂剧。它产生在十三世纪中叶的元代,比南戏要晚一百三十年左右,产生的地点是元代都会大都(今北京),那时的大都是商业、手工业的中心。杂剧的产生适应了城市人民的需要,当时又有很多民间职业文人写了不少优秀作品,更促进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2 了杂剧的发展。元杂剧规律很严格,其一是一本四折,约等于现代话剧的四幕。其次是每一本戏只有一个脚色可唱,由正末或正旦一人演唱
6、,每一折一套曲子。唱的全是北曲,节奏很快,很清楚,用琵琶、筝等伴奏。由于形式比较死板,到了明代南曲兴盛以后,这种规律严格的杂剧就被舞台淘汰了。我们从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一名宋元戏曲考,收入王国维戏曲论文集中)、日本人青木正儿的中国近世戏曲史、周贻白的中国戏剧史长编等书中可以详细地看到中国戏曲发展的历史。南戏、北杂剧,明清传奇都有不少著名的传世作品。南戏,如高明的琵琶记等。北杂剧有王实甫的西厢记、关汉卿戏曲集(其中窦娥冤最著名)、元人杂剧选。明清传奇有汤显祖集(其中收有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李玉的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其中有两种收入冯梦龙的墨憨斋定本传奇,已作了修改),洪升
7、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三、中国戏曲如何发展为现在的形式 清代的地方戏极大多数是“板腔体”,其中最主要的是皮簧戏。因为皮簧戏原是从地方戏逐渐发展来的,现在地方戏与皮簧戏有血缘关系,这关系是兄弟关系,两者是互相溶合的。清代的地方戏,腔调很复杂,归纳起来大致有二类。()南方的包括弋阳腔(清初很盛行)、吹腔(可能是二簧的前身)、四平调、二簧。()北方的梆子(又叫“乱弹”,流行于陕西、山西、河北)、西皮(襄阳腔)。另外还有柳子戏,包括滩簧和花鼓戏;还有闽、广等地的古戏。京剧就是从南北曲调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如南方的二簧、北方的西皮。对于二簧的起源有三种说法:一说起源于安徽,微调是用双笛伴奏的,因为两根
8、笛子共有两个簧,所以叫二簧;另一说起源于江西的宜黄腔;又一说起源于湖北的黄冈、黄陂两县,所以不称二簧,而称二黄。西皮起源于甘肃腔、襄阳腔。皮簧戏(即京剧)的形成经过三个阶段:()在清初的一百二十年中(年),弋阳腔和昆腔并立。由于昆腔难听懂,结果昆腔衰落。()梆子腔与二簧争雄,结果二者混合,占了领导地位,逐渐取代昆腔和弋阳腔。变化的关键有两次:一次是以著名的秦腔演员魏长生为代表。当时秦腔风靡一时,使从弋阳腔蜕变来的京腔减色。大的变化是第二次,在著名徽腔演员高朗亭进京之后,促成梆子和京腔(弋阳腔与北京语音及土戏声调相结合后称京腔)混合。()年汉调的二黄腔、湖北梆子、西皮(也可能还有其它成分),在北
9、京和其它腔调混合(也就是西皮和二簧大混合),又吸收了其它秦腔,形成了早期的皮簧戏,又由于其中吸收了一部分昆腔,故现在京剧仍有一些昆腔的剧目和曲调。整个京剧形成的历史到如今还不过年。总结九百年戏曲发展史,虽然头绪纷纭,但脉络还是分明的。由南北曲系统进展到地方戏系统。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人民群众(包括古代的演员)创造的。我国古典戏曲理论是整个古典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无疑继承了前代的文艺理论,然而这种继承又是有所批判,有所发展的。有些本来属于前代文艺批评或文艺理论的名词术语,被引入戏曲理论后,其含义有时会发生较大的甚至是质的变化,本色一语就是突出的一例。本色用语并非始于明代,亦非始于剧论,早在
10、唐代便被人们做为评论文艺的一个标准,曾有“教坊雷大使舞,极尽工巧,终非本色”之谓(这里所说的本色系指“妇人态也”)。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3 宋人则又将本色用于评诗论词中,陈师道后山诗话说:“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按他们的本意,是要求人们进行某种文艺创作时,应当符合这种文艺形式的本来面目或特色;但实际上,他们片面把某些文艺大师在最初创作中所形成的风格,视为此种文艺形式的本色,并将此做为文艺评论和创作的永恒标准,这就严重地阻碍了后人的创新,于是本色一语便被涂上了消极的色彩。然而,本色一语自被明代剧论家赋予新的含义而引入戏曲批评和戏曲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 戏曲 系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