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唐文学的中外文化交流.pdf
《浅谈唐文学的中外文化交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唐文学的中外文化交流.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兼收并蓄,有容乃大-浅谈唐文学之中外文化交流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的自序中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作为唐代文学之典范,其地位不仅是后世莫能继,而且前世也无与伦比,也更加反映出那个政治经济鼎盛的朝代所具有的无比繁荣的文化成就,它永久的艺术魅力留给了历史那无法企及的高峰。一、历史背景 综观历史,文学繁荣与整个大时代的强大是分不开的。经济繁荣、交通便利、全国空前统一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环境。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推动着文人对诗歌的学习研究。统治者的个人爱好、提倡对于全社会重视诗歌风气的形成起了巨大的推动作
2、用。此外,唐朝开放的文化文化政策更是给文学的繁荣提供了自由的发展空间,文禁松驰,中外文化交流和各种艺术的发展也对唐诗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整个唐代,更广泛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从文学艺术到生活趣味、风俗习惯都可以看到这种影响。什么是外来文化,外来的范畴又是如何,有必要对此下一界定,更有利于我们清晰地展开讨论。唐代载籍中对汉族以外的人们多笼统称作“胡”,如胡人、胡雏、胡儿、胡兵、胡贾、胡僧、胡客等等,不一而足。这是一种很含糊的称谓,它既包含了生活在历史上的中国之外的几乎所有的外国人;也包括了生活在历史上的中国之内,与唐朝从属关系不确定,或属于不同政权的中国周边地区的民族;在很多情况下,还指称生活在
3、唐朝境内,已经归属唐朝,但人种与汉族不同的各民族的人群;甚至有时还指前代就已移居唐朝境内,已经完全汉化的非汉族人群。这些人群拥有的文化内涵即为本文所指的“外来文化”。二、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影响 一个具有开放精神的社会,其文化必然兼收并蓄、构成多元,而多元的文化也往往发生于具有开放精神的社会。唐代的文化发展鲜明地体现了这样的特点,张广达指出:“在中国历史上,唐代是一个有着既善于继承,又做到了兼收并蓄的朝代。”唐代文化之所以富有生气,“一是唐代的社会和文化能条贯、折衷前此数百年的遗产,二是能兼容并包地摄取外来的各种文化营养。”1.、少数民族文化 唐代开放与多元的文化构成,同民族融合有着不可分割的
4、联系。由于大量外族移民的迁入,商旅往来,宗教传播,西域各族、各国的生活习俗、文化也广泛影响着长安、洛阳等大都会、南北丝绸之路沿线地区,以及像广州这样的海上重要城市。这些地区从饮食、衣着、乐舞到生活趣味,均杂取中西。生活内容的丰富更利于唐代文坛的弄潮儿运用多样的风格来展现巅峰的内涵。从近处看,在汉文化广泛传播到边地的同时,中原文化对各少数民族文化也是兼收并蓄,充分吸收各民族文化的精华,丰富和提高了传统的汉民族文化。这种影响之广之深,大到政治宗教,小到乐舞戏画、衣食住行等多个方面。舞蹈“学语胡儿撼玉玲,甘州破里最星星。使君自恨常多事,不得功夫夜夜听。”-元稹琵琶“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弦
5、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摇转蓬舞。”-岑参胡旋女“此去胡人传入汉,诸客见之惊且叹,慢脸娇娥纤复秾,轻罗金缕花葱茏。”-岑参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铤歌 诗人对兄弟民族的优美乐舞的惊叹不已,甚至认为与西域舒展欢快的乐舞相比,汉族传统的采莲曲、梅花落竟成了聒噪耳朵的音乐。这种颂胡乐而贬汉乐的行为,一方面说明西域乐舞的独特魅力,另一方面也说明诗人已经完全抛弃了民族的偏见,真正为优美的民族歌舞所陶醉。刘言使的王中丞宅夜观舞胡腾 和李端的 胡腾儿 也都对少数民族跳滕氏的舞蹈进行了精彩详细的记述,说明这些乐舞在中原地区深受欢迎广为流行的情况,那些自西域来到中原地区献艺的兄弟民族艺术家们,也受到但是人们的尊敬。贸易
6、 文化交流更进一步促进了民族交往,民族贸易也更趋频繁,唐王朝与各个少数民族互通有无,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勃律天西采玉河,坚昆碧碗最来多。旧随汗使千堆宝,小答胡王万匹罗。”-杜甫喜闻盗贼总退口号五首之四 这首诗歌反映了唐朝用丝绸换取勃律玉石和坚昆壁碗的贸易关系,诗人对互通有无的民族贸易大加赞赏。“边城暮雨燕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张籍凉州词其一 诗人写这首诗时,尽管“丝绸之路”向西的一段已经被吐蕃所占,但仍有铃声悦耳的长长骆驼执着的走向沙漠。本该是运载丝绸的商队“万里向安西”的最好时候,却因为战争受到了影响。但战争并不能阻挡先进的汉族经济文化队各少数民族的影响
7、。日常用品 “自从胡骑起烟尘,毛毳腥满咸洛。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元稹 唐朝的贵族阶层以及模仿贵族者梦寐以求外来的奇珍异巧,他们追求外来物品的风气渗透了唐朝社会的各个阶层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各式各样的家庭用具上,都出现了伊朗、印度以及突厥人的画像和装饰式样。虽然说只是在八世纪时才是胡服、胡食、胡乐特别流行的时期,但实际上整个唐代都没有从崇尚外来物品的社会风气中解脱出来。当时有些人物对这种新的观念感到痛心疾首,元稹就是其中之一。混杂居住在敦煌和西域地区的汉、吐蕃、回鹘、退浑、于阗等民族多边交往、互相作用而产生的这种混合文化,是唐代民族关系的一面镜子,不仅反映着民族之间的矛盾战争
8、,也反映了民族间的友好往来与和睦相处,由于统治者开明的政策,一视华夷的心态,更加促进了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使得国家达到空前统一的状态。2.、域外民族文化 从远处看,印度、中亚、西亚等外来异质宗教与当地民族文化相汇聚而产生的“嫁接”文化也深深影响着中国文坛,尤其表现在外来宗教、居民、各类珍奇异宝都成为文学的创作素材。宗教。唐以前的中国本土宗教只有道教,李白诗中的浪漫主义显然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很大影响,佛教则是在东汉时就已传入中国的外来宗教,其在中国的传播至唐时达到鼎盛。唐代僧人玄奘和义净曾先后到印度学习佛经,并将大量佛经带回中国,对佛教的普及起了很大的作用。义净的诗不多,但杂言、一三五七九言极具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文学 中外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