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听觉语言的剪辑技巧.pdf





《浅谈听觉语言的剪辑技巧.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听觉语言的剪辑技巧.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谈听觉语言的剪辑技巧 孟庆杰【摘 要】视觉和听觉是构成电视语言的两大素,两大素的相互调配便构成了电视语言系统,即视觉语言、听觉语言和复合语言。本文针对如何把握好“听觉语言”在制作过程中的剪辑技巧进行分析和阐述。【期刊名称】新闻传播【年(卷),期】2013(000)003【总页数】1 页(P131-131)【关键词】电视视听艺术;听觉语言;剪辑技巧【作 者】孟庆杰【作者单位】阜蒙县广播电视局;【正文语种】中 文【中图分类】G222 通过诉诸于观众听觉感官,便可领悟其真实涵义的电视声音元素,称之为电视听觉语言。相对于电视视觉语言,“听觉语言”是电视传递信息的第二语言。包括解说声、同期声、现场声、
2、音乐、音响等。作为电视编辑,需要对全片的各种声音作统一合理的构思,用完美和谐的艺术声音,渲染气氛,表现主题。一、剪辑方式 1.声音和画面同时出现。这是一种直接剪切的方法,这种切换有时使人感到比较突然。2.先闻其声,后见其人。将声音的开始部分叠在前一个画面上,讲几句话后再出现其人,这样做不会使人感到突然,因为声音首先引起人们的注意,画面的变化就不太明显了。3.画面和声音同时出现,但声音却是从低过渡到正常位置,这种做法在前面有解说词或表现群体场面时效果更好。4.画面结束在前,把声音适当地延后。5.在需要的讲话内容结束后,逐渐地把声音压低,即“压低混播”,这种方式表示讲话还在进行,同时解说词可将其内
3、容概括讲出,以缩短讲话篇幅,避免给人冗长的感觉。二、音响的剪辑方式 1.同步法:在现场采录的环境同期声,保持其与对应画面的同步关系,使声画空间完整统一。它要求这样的自然音响要富于情节性或具有史料价值。2.呼应法:在采访、谈话中,对于声画的处理有时不需要一律作同期声处理,而运用画外音手段来表现听话者的反应和谈话的气氛。比如:在重要人物叙述自己悲惨遭遇的同期声镜头中,我们听到了观众的哭泣声、议论声等画外音;或在兴奋愉快的交谈中,画外音传来欢笑声等,都是常用的呼应手法。3.对比法:利用声画的戏剧对比,来加强表现力。4.复原法:把从原现场录下来的同期声,作为画外音配到一些原来无声的画面上去,会产生意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听觉 语言 剪辑 技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